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4148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家质量标准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专业)教学管理国家标准1概述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制定本标准。1998年,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四次调整时,将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工业外贸等本科专业合并,统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年,贸易经济专业被教育部批准,设置为目录外保留的特色专业,2012年正式设置为目录内专业。新形势下,我国内外贸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

2、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日益显现。因此,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这两个具有共同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相对一致的专业集合。本标准是全国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标准。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制定本校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过程中,可对本标准的条目进行细化,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相关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2适用专业范围2.1 专业类代码经济与贸易类(0204)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贸易经济(020402)3培养目标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

3、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1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4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4.1 学制与学位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可实行弹性学制,但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到海外学习和交流。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4.2 2知识要

4、求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工具性知识和通识性知识等。第一,基础性知识。接受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扎实掌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专业性知识。了解从事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惯例,掌握国内外经济与贸易活动专门知识的基本原理,熟悉商务活动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以及商务文书的中外文写作规范第三,工具性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实务操作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第四,通识性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掌握科学

5、常识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4.3 能力要求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系统的能力结构,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第-一,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利用现代科技与信息等高效的渠道和途径获取新知识,具备自我学习知识、自我消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第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洞察问题、提炼问题、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第三,创新思维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习惯,具备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第四,第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养成尊重

6、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及风俗等的良好素养,在读、说、听、写、译等各个方面熟练掌握1门外语。4.4 索素质要求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第一,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为人,富于进取,具有团队意识。第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自然科学常识,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对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第三,专业素质。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基本理论、分析

7、方法和发展动态,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贸政策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知识,掌握商务经营活动中的操作技巧,具备从事经济贸易理论研究或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第四,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5课程体系5.1 总体框架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左右,其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20%o鼓励精简课程,压缩学分,提高质量。5.2 理论教学第一,思想政治理

8、论课程。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应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第二,通识课程。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等必修课程,以及根据学校特色和条件设置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第三,专业基础课程。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专业建设定位与特色,合理安排上述课程的结构与课时。第四

9、,专业课程。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条件设定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所设课程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专业特色。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法、国际商法、市场营销、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物流学、服务贸易、期货市场学、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谈判等,各高校根据专业要求应至少从中选择开设6门课程。各高校可以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应当与专业必修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和延续关系,并形成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性修读。各高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

10、,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制定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学分互认,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提倡高校间课程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课程与便利条件。5.3 实践教学第一,实验(实训)。各高校应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独立设置实验(实训)课程或环节,利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专业实习。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应至少包含1次专业实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周。实习过程应有完整的实习记录,实习后学生应提交实习报告。第三,社会实践。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组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

11、益活动、勤工助学和创新创业大赛等。社会实践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第四,毕业论文。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毕业论文应体现学术性和实践性。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提倡聘请实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可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和创业方案设计等形式。建立健全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论文质量。6教学规范6.1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应保持相对

12、稳定,并适时修订。执行过程中如需变动,应有规范的论证和审批手续。6.2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应在开课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内容视课程性质而定,一般应包括课程性质与简介、先修课程、课时数、各章节知识要点、教材、参考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6.3 教材选用建立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应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和国家级规划立项教材等优秀教材。6.4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前须认真备课,编制教学进度表,明确并公布课外辅导与答疑时间。

13、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参与式教学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使用互联网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坚持教一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规范。教师应适量布置课后作业,并认真反馈意见。6.5 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专业须制订课外实践教学计划,教师应直接参与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6.6 成绩考核成绩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成绩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6.7 队伍7.1 师资规模与结构第一,教师数量。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人才培养

14、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鲜明特点,为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确保教学质量,须保证有充足的教师资源,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10人,生师比18:1仅为基本要求,提倡降低生师比。第二,职称结构。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不低于1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数量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不低于30%O第三,学历、学缘结构。专任教师须经历研究生学历的系统教育,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鼓励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重。专任教师选聘时应注意学缘结构,鼓励教师来源多元化。7.2 教师专业背景与水平要求第一,教师专业背景。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本学科专业教育和研究背景,须通过岗前培训上岗

15、。实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讲教师应具有实务工作背景或实践经验,提倡定期去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提倡定期选派专任教师去国内外名校进行访学或交流。第二,教师水平要求。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应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应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应积极开展并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8教学条件8.1 信息资源要求各高校应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资

16、源,配备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需要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8.2 教学设施要求第一,教室和阅览室。教室数量应能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的需要,阅览室应保证学生拥有座位和足够的空间。第二,实验室。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充分满足教学要求。实验室应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规范,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切实保证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第三,实习基地。各高校应拥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成为学校与有关方面长期合作和交流的有效平台,通过实习基地充分发挥本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并通过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能等全方位的训练。8. 3教学经费要求各高校应切实保障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专指在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发生的资源建设费用、教学运行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