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区别》36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区别》3600字(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区别目录论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的区别1关键词:艺术创作;AT智能;互联网1一、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基本内涵1(-)人工智能1(二)人工智能艺术2(三)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特征2二、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关系3三、人工智能15S的局限性3(-)在表达情感与叙事性方面缺乏“人性”3(二)人工智能只是根据工具再模仿的“工具”3四、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的本质区别4(-)创作模式存在区别4(二)创作意图存在本质区别4五、结语5参考文献5摘要:美学关于艺术创作中曾有哲学家提出说,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但是随着科技的水平不断提高,事实上,现如今在我们生活中,审美与艺术创作已经不再是人类
2、专有的一种活动,而是逐渐被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I所替代了。AI(人工智能)因为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以及各种工具的计算,可以使得其在艺术创造方面更为精确。而现如今艺术设计正逐渐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重点侧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应当怎样去看待这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尝试论述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基本含义,通过加以分析来尝试解释这一现象,并对其做出基本定义,并为两者间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求帮助我们在后续更好的正确看待这类问题。关键词:艺术创作;人工智能;互联网一、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基本内涵(-)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概念涉及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分别是“人工”和“智能”。“人工”的解释是人力所为,与“自然”和“
3、天然”对立。“智能”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目前科学家对“智能”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实现的机器自主学习、自主记忆等智能手段;另一种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人工大脑等对生物智能的模拟获得智能属性。(二)人工智能艺术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其发展与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人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1世纪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集成发展的历史阶段,其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艺术设计创作手段的渗入。根据对目前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大量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智能机器人、智能交互、虚拟现实以及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渗透最为明显。其中模式识别主要是针对特定艺术设计作品局部细
4、节的渗入,比如在艺术场景中具体视觉元素的识别设计,或是对于局部视觉符号的处理。(三)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特征人工智能创作建立于对庞大的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归纳的基础之上,它将每一个研究对象进行拆分,换算成为可以量化的数值,通过对这些数值的分析,建立一套操作性极强的艺术产品生产模式。如果说这一大批的艺术样本在作为数据输入之前的联系仅在于从属某一风格或体裁的统筹之下,在经过深度“计算”之后,它们的特征以数值的方式被客观地呈现出来,并且作为进行人工智能创作的科学凭依。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自动、机械地生成各式各样、看似风格多样的作品。然而,在事实上,这些作品的最终呈现状态已经预先以编码的形式存在于智能系统
5、当中,它的变化仅仅体现在运算解码的过程中所摄取的量在数值上的差异。即使同一个人工智能系统生产出的产品在形式上千差万别,它们最终都可以归约为恒定的编码常式。在这种运作过程中,“人”的参与感被极大降低,“人”作为科学工作者只需要将数据录入其中,在智能机器完成对数据的分析之后就可以一键生成某个艺术产品。艺术创作从一种个人化、情感化、天才般的感性活动转变成为可以计算的、有据可依的智识行为。相较于以人作为主体的创作活动,人工智能创作实现了迅捷化、简易化、仿真化,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于这些智能机器实现自己的创作欲望,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术,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博伊斯所言的“人人
6、都是艺术家”借助新兴的智能技术获得了全新的内涵。二、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关系人工智能归根到底是通过机器来产生的,其中计算机作为人工智能艺术的直接输出者,我们可以看作,人工智能是用计算机创作艺术作品,也就相当于是人的艺术再创作的一个过程。艺术之所以说是人的特定活动,是因为人类能不断思考,是因为人类能赋予艺术创作情感,但是人工智能并不是,人工智能只能进行创作,用已有的思维去尽可能组合模仿而始终无法超脱这种思维模式。三、人工智能存在的局限性(-)在表达情感与叙事性方面缺乏“人性”当前社会中,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尽管它在艺术创作如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整体而言,由于这几个艺
