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53238 上传时间:2024-06-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德国文艺理论中演见代蝙神内容摘要: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点在文艺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菜辛和黑格尔作为这一阶段德国文艺界的代表人物,分别在各自的文艺理论中体现了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与回应。其中,莱辛通过开创“诗画分离”的先河促使现代文艺直接服务于德国现代资产阶级的进步与发展:而黑格尔则通过发展“美的理念”走向了现代文学自律的道路。两人的文艺观不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进步、自由等现代性精神的内核,也在悖论中揭示了现代性自身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从文艺观的角度丰富了对现代性进程的理解。关键词:莱辛黑格尔文艺理论现代性在18、19世纪的欧洲,当现代性进程在民主政治、资本主义

2、经济、启蒙思想等领域内席卷欧洲时,德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虽然身处启蒙现代性进程的洪流之中,但在政治上德意志的统一尚未完成,彼时的三百多个小诸侯国、贵族封地和自由城市联合体不仅相互争斗,就连国家、民族这些在17世纪就在英法等国家形成并投入实践的概念更是处在不为人所知的状态中。在经济上,和巳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英法相比,农奴制仍是德国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而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没有像在其他欧洲国家那样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反而成为了封建势力的附庸1卜这种新兴有产者的庸俗性注定了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化在审美上落后保守,一味推崇从法国搬运而来的宫廷剧,使德国的艺术发展与现代艺术的

3、发展方向渐行渐远。因此,德国的现代性进程呈现出了1种亟待破旧立新之势,这就给以莱辛、黑格尔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学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饕于德国现代性进程先天不足的状况,这一时期彼国的启蒙思想家们敏锐地察觉到在德国通过政治革命的方式来实现民族统一和现代化进程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要实现现代化只好另辟蹊径。因此,文化层面的现代性就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以莱辛和他的一众继承者们为例,他们相信可以凭借德意志文化让德国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完成反教会、反封建的现代化任务2相比之下,黑格尔的文艺理论虽然没有如此明显的政治倾向,但他在美学中所阐述的艺术类型对莱辛的继承却是显而易见的,其美学思想中的主观

4、主义理想不仅与现代性精神所推崇的主体自由和理性主义不谋而合,更是通过其文艺理论中独特的辩证法思想反映出了现代观念自身的矛盾与悖论。一.莱辛一诗画分离与现代资产阶级精神(一)18世纪的德国文艺背景与诗画分理说”17世纪末,一场意义深远的古今之争席卷了法国的文艺界,并在18世纪以新的形式出现在德国,形成了保守的高舍特派和进步的苏黎世派的对立。其中,莱比锡大学的教授高舍特主张通过效仿引领欧洲的法国文学来实现建立统一的镌意志民族文化的目的,子是全盘接受了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而以瑞士的波特玛和布莱丁格为代表的苏黎世派则号召诗人们效仿荷马史诗、中世纪德国民间文学和以莎士比亚喜剧为代的英国文学。两派虽同属德国

5、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却在文艺立场上大相径庭。在这场诒战中成长起来的莱辛,不仅反对新古典主义中侧重抽象、浮华和矫揉做作的拉丁传统,更是反对宫廷文艺的庸俗娱乐主义。莱辛推崇的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理论,认为“净化的作用在于教育,因为文学作品承担着教化大众从而推进徒国资产阶级与现代化进程的进步与成熟的任务1。但在莱辛的文艺观中,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文学都能够起到适当的教化作用,他于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为其文艺观核心的“诗画分离说。在拉奥孔中,从温克尔更对古希腊雕塑和绘画的评论引入,莱辛详细地论述了造型艺术、绘画艺术和诗歌的区别和界限,是莱辛文艺观的集中体现。将德国引入希腊主义时代的温克尔曼认为:“正如

