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台朗诵的表现力(论文)》5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舞台朗诵的表现力(论文)》54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舞台朗诵中表现力的塑造摘要I一、绪论2二、舞台朗诵的特征2(-)舞台朗诵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舞台朗诵的表现技巧3(-)语言技巧处理3(二)思想情感表现4四、舞台朗诵表现力塑造5(-)提高语言技巧表现5(Z)增强吐字归音效果6()增加体态语言辅助7(四)丰富自身精神体验7五、结论8参考文献8朗诵艺术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用优美的语言、清晰的发音和丰富的语调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声乐作为最古老的音乐形式,是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情感和交流的载体之一。语言是朗诵艺术的主要表现方式,人们通过语言的节奏、重音、起伏等来领悟朗诵作品思想内涵,体会感情色彩,感受作品中的情绪,从而陶冶情操。舞台朗诵通过对语言
2、的再创造,形成情感浪潮,打动观众心灵,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艺术的目的是表现和唤起观众的共鸣,因此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舞台朗诵就不能照搬生活中的讲话聊天,舞台朗诵在艺术表现力的塑造上既要符合生活,更要有艺术化处理。舞台朗诵十分注重语言运用,但舞台朗诵除了对语言技术有着超高要求,体态语言和作品的情感理解也对舞台朗诵的表现力起着辅助作用。本文主要对舞台朗诵的表现力塑造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舞台朗诵艺术的发展提供帮助。关键词:舞台朗诵;语言表现;表现力一、绪论舞台朗诵是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它通过有声语言再现文学作品,为语言营造审美空间,从声音的角度为文学作品注入活力。舞台朗诵可以将静态的文
3、学作品转化为立体的声音表演。静转动的创意表演形式,能吸引观众注意力,引起观众思想的共鸣,提升作品的欣赏度。舞台朗诵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仅要表达清晰的语义,还要揩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传达给观众I朗诵者必须以充满情感的声音,将要表达的故事以行为艺术形式传达给观众,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提升审美价值,也可以对作品内容进行进一步升华。话剧台词在表演中承载着表情达意的任务,必须做到“字里传情”,通过说台词表现出一定的艺术形象和风格。所以在表演上舞台朗诵为了表现力,也会通过各种手段辅助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朗诵中的重音、语气等语言技巧的变化一起形成情感的输出。二、舞台朗诵的特征朗诵可以说是一种特殊语言艺术,其
4、表达效果主要取决于表演者的声音,它被用作将读者的情感传达给听众的媒介,是朗诵艺术的主要表演方式和依赖对象1杨娜娜.诗歌舞台朗诵的情感表达J.视听,2019(07):154-155.2O因此表演者需要对声音进行特殊的训练以便自由地控制自己的音色和音量。同时,朗诵还会在表演中借助一些体态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专业表演者的声音很有吸引力,可以通过语速、语调、节奏的控制,以及情绪化的体态语言,增强表演感染力。朗诵与其他语言表演艺术不同更具有规范性和严肃性。首选,表演者选择的朗诵的作品就必须符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的谈话通常旨在交换意见,话题可以是多样的、连续的和跳跃的。说话的时
5、候情绪放松,对话的内容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碎片化的。但是,作为一场朗诵,它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意义。明确的作品主题,精巧干练的文字内容,充满激情的情感表达,完整的表述内容。朗诵者必须调动他全部思想和感情,在深刻理解朗诵作品的基础上,用富有表现力和朗朗上口的声音朗读出来。朗诵文学作品时,认真、严谨,是每个表演者都应该做到的。表演要求对题材、思路、措辞要求很高。从这个方面来看,朗诵的艺术感染力似乎很大程度上受朗诵作品的艺术水平影响。文学性是舞台朗诵的显着特征。其次,艺术性是朗诵所具有的又一特点。舞台朗诵对朗诵者着装与使用语言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的着装、清晰的语言、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提高观众的吸引力
