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感受鲁迅先生以言写人,以貌塑人的写作方法。2 .学习边回忆,边写感受的写作方法。3 .推进阅读朝花夕拾、故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笔名导入,走近作者。1 .出示鲁迅照片。认识他吗?(鲁迅先生)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8单元的文章都是在讲鲁迅先生。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 .鲁迅一生取用的笔名,多达一百四十多个。知道为什么吗?3 .这么多的笔名,“鲁迅”这个笔名是他用的最多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听一一(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
2、过“迅哥儿” 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4 .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作者自取的笔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我想愚鲁乃是鲁迅先生谦虚之辞,而迅行则反映了他的个性和品格。这恐怕就是他最喜欢用鲁迅这个笔名的原因吧。二 关注事件,了解写法。1 .我们学过的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为了创作需要而虚构的,文中的“我”有鲁迅少年时代的影子。2 .请同学们打开书no页,回顾一下文章,想一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生汇报:雪地捕鸟、看瓜刺猗、海边拾贝、看跳鱼儿。3 .四件事中,看瓜刺猗给文中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3、所以文章一开篇,就是就描写了闰土看瓜刺猗的画面,文章第11-L6自然段,具体在讲看瓜刺猗这件事。4 .请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的内容。5 .分角色指导朗读。6 .老师再请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通过这段对话,你感受到闰土是个怎样的人?(见多识广、机智勇敢)7 .师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这是鲁迅先生写作的一大特点。8 .几十年后,当文中的我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心中增添了许多感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9 .文中的我想表达什么?10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话,作者一边回忆,一边表达感受,一边回忆,一边表达感受,交错转化。板书:回忆 感受(交错转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11 .回忆让
4、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生活充满乐趣,感受让我们了解了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种交错转换的写法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我们一起来看看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节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12 .同学们看看这张图,这位阿姨就是阿长,她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保姆。请同学们读一读材料一。如果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画个问号,等会我们一起交流一下。13 .生汇报14 .下面再来读一读,就请同学们用“一一”线画出回忆的语句,用”线画出感受的语句。边读边思考,阿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5 .谁来汇报,哪些事回忆,哪些事感受?16 .其实啊,一开始鲁迅先生对阿长的印象并不怎么好,甚至还有点嫌弃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
5、个片段。读一读,阿长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引导生联系生活实际说)17 . “伸”,摆“,挤”一系列动作和一个特写的,大”字,突出阿长睡相的难看,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的性格特点。18 .师小结:马上你们就要上七年级了,就会读到阿长与山海经,相信你们一定会非常喜欢。三 形象对比,感受变化1 .在少年闰土这课中,也有这样一段描写。请你读一读。2 .这段描写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读出的?3 .同学们,鲁迅先生抓住了人物外貌以及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就叫做以貌写人。4 .经过三十年的岁月,闰土已经四十出头了。从一位少年变成了一位中年男子。猜一猜,你觉得四十出头的闰土会是一个怎样的?5 .生汇报。6 .现在再请你读一读材料二:说说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你是从哪里读出的,请在材料上做批注。7 .生汇报。8 .你有什么疑问?9 .鲁迅写故乡的真正目的,他不是为了写一个朴实、健康、见多识广的闰土,是想让我们思考一些问题。那么鲁迅写故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读一读故乡、阿长与山海经O10 .读鲁迅作品,感悟鲁迅人生,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1周年,让我们在歌声中向伟人致敬。(看视频鲁迅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