6、大海的深处经格是铮止的,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希腊人所造的形体在表情上也都显现出在一切激情之下他们仍表现出一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2.而和此评价信砧切的荽术品莫过于古希腊群雕“拉奥孔工但莱辛认为拉奥孔雕塑所展现的痛苦远低于人们的预期。换句话说,雕塑中呈现出的苦痛仿佛是经过衡量的,甚至巳经被弱化为1种节制住的焦虑的叹息。温克尔曼高度赞扬了这种代表了希腊文化精神实质的节制,并称之为“静穆的伟大但莱辛却指出,在同为希腊文化结晶的荷马史诗中,女神维纳斯哪怕只擦破了一点皮也要大喊大叫,受伤的战士也会本能地哭嚎,因此认为希腊精神并不只包含对本能的压抑。即便是同样的主题,文学作品和造型艺术也有可能选择截然不

7、同的表现形式。这就引出了朱光潜译本中提出的那个经典问题“为什么在造型艺术中如此克制的人物在诗里会哀嚎?”莱辛将此问题的答案归结为画和诗不管是从摹仿的对象还是摹仿的内容上,新有着本质的差异。在拉奥孔的第十六章中,莱辛将“物体”和行动”分别规定为画和诗的对象并将这一点视为造型艺术和诗的核心差异。在以雕塑和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中,画家使用自然符号也就是空间中的形状和颜色来描绘一个蕴含着美的事物的全貌。但在诗中,诗人需要利用人为符号即语言,调动记忆力和想象力耒描述一个在时间中延续的动作2。这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文艺复兴后出现的从时空形式的角度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相对立的做法。这一做法的叟要性不言而

8、喻,因为这不仅标志着艺术分类上的一次革新,这种空间和时间对立的概念更是被黑格尔继承,成为黑格尔现代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二)市民剧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莱辛为何要苦心孤诣地将两种艺术形式进行区分。毕竟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诗艺中,贺拉斯就提出了“画如此,诗亦然的观点。到了十八世纪,在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下“诗画一致说几乎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观念。但在莱辛看来,以艺术的教化作用来推进德国资产阶级发展才是文艺作品的核心所在,因此他的文艺观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实用性,而这也是现代性精神在莱辛文艺理论中的集中体现。现代性一书中,汪民安将资本主义萌芽和现代性的萌生高度同步3。而莱辛对资本主

9、义的贡献一方面体现在他希望通过戏剧为德国新型资产阶级培养理想榜样。在汉堡剧评中,莱辛就明确指出:“公侯们和英雄们的名字能够给一个剧本以华丽的威严,但他们不能感动。周围环境和我们环境里最接近的人的不幸自然会最深地打动我们的灵魂。如果我们同情国王,那么我们不是把他当作国王而是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同情”4。莱辛不仅鲜明地站在新兴资产的立场反对封建贵族,主张通过描写日常环境中的人物以起到教育、感化大众的作用,还主张将人物塑造为有人气的英雄。莱辛之所以给予希腊悲剧的英雄相较于造型艺术的优越性就在于他们是英雄品格和一般人性的完美结合,而非温克尔曼所宣扬的单纯的节制的静穆。莱辛在拉奥孔中说道:“他的哀怨是人的哀

10、怨,他的行为却是英雄的行为,二者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有人气的英雄。这种人是智慧所能造就的最高产品,也是艺术所能享仿的最高对象”2。这种有“人气”的英雄解释了莱辛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推崇和继承,他们不仅深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的现代人,也是莱辛心目中的完美资产阶级榜样。而另一方面,莱辛文艺观中所推崇的“反静穆”的观念也符合现代性精神的内核。现代生活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精神,这和高度发展的工业化尤其是现代交通所让人们体聆到的速度和动感是分不开的。相对于闭塞缓慢的前工业时代,现代生活.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简,丰富多彩,瞬息万变,并表现出运动的魅力网。莱辛之所以推崇描写运动的诗而非描绘物体

11、的画,其本质原因就是他崇尚1种向前发展的运动人生观而非回溯型的静止人生观,因为只有这种价值观才能帮助摆脱对于现实的妥协并促进改革的发生,从根本上符合现代性的进步主义精神并服务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这也是莱辛反感当时一度盛行的田园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原因。莱辛因此开创了馍国市民剧的先河。这种戏剧类型类似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喜剧。这种新剧一方面减少了传统悲剧的严肃性,让故事走出宫廷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并在语言上弃韵饮白,便于还原真正的世俗生活。另一方面,增加了喜剧的严肃性,让闹剧具有了深刻思想,能够承担宏大严肃的主题,具有了教化功能51将普通人与其生活作为表现主题,市民剧不仅完成了与封建文艺和中世纪神圣艺术的

