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核心)+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核心)+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核心内容)+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一、填空题(62分)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2 .(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学生生活领域的几个主要因素。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4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5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
2、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6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7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8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9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二、选择(10分)1.道法课程的设计思路中的“一条主线”是以(B)为主线。A学生的生活B
3、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2、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已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3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4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Ax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Cv学生社会生活D、道德感情、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5.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B)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v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
4、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三、判断(5分)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V)2 .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x)3 .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V)4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是课程的基础。(x)5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V)四、简答(23分)1简单概述道法课程基本理念。(9分)(1)帮
5、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要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2概述道法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三个学习目标。(9分)(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和方法(3)知识3概述道法课程主要的评价方法。(5分)(1)观察记录(2)描述性评语(3)达成水平评价(4)作品评价(5)学生自评和互评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1新课标的初衷新课程标准,把过去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名称改为思想品德。改变了过去由知识系统构建课程,采用了以学生生活内容构建课程。提出适合新时期的德育理念,把学科课程改成综合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第一个
6、依据是:“初中学生由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新课标的第二个依据是:“初中学生由近到远的生活关系”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息通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IOf1党的十八届Vy中全会把法治教育加入国民教育体系20012010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与新1要求9i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烦划纲堂(20Ia20234德育为先能力为史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克的十八大立德树人党的十八痛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文化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爱4月仝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抬砌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五个统势、核心亲养、学业标Xt2 .新课标的修订2006年国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工作,
7、到2007年形成了初步的修订稿。2011年新课标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颁布。3 .课标修订的原则(1)深入完善的原则;(2)与时俱进的原则4 .修订后课标的变化(1)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推进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2)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3)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了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4)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公民意识教育。(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6)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7)修订后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享有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8)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强化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9)修订后的课程标准,
8、更加重视对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革新。(10)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双向互动共同成长。一、教材编写的要求二、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四、教材介绍二、新教材的编写原则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原则2 .努力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综合性的原则2.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综合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有机融整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突出强调活动性学习方式。3 .力图实现思想品德课程功能的原则4 .遵循青少年学习和发展规律的原则5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原则三、教材总体设计.呈现方式及意图1 .教材的总体设计2 .教材的呈现方式3 .教材的逻辑进路4
9、 .教材基本意图5 .教材的总体框架四、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课程标准既是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准则,同时也为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1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要充分落实课程的思想性。2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要深入理解本课程的特殊性。(1)目标的特殊性。(2)方法的特殊性。3 .根据课程标准,应当明确本课程的四种基本的教学方式。4 .本学科的四种教学方法是:讨论法、体验法、讲解法和实践法。(1)讨论法在课堂上的过程是:首先,由教师提出学生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或学生关注的话题;然后,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再后,教师对于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评价,说出自己评价的依据;最后,
10、教师对于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化主流的价值观点。(2)体验法是在课堂上:首先,由教师展示已经创设好的相关情境,这种情境多为用现代技术表现的现实事例;然后,让学生通过视听经历和感受情境中的内容,从体验中再进行感悟和思考;再后,让学生们在体验、感悟和思考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感言和认识;最后,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归纳,再提升到理性的层次,从而得出思想和观念性的认识。修订教材具体调整的内容4彰他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去条增至三条)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采取夕册的安排)。)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
11、明交流、.对话的意识。增加“r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突出全球意识。单列条“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乖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补充“/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O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O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学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增加“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正”、“参与公共生活”、“构
12、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近任意识”。 突出情感体验、道谯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教学过程。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用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5.关于本学科的备课过程首先、认真研读本框题教材内容以确定此框题的教学要点。教学要点是本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不是其它学科所说的知识点。要准确确定教学要点,你要研读教材,还要结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实施。第二、构建课堂教学结构要把一节课的内容要分成几个部分或板块,板块的划分多是依据本框的教学要点。第三、确定各板块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根据每个板块的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再根据前面讨论的教学方法,来确定教学过程。第四、撰写教案确定课堂上的重要语言。第五、制做课件和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