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案例——走进学生走进家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家访案例——走进学生走进家长.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教师家访案例走进学生,走进家长一、家访背景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新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上课自制力很差,经常迟到,逆反心理较强,和老师同学相处非常不和睦,上课小动作特别多。二、家访过程先给家长介绍她开学以来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为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向家长提出几点具体措施以供参考:1家长要坚持正面教育,减少负面干扰。尽量多过问孩子在校表现,关心她的学习。坚持每天抽空检查孩子的读书、写字、背诵或默写等情况,并及时帮助孩子补缺补差。2 .对待孩子采取爱威并用原则,跟孩子讲道理、讲原贝k谈条件,
2、让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用批评甚至是体罚的手段。告诫学生如果你改正缺点,上课认真听讲,抓紧时间将以前落下的知识补好。并且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课下及时复习等好习惯,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孩子和家长都点头表示认可。家访过去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韩在听写词语和作业书写方面有了进步,回家练习也基本能认真完成了,说明家访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今后还需要继续和家长多沟通,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帮助孩子进步。三、家访反思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3 .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果。4 .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