6、。在朗诵方面,除了作品的选择要有文学性,艺术性也是舞台朗诵的一个特点。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朗诵者的表演艺术上,还体现在音乐、舞美、道具等等的安排上。朗诵的艺术性,十分具有感染力是一种广受好评的表演形式,不是不能被观众理解欣赏的艺术。朗诵作品的思想和情感的传达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而音乐、灯光、体态语言如今在朗诵中辅助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有效提高了朗诵的可欣赏性,使朗诵更易懂、更受欢迎。三、舞台朗诵的表现技巧(-)语言技巧处理在朗诵艺术里,因为肢体动作,布景、音乐等限制,语言起着更大的作用,2李昊川.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11):129.130.作品的精神主题主要就靠
7、语言进行演绎,通过语言进行创作扩大接受听众的范围。首先,为了避免舞台朗诵采用了重音、连续、停顿、节奏等基本语言技巧3。首先,是语言表达方面,对表演者的呼吸,发声方式,声音节奏、语言种类、表达清晰度等都有要求,时常通过对语言速度、节奏、语气的调整实现帮助观众理解作品,表达作品的情感,准确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其次,是对节奏的要求。任何语言形式的表演都离不开对节奏的要求。表演者体会作品节奏与表演的配合,对于节奏掌握不够好,不利于节奏上的统一。节奏丰富剧情内容,使得表达更加完整,舞台舞台朗诵离不开节奏,对节奏的快慢、强弱、高低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技巧调整重音、语气、停顿,使得表演者可以将
8、情感顺利的表达出来,更好的将情感受众人群的扩大。然后,体态符号的辅助运用。舞台朗诵作品是强弱有一定的差异,在咬字的时候,有一定的音律和力量与力度的规律,对节奏有要求,很注意作品中的逻辑重音。舞台朗诵通过字词的意义,将情感表达传递给观众。由于角色的不同,朗诵的体态语言虽然整体上相对简单,给人一种平静和氛围的感觉,但对于部分情感激烈的作品,体态语言会更丰富、夸张。舞台朗诵的表演方式以语言表达为主,体态语言为辅,眉眼手口都可以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舞台上清晰而得体的体态语言可以赢得观众的掌声。呆滞的身形往往会打破朗诵的氛围感,让观众失去共情感。朗诵的体态语言大部分表现在手、手臂、肩膀等方面,以向上的动作
9、表示希望、成功,以向下的动作表示批判。朗诵中完全没有体态语言或者太少,会显得不自然,体态语言过多,也会显得过于轻浮。在朗诵中的态语言,各类姿式变换,必须根据朗诵内容的需要适当进行。(二)思想情感表现舞台朗诵需要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演者往往通过对语言的合理利用塑造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关注会根据词句和语调对表演者的角色进行感知5。表演者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是了解作者的生活和写作背景。分析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的刻画和写照,了解作品中反映的思想感3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舞台朗诵与话剧台词的对比分析J.传媒论坛,2019,2(04):166-167.4谢晓旻.体态符号在舞台
10、朗诵中的教学探析J.艺术教育,2015(11):209-210.5费没澧.如何出色的完成一篇朗诵J.国际公关,2019(05):23.情。朗诵者完成作品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将作品所写之境融于艺术创作的语境,以期达到“活灵活现”。要达到这一步是有难度的,需要借助演员的体验角色的方法,了解作品写作背景、作家创作意图、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朗诵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生命力之所以顽强就在于他能够使受众从中得到精神和情感的引导6。其次,根据作品的意义,分析用什么样的声音、节奏和速度来表达作品;重音、连续、停顿、音调和其他艺术处理,哪些词句必须需要连读,哪些词句要加长、减慢,哪些词是中心词、需要重读。朗诵者要满含