7、术本身具有的丰富情况与较强的叙事性,故而人工智能只能称之为不断模仿,并无法超脱人的思维,这就体现出人工智能在统一布局、组织结构、编排次序方面的弱点和缺陷。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还局限于叙事性较弱因而具有较强可编码性的艺术门类中。在这些艺术门类中,它可以通过要素的拼贴组装完成自身的创作活动。而一旦遭遇叙事性较强、可编码性较弱的艺术门类,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就显得捉襟见肘:它无法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确保要素之间严密的逻辑性,它们对统一布局、组织结构、编排次序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的计算机编码缺乏总体上统筹规划的能力,因而极易造成前后失调、结构失衡等状况网。(二)人工智能只是根据工具再模仿的“工具”且单就诗歌
8、、绘画、音乐这几个艺术门类而言,人工智能也无法完全垄断“作者”的权力。这不仅仅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运行得益于科学工作者将复杂的代码植入其中,使其依照固定的运算法则从事艺术生产,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依赖于某艺术门类或艺术风格的成熟。如2023年,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九歌”o只需输入几个关键字就可以获取一首诗。表面看来,这种诗歌创作活动是人工智能系统内部的自我运算行为,但实际上,它已经事先将诗歌创作的法则以编码的形式刻写到智能系统的运算结构中,用户在系统界面的操作触发解码过程,使得智能系统依据运算编码自动生成诗歌作品。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的是已经发展成熟的诗学体系。在绘画中同样如此,例如人工智
9、能对伦勃朗绘画风格的模仿所生成的艺术作品只有在对伦勃朗风格的深度,学习”中才能产生,伦勃朗绘画中独具特色的明暗光线的调配、人物结构的安排、舞台化的空间布局赋予了其强烈的个人风格标识,也构成了将其进行编码、使之智能化生产的基础。由此看来,人工智能的艺术生产筑基于对人类艺术创作经验的充分吸收与“深度”的学习,在对艺术创作经验的科学处理基础之上以自动化、模式化的方式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输出。四、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的本质区别(-)创作模式存在区别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人类,都要学习,但学习的过程是不同的。人工智能本身不能思考,“因为它们不懂其中的意味,也不能采取行动,充其量只是在操纵符号“,它们仅仅是
10、对非常大的数据库进行学习,这些艺术知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只是数据,是符号,是编码,是没有温度也没有意义的网。而且,“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将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O人类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是掌握艺术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情感上的体验以及身体上的感触。比如,人工智能学习画苹果,它只能根据苹果的外在形状来掌握苹果的数据,从而进行绘画;但人类不但可以看到苹果的外形,还可以用手触摸甚至品尝苹果。人工智能数据库中的苹果可能仅仅就是苹果的数据和编码,而人类脑海中的苹果却可能还有更多的故事,比如这个苹果可能是引起特洛伊战争的那个金苹果,又如塞尚之所以喜欢画苹果,与他小时候所暗恋的一位少女有关,那位少女曾
11、送给他一篮苹果。这里所强调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人类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二者对所学知识的态度不同。(二)创作意图存在本质区别AI所做的事情包括艺术创作仅仅是人类设置的“任务”,它并不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比如它画一只猫,只是根据数据库调动猫的形象后机械地画,而齐白石所画的虾,则不仅仅是虾的符号,更是活生生的“虾本身”,是与他共存于世的真真切切的另一种存在。同时,AI的身体是没有感性的,它不知悲欢,亦不懂离合,进行艺术创作时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给定一个题目写一篇作文或画一张画”这样的硬性作业,而人类艺术创作则更多是“触景生情、触物生情”的有感而发一一所谓“乐由心生”一一如果说人类艺术创作更多
12、的是内心情感的升华或宣泄,那么A1艺术创作目前还只是数据推演后对素材和模型的运用五、结语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也不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到底如何,人工智能创作接管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创作始终是难以实现的。即使是人工智能拥有自主的意识,这种意识也不同于人的意识,前者是无历史感的人造物,而后者作为肉身性的存在,从出生到衰老都伴随着鲜活的生存体验。有学者认为,人类智能有赖于其有机生命体不断进化发展而产生的,而人工智能的非生命难以产生情感、意向性等人类思维,因此也就不能真正地创造艺术品,目前人类设计智能程序所创造的艺术品,仍然属于人的作品,即使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脱离人类操控,它也是无意识的,和动物的无意
13、识展示没有区别。参考文献1王冬梅.基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艺术与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23(04):77-79.2张伟.物性、智性与情性一一人工智能与艺术生产的技术向度J.中州学刊,2023(10):145752.3陶锋.创造性与情感:人工智能美学初探J.中国图书评论,2018(07):26-34.4银宇壁,陈洪,赵海英.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3,41(06):252-261.5黎学军.艺术就是复制:关于人工智能艺术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23(10):176-182.6周臻.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挑战与反思J.山东社会科学,2019(10):181785.7胡欣.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3(01):141-142.8马草.人工智能艺术的美学挑战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06):90-97.9刘润坤.人工智能取代艺术家?一一从本体论视角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2):71-76.10卢文超.论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之别U1社会科学战线,2018(ID:19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