12、断裂,也完成了对人性光辉的发掘与向世俗生活的回归,是莱辛文艺观对现代性精神的集中体现。(三)诗和画的辩证关系与适度启蒙但莱辛提出诗画分离并不意味着对造型艺术的抛弃。在拉奥孔中,莱辛指出了二者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一方面通过描给物体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静态的造型艺术也能摹仿动作2。拉奥孔群雕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描绘技奥孔濒死前的一刻,这一刻既包含被攻击的过去,也暗示死亡的未来,因而让人得以想象一个包含动作的连续过程。另1方面,在描绘动作的过程中加入细节,诗也可以摹仿物体,例如我们可以在荷马史诗中通过阿伽门农穿衣服的动作看到他全身的装束。于是乎,莱辛升华了“诗画分离论并将诗画关系上升为诗中有画,画

13、中有诗,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转化实则意义深远,因为这一颇具中庸之道意味的妥协和莱辛作为思想家对现代启蒙的立场具有着明显的同一性。莱辛是较早认识到启蒙思想过度尊崇绝对理性和舆理这一1理性病现象的启蒙思想家。他敏锐地认识到了“获得典理”与-追求真理”的区别,并创新性的提出了“宗教真理”和“客观真理”应该相辅相成的崭新理性观,这一论调一般被称为“适度启蒙6。这就好像在他的文艺理论中,莱辛不便没有因为推崇诗而抛弃画,还强调了理性与灵感、天才与规则互补的审美理性,实现了对绝对理性的批判7。相比于处于现代性成熟期的思想家,例如提出通过“现代铁笼”认识到现代理性停论的韦伯,莱辛较早地认识到了现代性的多面性并在

14、文艺观中也相应地体现了这一真知灼见,而这种具有批判和辩证思想的文艺观也被莱辛之后的黑格尔所继承,成为了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特征之一。二.黑格尔一美的理念与现代性主体自由(一)文学自律与美的理念纵观黑格尔的艺术哲学思想,不难发现其对莱辛文艺观的明显继承,这一点在黑格尔延续并进一步发展了莱辛时艺术类型的划分就可见一斑。但黑格尔极力反对艺术的政治性与功利性,并将形式上的个性独立和个性自由,个体的具体性具有形式上的独立与自由确定为现代艺术的三项最高标准之一8因此,不同于莱辛的文艺的政治性立场,黑格尔的艺术观有着鲜明的自律性要求。艺术自律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是现代性精神所要求的

15、主体自由在文艺观中的具体体现。进入现代社会以耒,受到康德为自身立法”的影响,艺术逐渐被要求从政治、宗教或其他价值领域中独立出耒,获得其独立性。黑格尔坚持在目的和手段上同时追求自由的理想的艺术,作为德国客观唯心体系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这种自由艺术是建立在以“理念”作为艺术内容为前提的,因为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9)。在黑格尔的逻辑中,理念的本质是主观的、自由的,是独立自在的整体,不受与其它事物的关系所限制10)。这也是黑格尔美学在本质上与现代性精神同构的集中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追求的自由艺术并不是只存在于形而上层面的

16、那种理念,而是一种蔻含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正、反、合”过程的客观存在。理念既不是只拥有抽象普遍性的概念,也不是个别客观物身上所体现的抽象的特殊性。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的中译本中这样理解,真正的真实和理念是通过同时否定抽象的普遍性和片面的特殊性实现了对二者的统一,并同时保留了双方的本质。也就是说,艺术是由理性主导的绝对理念与感性决定的直观形式的相符,艺术也因此不是绝对抽象的,而是形态化了的理念,艺术美也因此成为理念的直观显现,黑格尔称之为“美的理想T11)。于是,黑格尔美学既继承了现代启蒙的理性内核,也解决了前文所述现代性既泯灭个性又宣扬自由的“理性病”悖论,是德国现代美学理论的一大进步。(-象征艺术、古典艺术与浪漫艺术根据理念在艺术中的不同实现程度,黑格尔将艺术划分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这三种艺术形式称为理想体现为艺术美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