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455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案与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2.2校园里的动物说课稿【教材分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

2、的研究方向。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

3、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 .在教师的指导下,

4、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 .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在实地观察中,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教学准备】学生:放大镜(每小组1个)、棉签、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师:课件、确定寻访区域、布置寻访动物的环境、观察地点的平面图、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

5、多动物,你能猜出老师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吗?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谜语。二、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刚才我们猜的鱼.、蜘蛛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还生活着什么动物?你在哪里见过它?(如果学生说到校园里,可直接追问:你在校园里见过什么动物?)2你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可以用“我在校园的见过”的句式来说一说。3 .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如果认识请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课件出示动物,学生认一认。)对于不认识的动物,可以请认识的学生介绍一下,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下,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校园动物。4 .(教师在教室里张贴观察区域图)这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花坛,你猜猜这里可能生活着哪些动物呢?在

6、哪里能找到它们?5 .小组领取区域图和动物卡片,交流后把卡片贴到区域图上。6 .交流汇报。每个小组带自己的区域图,到教师的大区域图上贴动物,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调整。三、寻找动物的准备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这个花坛里去寻找动物,看看你们标记的地方能不能找到这种动物。2 .我们可以去哪里找动物?边指图边说(大树上、草丛里、枯叶堆里、泥土里等)3 .我们应该怎样找动物?找到后观察什么,怎么记录?(1)怎么找?(轻轻地、不打扰动物等)在教室里进行模拟寻访(教师讲解或示范,学生表演),在模拟时解决以下问题:到场地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娱蚣等。 如

7、何使用工具帮助我们观察。(放大镜、棉签)小结:先集体观察空中的动物,再小组分散活动。(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用棉签拨一拨等)(2)找到后观察什么?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动物的身体特点、活动情况。数一数有多少动物。(3)怎么记录?记录的要求:真实,把观察到的动物记下来,不要把想象中的记下来,记录动物的活动地点,不要忘记统计数量。记录的地方:学生活动手册。(4)需要注意什么?观察时不惊动、不伤害、不破坏它们的“家”。四、寻找并观察校园里的动物1 .现在,请同学们拿上工具,整齐地排好队列,我们出发啦!2 .现场演示如何有序寻访动物。(1)以全班集合的形式先安静地看,观察、记录周围环境中有什么动物。(

8、2)教师演示如何观察并记录树丛、草丛、枯叶堆中的动物。3 .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自主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4 .观察后排好队回教室。五、交流研讨1 .小组内部整理寻访到的动物。2 .全班交流,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后的活动手册,边介绍边评价)(1)小组式汇报。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汇报:我找到种动物,有我最喜欢的是它在(2)互动式汇报。猜一猜,我们观察到的是哪种动物?如果其他同学猜不出来,汇报者对其进行介绍。教师:同学们为什么猜不到呢?你觉得问题在哪里?可以怎么改?(教师把学生的汇报情况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3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跟同学们来分享

9、一下吧。六、小结1 .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关于它们你还想知道什么?2 .校园里的动物都生活在它喜欢的环境中,那你来猜猜整个校园里会生活着多少种动物呢?整个XX县(市)呢?整个中国呢?整个地球呢?3 .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珍惜它们、保护它们。【板书设计】校园里的动物(班级记录单)日期:蚂蚁草地上、树上一蜗牛草丛里、枯叶堆,潮虫枯叶堆2. 2校园里的动物教案【教材简析】本单元中,教材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备受关注的大型动物转移到了比较熟知的小动物。本课就是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目光聚焦到最熟悉的学校和身边的动物上,主要通过寻访活动了解校园里有哪些小动物,通过找一找

10、、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体悟小动物的多样性和与环境的适应性。本课的聚焦板块运用回忆的方法,一起来说说秋天的校园里会有哪些动物,并提出观察方法和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探索板块,主要是像科学家那样带上工具去寻访和观察校园里的动物,并在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运用画画的方法进行记录。研讨环节中,引导学生交流与反馈观察到的校园动物,并注重动物与环境的相适应性。【学情分析】以校园作为探究活动的场地,学生已经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有过亲历,并且在探究校园植物的过程中无意间接触到了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甚至表现出比研究植物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兴趣的驱使下,在已有经验的保障下,学生对于校园动物的寻访和探究,一定会改变他

11、们原有对于校园动物那些零碎的、不成结构的认知,从以前只对校园动物的身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转移到对校园动物结构特点与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2 .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 .学生能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校园动物的知识和经验判断。2 .学生能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观察所得。科学态度目标1 .学生能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2 .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校园动物的观察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

12、生在寻访校园动物的过程中能初步感受校园动物的多样性,能保护身边的动物,初步具有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难点: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校园小动物卡片、空白卡片。小组:棉签、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校园小动物卡片、空白卡片1 .你认识这些小动物吗?(播放ppt)它们会在我们校园里出现吗?我们的校园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预设:学生会不分季节性和环境差别,举例一些在现阶

13、段本校园中无法找到的小动物,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2 .板书或贴回小动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小动物卡片或用简笔画形式画出学生举例的小动物,以便在实地观察后进行验证。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科学地寻找和观察我们校园里的小动物。(板书课题)二、探索:实地寻访(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每组4根棉签、2个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4 .提问:校园里这么多的小动物,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并观察呢?这个环节可以分成先后四个层次来进行讨论,为下面的探究环节做好准备。(1)用什么方法观察?比如“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如何记录”“一些难以接近的小动物如何观察”等。(2)用什么工具观察?教师还可以借助课本插图予以

14、提示,并引导和强调使用适当工具(放大镜)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3)去哪里观察?大树上、草丛中、花坛里、石块下确定观察的场所,能让一年级学生在观察时直奔现场,从而避免随便看看,结果什么小动物也看不到。(4)如何保证安全?其一是观察者自身的安全(危险的场所和危险的动物)。其二是要保障小动物的安全(珍视生命和保护环境)。方法一:可以让学生以小动物的口吻来说一说。比如:假如我是只小蚂蚁方法一:可以从提供的工具一一棉签进行展开,用柔软的物体去触碰小动物。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发到棉签、放大镜等工具,拿上笔和空白卡片列队出发,提高观察活动的正规感,像科学家那样去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物。三、研讨:

15、寻访发现(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班级记录表、学生已经画好的小动物卡片1 .教师张贴班级记录表,学生将自己画的动物卡片贴到场景图中相应的位置上。2 .提问:你们组找到了哪些动物?分别是在哪里找到的?它们在做什么?把研讨的第一个问题中的三个小问题连起来回答和交流,注意句式的表达。3 .我们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小动物?(统计指向校园动物的多样性。)4 .举例一种小动物,提问:你觉得这种小动物有可能还会在校园的什么地方生活着?(让学生初步感知校园同种小动物数量的多少和基本的生活环境。)5 .哪些预测的小动物果然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没有找到,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对于季节性、生活环境、观察方法等方面的反思。)四、拓展:兴趣延伸(预设3分钟)1 .关于这些校园小动物,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2 .小结。【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