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街道2022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街道202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2023年XX街道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为统领,以实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抓手,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为基础,有效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为保护街道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新贡献。一、牢固树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理念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
2、救灾、自然灾害防治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纳入街道和各社区、各部门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深悟透、落细落实,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理念,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二、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2,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化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完善“防”和“救”责任体系,履行好应急部门“综合防、督促防”和“主导救、协调救”的职责,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专门防、专业防、经常防”的责任,推动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
3、、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体制机制。3,落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充分发挥减灾委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好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商研判、协调联络和督查指导作用,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协调联动机制。压实街道和各社区、各部门单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细化明确街道和各社区、各部门单位自然灾害防治事权和职责划分,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三、积极推动自然灾害防治工作4 .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照国家、省、市、区部署,高质量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年度
4、任务,全面获取我街道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认清街道辖区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积极探索普查成果应用,为我街道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5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按照上级有关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加快编制群众生活保障应急预案等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制定自然灾害应急行动方案和应急处置工作手册,形成统一高效、上下贯通、部门联动的预案体系。加强预案专
5、题学习,熟悉预案内容、职责任务和应急处置流程。6 .扎实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按照区安委办、减灾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学习培训和预案演练工作的通知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应急演练,把桌面演练与实战演练相结合、专项演练与合成演练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比武竞赛相结合,切实熟悉各类灾害应对处置职责任务,提升抢险救援指挥和协调联动能力。7 .强化救灾物资装备储备保障。立足“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目标,在加强现有应急救灾储备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科学研判自然灾害形势,结合实际补充采购救灾物资,增加物资储备数量,扩大物资储备种类。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日常管理、维修保养和调拨使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6、应急物资日常采购储备、委托协议储备、紧急采购供应、临时征用补偿、倡导社会捐赠、统一管理调拨、快速调运投送等工作机制,优化物资采购、储存、调拨、使用、回收和报废闭环管理程序,不断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逐步提升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8强化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整合利用各类应急资源,科学构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优化各应急救援力量布局,积极打造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支撑、民兵基干武装力量为突击、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9,全力开展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全面落实值班值守和备勤制度。编制重大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处置工作手册;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和流程,落实应急处置各环节责任和
7、措施,随时做好灾害应急救援准备。准确把握灾情发展趋势,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发挥应急指挥机构综合协调作用,组织指导灾区、相关涉灾部门及各类应急资源,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救援工作,做好灾害现场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等工作,避免发生二次灾害。五、不断提升救灾救助水平10 .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信息报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员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灾害信息报送管理,建立信息报送队伍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规范灾情统计报送、核查核定台账管理,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及时统计上报各类灾害信息,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必须完成本级灾情初报上报,确保各涉灾部门灾情数据及
8、时、准确、口径一致。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业务培训,积极推广成功案例、经验做法,加大信息报送先进人物事迹和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11 .高效有序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政策,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资金管理、物资调运、灾损评估等机制,指导社区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着力解决社区救灾工作责任不清晰、灾情报送不规范等问题,不断提升灾害救助综合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六、大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宣传12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统筹协调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消防宣传日”等宣传活动,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形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基地建设,加大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筑牢各行各业、社会公众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