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梳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 .共共其乏困2 .厌何厌之有3 .说秦伯说4 .知失其所与,不知二、古今异义词1 .以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 .行李行李之往来3 .乏困共其乏困4 .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三、词类活用1 .数词用作动词贰且贰于楚也2 .名词用作动词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3 .名词用作状语(1)夜夜缱而出(2)朝、夕朝济而夕设版焉(3)东既东封郑4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越国以鄙远5 .形容词用作动词厚、薄邻之厚,君之薄也6 .使动用法(1)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焉用亡郑以陪邻(2)鄙越国以鄙远(3)封既东封郑四、重要实词1 .辞(烛之武)辞日2 .许(烛之武)许之许君焦、瑕3
2、.缱夜缱而出4 .执事敢以烦执事5 .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6 .济/设版朝济而夕设版焉7 .肆又欲肆其西封8 .阙若不阙秦9 .因/敝因人之力而敝之10 .与失其所与11 .易以乱易整五、重要虚词12 以(1)以其无礼于晋(2)敢以烦执事(3)越国以鄙远(4)焉用亡郑以陪邻(5)阙秦以利晋(6)以乱易整13 若(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若不阙秦14 之(1)臣之壮也(2)邻之厚也,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来15 而(1)今急而求子(2)夜缱而出(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4)因人之力而敝之16 乃乃还六、一词多义1 .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 .焉(1)焉用亡郑以陪邻(2)后
3、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3)将焉取之/风雨兴痣3 .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2)因其固然(3)陈陈相因(4)因材施教4 .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微斯人,吾谁与归5 .其(1)君知其难也(2)又欲肆其西封(3)失其所与/亦各言其志也己臭(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七、特殊句式(-)判断句1 .是寡人之过也2 .君之所知也(二)状语后置句1 .以其无礼于晋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四)省略句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 .夜缱而出3 .敢以烦执事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八、文学/文化常识1
4、 .左传2 .春秋三传3 .史书体例4 .爵位五等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梳理(教师版)、通假字1共:同“供”,供给。2 .厌:同“履”,满足。3 .说:同“悦”,高兴。4 .知:同“智”,明智,理智。二、古今异义词1 .(1)以为古义:把(它)作为。今义:认为。(2)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2 .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 .乏困古义:形作名,缺少的资粮。今义:疲乏困倦。4 .夫人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三、词类活用1 .贰:数作动,从属二主。2 .军:名作动,驻扎。3 .(1)夜:名作状,在夜晚(2)朝、夕
5、: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3)东:名作状:在东边。4 .远:形作名,远方的土地、国家,这里指郑国。5 .厚、薄: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6 .(1)亡:动词使动用法,使亡。(2)鄙: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3)既东封郑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又欲肆其西封”中的“西”“封”不是词类活用)四、重要实词1 .辞:推辞。2 .许:答应3 .缱: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4 .执事:办事的官员,表尊敬。5 .赐:动作名,恩惠。6 .济:渡河。(意义相近:涉、绝)设版:修筑防御工事。7 .肆:延伸、扩张。8 .阙:侵损、削减。(也可作使动解)9 .因
6、:依靠,凭借。/敝:损害。10 .与:结交、同盟。I1易:取代。五、重要虚词1.以(1)以其无礼于晋以:表原因,因为。(2)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以:连词,表目的,来。(3)敢以烦执事以:介词,表对象,拿。(4)以乱易整以:介词,表手段,用。2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不阙秦若:连词,表假设,如果。3 .之(D臣之壮也/邻之厚也,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之: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 .而(D今急而求子而:连词,表承接,不译。(2)夜缱而出而:连词,表修饰,不译。(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连词,表假设,不译。(4)因人之力而敝之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7、。5 .乃:副词,表承接,于是,就。6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微:表虚拟否定,假如没有。六、一词多义1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第一个):使动/意动。封(第二个):疆界。7 .焉(1)焉用亡郑以陪邻焉:副词,表反问,哪里用得着。(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焉:副词,表反问,怎么。(3)将焉取之/风雨兴焉焉: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8 .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依靠,凭借。(2)因其固然因:依据,顺着。(3)陈陈相因因:沿袭,承袭。(4)因材施教因:根据。9 .其(D君知其难也其:代词,代指“越国以鄙远”这件事。(2)又欲肆其西封其:代词,代指郑国。(3)失其所与/
8、亦各言其志也己矣其:(物主)代词,自己的,(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其(前):助词,表反问,难道。其(后):助词,表推测,或许。(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助词,表反问,难道。七、特殊句式(二)状语后置句1 .以其无礼于晋2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四)省略句1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2 .夜缱(武)而出3 .敢以(之)烦执事4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八、文学/文化常识1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记史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9、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2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本作品的合称,皆是编年体史书。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难以理解,则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以春秋为本,通过描写战争、记述辞令来说明其纲目。3 .史书体例史书体例是指记录历史的书籍的编写格式和组织形式。主要有几下几种:(1)编年体:按照年月日顺序记载的史书体例。代表:春秋、“春秋三传”、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代表:国语(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刘向战国策。(3)纪传体:一种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代表:西汉司马迁史记,共130篇,其中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4 .爵位五等:周武王建国后,分封古国后裔、王室子弟、功勋之臣等,爵位依次有公、侯、伯、子、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