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十四五规划及长远规划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十四五规划及长远规划的建议.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碳中和十四五规划及长远规划的建议一、背景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庄 严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 实现碳中和。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将会加速我国的绿色低碳转型。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 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碳中和已成为国策,早谋划、早准备,今后少被动。由此, 在”十四五“规划及今后长远的规划中,必须倒逼经济高质量 发展,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 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构建绿色金融经济。二、建议1、加速在氢能、海上风力发电、潮汛能
2、发电、光伏等清 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在碳中和的路径之下,煤炭、石油等化石 类能源的需求会逐渐下降,碳交易市场价格会逐步上升,未来 高碳企业必须支付更多的成本用于购买碳额度。传统的煤电产 业、产能将会萎缩,曾经是主流观点的煤炭清洁利用战略也将 被淘汰。而海岛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裕条件,无穷的风能、 无尽的潮汛能、无遮无拦的太阳能、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完 全有条件打造成碳中和先行先试、富有舟山特色的绿色能源示 范区。2、加大建设绿色出行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骑行道、步行 道等绿色出行设施,倡导绿色出行。(1)建设绿色老城区。 把定海、普陀两个老城区改造成以骑行道、步行道为主、行车 道为辅的绿色城区。老城
3、区停车难、停车位少、老旧小区多、 行车道狭窄,在满足基本车行道功能的基础上,配合外围建一 定数量的停车场,绿色骑行道、步行道将会让老城区焕发新的 活力。(2)建设轨道交通。的上班族集中居住在东港、新城、 定海,建设轻轨连通这三个人口密集区域,既可缓解上下班高 峰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出行,同时从源头上减排交通带来的 碳排放。3、大力推广零碳新建建筑、改造现有建筑。七部委已印 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到2022年要求各地当年新 建建筑的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o零碳建筑与其他行业 相比,技术已相对成熟。(1)新建建筑。一是建筑节能,二 是使用清洁能源。尽早在实施零碳建筑标准,推行使用绿色 建筑星
4、级标识制度,对入选零碳示范建筑,给予绿色金融支 持,如贴息、低利率贷款等。(2)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 一是增加绝缘设施和改变加热设备,二是改造能耗泄漏严 重的建筑。4、快速发展绿色金融。碳中和目标所产生的大规模绿色 投资需求,将给的金融机构带来新业务、新增长、新机遇。积 极对接国家绿金委,构建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打通未来重点 投资项目与绿色金融的协作模式。绿色金融有以下方面可做: (1)绿色银行产品。创新推出绿色信贷产品,如转型贷款。(2)绿色债券。发行政府绿色专项债、转型债券等创新绿债 产品。(3)绿色资本市场。孵化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对一些 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较好的绿色企业,优先扶植上市。(4) 绿色基金。设立绿色基金,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股权投资。5、组建“碳中和政策研究院/局”。为了更好理解碳达峰、 碳中和的内涵、背景和意义,建议组建一个新机构-碳中和政 策研究院/局。由发改委、环保、交通、住建等政府部门、金 融机构、环保专家抽调人员组成。具体功能有以下几方面:(1) 制定30、60路线图,出台低碳、零碳转型的政策,强化政府 各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2)制定符合产 业导向的零碳标准和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3)有序推进一 些行业如石化项目减排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有实质性的转变。 (4)严控新建高碳项目的审批。(5)推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