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35645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标准文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CCS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团体标准T/DCBOOXX-20XX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Cathodemateria1sforsodiumionbatteriesPart2:Po1yanioniccompound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发布本文件按照GR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2部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阴离子型化合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包含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氟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硫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其它类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3、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GB/T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GB/T11133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GB/T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GB/T23365钻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测试方法GB/T23366钻酸锂电化学性能测试放电平台容量比率及循环寿命测试方法GB/T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钠离子电池sodiumionbattery基于钠离子在电解质中迁移及其在正负极材料中可逆嵌入/脱出的电化学电池。3.2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athodem

4、ateria1sofsodiumionbatteryr钠离子电池中以含钠的化合物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材料。3.3聚阴离子型化合物po1yanioniccompound由一系列四面体型(XO4)n-阴离子单元或其衍生基团(XmO31产(X=B,S,P,Si,As,Mo,W等)与过渡金属-氧多面体单元(MoX)组成结构的一类化合物。4分类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按阴离子单元分为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氨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硫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四个种类。5技术要求5.1 外观质量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外观应为灰色或灰黑色粉末。5.2 水分含量钠

5、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水分含量应不大于0.2缸5.3 压实密度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压实密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压实密度类型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筑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硫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压实密度(gc?)力.521.8力2.022.05.4 粒度分布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粒度分布Ds。应在1um-5UnI之间。5. 5PH值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PH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PH值类型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氟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硫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PH值71171171135

6、5.6 磁性异物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磁性异物含量应不大于0.0005%o5.7 电化学性能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电化学性能类型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械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硫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0.1C首次放电比容量(mAhg)29529021002800.1C首次充放电效率(%)N90285N90N90循环寿命a(次)2300023000妾30001000“C充放电倍率条件下循环至首次放电容量的80%时的循环次数为产品的循环寿命。6试验方法6. 1外观质量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6

7、.2水分含量2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水分含量的测定按GB/T11133的规定进行。6. 3压实密度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压实密度的测定按GB/T24533-2019附录1的规定进行。6.4 粒度分布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粒度分布的测定按GB/T19077的规定进行。6.5 PH值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PH值的测定按GB/T9724的规定进行。6.6 磁性异物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磁性异物含量的测定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6.7 电化学性能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的测定电压范围应

8、按照表4的规定进行。表4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充放电效率的电压范围类型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焦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氟磷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硫酸盐型聚阴离子化合物电压范围1.5V3.8V1.5V3.8V1.5V4.3V1.5V-4.3V6.7.1首次放电比容量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首次放电比容量的测定参照GB/T23365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6.7.2首次充放电效率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首次充放电效率的测定参照GBZT23365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6.7.3循环寿命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循环寿命的测定参照GWT2336

9、6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7检验规则7.1检查和验收1.1.1 产品应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1.1.2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照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1.2 组批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生产周期、同一化学成分的产品混合组成,每批重量不超过5t.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1.3 检验项目及取样7. 3.1检验分类本文件规定的产品检验分为:a)逐批检验;b)周期检验。

10、8. 3.2逐批检验每批产品应进行逐批检验。9. 3.3周期检验周期检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建议每1个月进行1次,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周期进行。当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应进行周期检验。10. 3.4每批产品的检验项目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数量按产品标准的要求执行。7. 3.5取样数量产品的取样方法按GB/T5314的规定进行。每批取样总量不得少于5kg。7.4检验结果的判定检验结果的判定按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8. 1标志产品外包装应有商标以及标签,其上标明:a)供方名称、商标、地址、电话;b)产品名称;c)生产批号;d)净重

11、;e)检验日期;f)本文件编号。8.2 包装产品用铝塑袋包装,抽真空热塑密封后装入外包装桶中。也可按需方要求,协商确定包装方式。8.3 运输、贮存产品可用各种方式运输,但应避免损坏包装,使产品受潮。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和受腐蚀。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2年。8.4 随行文件每批产品应附有随行文件,其中除应包括供方信息、产品信息、本文件编号、出厂日期或包装日期外,还宜包括:a)产品质量保证书: 产品的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 产品特点(包括制造工艺及原材料的特点): 对产品质量所负的责任; 产品获得的质量认证及带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印的各项分析检验结果。b)产品合格证: 检验项目及其结果或检验结论; 批量或批号;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检验员签名或盖章。c)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检验报告及成品检验报告;d)产品使用说明:正确搬运、使用、贮存方法等;)本文件编号;f)其他。9订货单内容需方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订购本文件所列产品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列出如下内容:a)产品名称;b)种类;c)批号;d)净重;e)本文件编号;f)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