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9450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专题05-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单选题1.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江南博哥)、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这种思潮在18、19世纪的西方占据上风。因此,答案为Do单选题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

2、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明确肯定了教育一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人才;二是形成社会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秩序,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满足社会的需要上,是一种社会本位论的观点。因此,答案为B。单选题3.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OoA.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神学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社会本位论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个体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答案为D。单选题4.提倡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卢梭C.斯宾塞D.赫钦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柏拉图认

3、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理想国”需要的哲学王和军人,高等教育是为了建立理想的社会而对个体进行教化,柏拉图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者。因此,答案为A。单选题5.我国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为()。A.七艺B.六艺C.四书五经D.军事教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我国西周时期高等教育的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即“六艺”。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6.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A.私立大学B.帝国大学C.社区大学D.公立大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日本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国立的帝国大学,原来私立大学的力量较弱,政府长期采取不扶持态度,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立大学才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本题选B。单选题7当一国等教育

4、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学人口的()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A. 10%B. 15%C. 15%-50%D. 60%参考答案:c参赢析: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入学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8.通才教育是一种(),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A.通识教育B.全才教育C.素质教育D.英才教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因此,本题选A。单选题9.我国古代的高等

5、教育实行的是一种()。A.专才教育B.英才教育C.大众教育D.通才教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春秋以来,儒家学派占主导地位。儒家学派倡导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学习者重在修身。由此看来,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一种通才教育。答案为D。单选题10.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自古希腊的()。A.道德教育B.职业教育C.人文教育D.科学教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教育内容为“七艺”。因此,答案为C。单选题11.20世纪初永恒

6、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弘扬自由教育的理念。A.纽曼B.卢梭C.巴格莱D.赫钦斯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赫钦斯是永恒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人类文化的“永恒不变”,倡导“人的理性”,弘扬自由教育的理念。因此,答案为D。单选题12.一般来讲,实施放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A.素质教育B.通才教育C.全才教育D.英才教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近代以来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一般来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则为专才教育。因此,答案为B。单选题13.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A.个人B.国家C.国家和个人相结合D

7、.学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英才高等教育的支撑者是国家,国家几乎承担了对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因此,答案为B。问答题1.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参考答案:历史上各教育学家由于各自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对教育目的亦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可以将其分为“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调和”论。各自的基本观点如下:(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等。其主要观点有

8、: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并规定教育目的。“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把人作为选择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把人的价值看的高于社会价值,但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他们的观点表现得也不尽相同。(2)社会本位教育的目的观社会本位的思想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凯兴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等。其主要观点包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

9、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3)“调和”论有人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例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的,一是社会学的,主张“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o其主要须点有*滴导儿童中心主义。反对脱离儿童的本能、需要、兴趣、经验对生长过程强加目的,认为这是对生长过程、教育过程的外部强制,是对儿童个性的粗暴干涉。主张“社会中心”,强调把“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要求教育“成为民主观念的仆

10、人”,充当抵制所谓绝对主义、极权主义的工具。为了兼顾这两个方面,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要“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企图通过这种“小社会”的活动保证大社会的和谐。问答题2.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参考答案: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发展的过程,但加快发展要注意规模适度,防止大起大落。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

11、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为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尽管我国各地教育资源有限,但多数学校的原有办学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即人员、空间和设备等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尤其是我国的高校师资还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师生比处于低水平。我们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投资、缩短回报时间,而且还能促进现有各所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

12、量。另一方面,应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合并学校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益,也可引导今后的学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模式。(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虽然高校的生均成本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除了政府拨款,各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资助学外,个人分摊高教的成本也正成为必然趋势。提高学费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可以进一步保证政府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中小学教育,资助贫困地区和

13、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指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包括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问答题3.什么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的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1)通才教育的概念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2)通才教育的特征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通才教育非常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

14、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通才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它不仅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通才教育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如设置通博类型的课程,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等。问答题4.现代社会为什么要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参考答案:要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1世纪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特征,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知

15、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只有如此,才能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现代高级专门人才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近一个世纪以来,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们认识、适应、掌握、发展物质世界,教学内容是一些以知识、技术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而忽视了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教育纯“工具意识”以及“职业至上论”的偏颇,导致人只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上去判断事物,思考问题。因此,在人的和谐发展及完整人格形成中,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上。(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根据21世纪高素质、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并依此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课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