11、深情,对作品、对生活富有热情,创作过程中充满激情。针对不同作品忽而高亢,如山洪暴发;忽而婉转悠扬,如小溪涓涓,做到情感收放自如。但作为朗诵者必须明确的是一切情感的基础源于对作品的体验和对观众的信任与尊重,绝不是一味地释放或自我陶醉。以濮存昕的朗诵作品将进酒为例,演员出身的濮存昕朗诵情绪更加立体,而且常常一叹三诵,画面感极强。整首演绎先抑后扬,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让人觉得郁闷压抑,直至高潮处,终于发泄出来。醉酒后的狂放之态,激越之情,愤愤不平之意,尽皆在昂扬激愤的体态语言中。四、舞台朗诵表现力塑造(-)提高语言技巧表现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势是舞台朗诵四项主要的语言技巧。重音顾名思义是指朗诵
12、的时候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语法重音一般不表示什么特色的情感需求,只是根据语法结构特点对某些部分重读,例如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前状语、动词后补语等常常重读。而强调重读则明显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情绪,这种重读往往不固定需要根据表达需求调整7。例如,“他是谁?”“他”重读的时候强调对来人身份不清,“谁”重读往往表示已经对来人身份有所怀疑。停连指的是朗诵者在表演中的停顿和连接。从审美学上说,一直平铺直叙和6崔木子.试论声乐的艺术表现力D.苏州大学,2012.7宗韬,杨莹春,陈铁城,吕佳佳,张宇.朗诵时声音情感表现能力与语音特征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初步C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
13、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1198-1203.一直高潮,都不利于情绪的宣泄,有起有伏在能带来期待感,增强吸引力。因此适当的停顿,连续才能调动听着情绪,表达作品情感。例如,“他说他再也不回来了”,没有停顿就毫无味道。“他说I他再也不回来了“表现力就好多了。节奏是指朗诵语调的快慢,强弱。节奏具有韵律感,是人们感受作品情感基调的根本,作品表达的是悲伤、是喜悦,都需要节奏起伏来使其更生动8。语气、语势指的是语调的扬抑对比,能够体现表演者的态度,不同的句子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意味。表达激烈的情感,语气、语势就比较激动高昂,哀伤的情感,语气、语势就比较低沉
14、、缓慢,掌握好语气、语势是朗诵情感表达的基础之一。(二)增强吐字归音效果吐字清晰,是朗诵的起码要求之一。因此,吐字归音是学习朗诵必须练习得一项重要基本功。在我们平时的接触中,不难发现很多朗诵表演矫枉过正。为了追求良好的声学效果,忽视词语和词语的重要性,咬字不清、吐词模糊。这样的朗诵就失去了跌宕的吸引力,更不用说情感表达9。清代,徐大春在乐府传音页挫中提出“顿挫”,即在行腔上要求抑扬起伏、刚柔相间的艺术处理。可以看出,咬字这个词的重要性。(1)朗诵吐字归音需要做到咬准字头、引长字腹、收好字尾。研究发现四川、贵州、湖南、江西、重庆的人,存在典型发音问题之一就是声母n、1发音混淆(男女ndnn心读作
15、16M。)。朗诵需要体会每个字的着力部位,头、腹、尾的结构及收音和字的整体概念,解决语音问题。首先,掌握发音规则。“n”的发音规则是: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下垂,颤动声带的气流和音波到达口腔后找不到出路,上升到鼻腔,完全从鼻腔透出,发出纯粹的鼻音。“1”的发音规则是:舌尖顶住上齿龈靠后的硬腭前部,舌尖中部紧张收缩,舌两边放松,各留下一条缝隙,声带颤动,口腔共鸣,由舌前部的两边出气成音。其次,放声朗诵,“n、1”做到准确、着力点短而有力,“an”延长韵腹收好韵尾。朗诵体会韵母的发音腔体的部位及这种状态的保持,归韵准确收声。朗诵常常出现语言不连贯,主要原因就是字腹不圆不保持。最后,把字头(声母)与字
16、腹(韵母)拼读,准确发出“nd8邓青.培养音乐生艺术思维与表现力的一种途径一一以著名诗歌致橡树的配乐朗诵为例U1韶关学院学报,2012,33(05):151-155.9林昆山.朗诵语言必须具备的“三力”J.艺海,2011(09):139-140.nnwo这样通过反复朗诵,语音问题就会得以解决。(2)朗诵需要准确把握,声调、语调,益于语意表达,朗诵教学中,初学者常常出现表达平淡,缺少起伏韵味,节奏混乱现象。问题主要在于忽视朗诵中语言声调、语调的重要性或对其掌握不够准确。朗诵需要体会歌词的声调、语调,例如:“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这句歌词中,“小”是上声,“时候、妈妈”是阴平和轻声,“对”是去声,“我、讲”是上声,表演者需要明确语言声调走向,从而体会句子语调为平直,带有叙述性。这样把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