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工作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工作方案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长治市“十四五”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长政发(2023)25号)工作任务安排,为了明确“十四五”时期(20232025年)长治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视察山西时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树立系统、整体、协同理念,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稳中求进,锐意创新,坚持全面依法行政,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全方位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坚持党委领导,是完善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要充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政府负责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断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破解政府改革
3、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超越,向民心之所望,回民生之所求,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苦干实干的精神,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而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进程中的困难和阻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正确处理战略与战术的关系,破解过去体制机制
4、弊端,构建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长治特色的新制度、新体制、新机制。(四)坚持依法治理、公平正义。法治体现规则之治,彰显公平正义,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依法治理,现代政府治理应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市,始终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体系。(五)坚持多元共治、共建共享。新发展阶段的政府治理,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制度体系,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新局面。要强化各级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责任,完善多元参与机制,要引领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三、目标任务长治市“十四五”政
5、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项规划中共涉27项任务,各县区党委、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对照市政府规划中所罗列的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列出任务清单、逐项制定落实方案,按照规划的要求推动目标任务按时落实到位。1 .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层面。一是巩固“十三五”期间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始终坚持“一项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思路,完善科学合理、权责一致、有统有分、有主有次的职责清单,继续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破除机构改革“物理割裂”,推动实现机构改革“化学融合”。二是增强机构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建立市、区、县职能部门与基层政府的协商和沟通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
6、议制度。三是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机构职责划转科学合理,优化政府法治职能、财税职能、金融管理职能、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税务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2 .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层面。一是合理设置基层政府机构,确保机构职能履行能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全面落实乡镇(街道)相关改革任务,统筹推进经济发达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使各类机构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上有更大作为。三是继续巩固
7、和深化市、县(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开,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理顺政事关系。四是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更好履行公益服务职能。(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政府牵头)3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方面。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织密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盯紧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人群,落实社区、企业、单位、学校的主体责任,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二是加快推进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
8、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研判作用,持续提高市县(区)、乡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三是积极引进和培养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专业人才,加强预案演练、物资储备和流调、实验室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四是开展卫生健康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专业高效、统一规范、公正文明的卫生健康执法队伍;加强“互联网+卫生监督执法”建设,深化医疗卫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持续推进卫生健康执法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等各部门联合检查,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五是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9、大力推进服务下沉,实现基本医保经办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提供便捷高效医疗保障。(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医疗保障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结合我市市情,推动地方特色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扶持特色新兴文化产业,将健全文化网络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力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
10、共电子阅览室体系。三是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一村一活动”的思路,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积极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和草根文化品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广播电视台、市图书馆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5 .基本住房保障方面。一是加大对于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等住房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城中村拆迁补偿、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阶段性居住困难问题。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住房周边基础
11、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工作,整合小区内既有设施、全面整理边角地和碎片地,增加公共服务和活动空间。三是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将老旧小区内或附近的存量房屋提供给所在街道、社区用于养老托幼、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6 .基础教育建设方面。一是完善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机制,落实县(区)政府教育支出责任,把支持教育改革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二是坚持多元筹措,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民间办学,吸引民营资本。三是严格落实国家、山西省新建住宅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确保配建学校与住宅
12、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有效增加基础教育资源。四是将教育资金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条件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财政局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7 .就业方面。一是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举办具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设立公益性岗位定向安置就业困难群体。二是优化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培育更多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注重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逐步健全相关法律
13、法规体系,探索适合其发展特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就业创业。四是引导宏观政策支持就业,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强化人才服务质量,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税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8 .打破各
14、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政务服务之中,统标准、统平台,通系统、通数据。从强化衔接机制发力,加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之间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的整合互通,加快形成“全市一张网”。(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市档案馆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9 .构筑统一平台,从整体性政府的视角出发来推动政务流程再造,通过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及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跨系统、跨层级、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政务服务,拆除“隔离墙”,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最大程度便企利民。要实现办事大厅端、电脑PC端、自助服务端、口袋移动端的
15、“四端”政务公共服务端口对接,探索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强化协同办理,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让整个服务过程纵向联通、横向贯通、整体畅通。(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10 .完善政务服务平台运行与监管的制度体系。其一,完善招投标制度,而向社会公开遴选,根据运营机构的参与意愿,通过竞争性谈判或磋商等方式择优确定运营机构,实现平台管理者和运营者分离。其二,规范权利与义务,细化资金使用与服务要求,各县(区)政府部门通过与运营机构签订运营合同,明确相应权利义务,将政府平台的建设、运营、维护等事项交由运营机构管理,依据购买服务效
16、果,按用户使用评价付费,提升平台专业技术性,实现“服务质量提升”和“资金使用优化”并举。其三,完善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共同维护政务服务平台安全有序运行。(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各县区党委、政府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加)I1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成立党委,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楼栋或单元成立党小组,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党委一居民小区党支部一楼栋(单元)党小组四级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服务凝聚为核心,深入推进社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全力推动“全科网格”全覆盖,形成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三长”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内党员、名人、能人等优秀居民的作用,聚合辖区内优秀的人才资源,通过日常上门访问、周期了解情况等方式,更加精准地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政府牵头)12 .加快推进社区智慧化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基层社区治理,开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