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读」茨威格:《日内瓦湖畔的插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精读」茨威格:《日内瓦湖畔的插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说精读茨威格:日内瓦湖畔的插曲编者寄语原以为故事刚刚展开,不成想开头竟是结尾,死亡来得猝不及防。戛然而止的结尾,让人想起德国作家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中他阵亡了,在一九一八年的十月。那里,整整一天都出奇的安静与沉寂。也就在当日的战报新闻上,仅仅用一句话做了概述:西线无战事。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似乎他从未存在过,而战报上还堂而皇之地写着今日西线无战事,一如本小说结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插满了这样的十字架,这就是无名者殊途同归的命运。这一个个插上十字架的无名碑是作者对战争的谴责与控诉,对普通民众在战争中背井离乡、悲苦死去的同情与悲悯,是作者为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的悲愤呐喊。文
2、本研读(注: 处为文章精析)日内瓦湖畔的插曲奥地利茨威格191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个渔夫把船向日内瓦湖畔的岸边划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他在湖面上发现了奇怪的东西,一只用几根木棍松垮地捆在一起的简单木筏上,有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用一块木板当桨在笨拙地划着。(设置悬念:这个男人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赤身裸体?)渔夫惊骇地把这个精疲力竭的人拖到自己的船上,随后他试着同这个畏怯的男人攀谈,却一句也听不懂。(不是本地人?),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渔夫在日内瓦湖畔发现一名赤身裸体的男人。这个男人宽大的嘴边满是胡髭,脸上泛起孩子似的笑容,他举起一只手向对面指着,
3、结结巴巴地说着一个词:露西亚。注小舟离岸越来越近,这个词说得越来越热烈。终于靠了岸,无论人们问什么问题,他都重复地、疑问似地说:露西亚?露西亚?(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方面来刻画这个男人。)这条被捕捞上来的人鱼被安置在就近的旅馆里。在单调的日子里,这个令人开心的插曲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女人和男人都来这里参观这个野人。一个女人带给他糖果,可是他像个猴子似的多疑,动也不动。一个男人给他照相。所有的人都谈论他,高兴地在他周围七嘴八舌说个不停。(众人的表面的同情和好奇更让这个畏怯的男人动也不动,众人的高兴与七嘴八舌与男人所谓落寞、畏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更让人为男人的命运纠结并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终于
4、,有一个能说多种语言的饭店老板来到他身边,轮换用德语、意大利语、英语、俄语问话。一听到俄语,这个惶恐不安的人就抽搐了一下,善良的面孔上堆起宽厚的笑容。(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他直率地谈起了他的全部经历一一他叫鲍里斯,是一个农奴,(身份低下。)与妻子及三个孩子住在离大湖有五十俄里的地方。有一天,他同成千上万的士兵被塞进军车,走了好远好远。随后又被装上船,船走了更长时间,最后在一个地方登陆。他又被塞进军车,然后向一个山丘冲了上去,随后他腿上中了一弹,随后就被送到医院。(被迫参军的悲惨经历。)伤还没有好,他就问护士俄国在什么地方,护士把方向指给他。他通过太阳和星星的位置大体确定了方向,就偷偷地溜了出来
5、,夜间走路,白天躲在干草堆里逃避巡逻兵。走了十天,他来到了湖边,又从一家农舍里偷了两根木梁,用一条木板做桨,划到湖中间。也就在那里,那个渔夫发现了他(插叙鲍里斯被征从军的经历,解开了前文的悬念。)(作者采取了受害者自述自身悲惨经历的手法,巧妙隐晦地转换为作者的观察视角,这样的叙述方式使作品反映的生活和感情的幅度被扩大了,越发显示出在好似平静的生活中小人物的感情和悲剧性。)故事说完,他胆怯地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明天他就可以到家。还没等翻译完,这个愚昧无知的问题引起了哄堂大笑。(鲜明的对比:一群人的哄堂大笑与一个人的胆怯。)-,小说的发展。鲍里斯被迫参军的经历。他蜷缩在旅馆的桌旁。村里的孩子们不时
6、地从窗外窥视,大声笑着,朝他喊叫。周围的人都在高谈阔论,可他一个字也不懂。他的双手哆嗦起来,几乎无法用勺子舀汤。蓦地,两行泪水顺颊滚下,沉重地落在桌上。(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细腻,无以言表的孤独、恐惧、不知所措弥漫在字里行间。)他一直这样坐着。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在朦胧中突然立起身来,像只野兽似的闷闷地向饭店走去。(这个比喻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男人内心的苦闷,虽然他静默不语,但他的内心却波涛汹涌,那些涌动的浪涛是他深沉的思念,对家最热烈的思念。)忙碌的老板来到他面前,用俄语向他打招呼。他那阴沉沉的脸上又泛起少许的光泽。请您原谅,这个逃亡者讷讷地说,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可以回家。(唯一的诉求、渴盼就是
7、回家。)当然可以,鲍里斯,你可以回家。”被问者微笑着回答说。(老板的微笑是这篇小说中唯一的温暖。)明天行吗? 笑容从老板的脸上消逝了。不行,鲍里斯,现在还不行。得战争结束才可以呐。(直接点出战争还在进行。)什么时候战争结束? 天知道,我们这些人是不知道的。(简短的对话中交代了宏大的战争背景。)我不能早点走?我身强力壮,我不会累的。你没法走的,鲍里斯。这中间还有国境。国境? 他呆钝地望着。这个词他太陌生了。随后他固执地说:我会游过去的。老板几乎要笑起来,但又感到有些难过。他和蔼地解释说:不行,鲍里斯。国境,就是另一个国家。他们不会让你过去的。(文本并没有直接描写法西斯发动战争的残酷性,但从鲍里斯
8、的自述以及他与老板的对话中,战争的波及范围之广,涉及人数之多,对人的伤害之大已经展露无遗,令读者震撼。)那我该怎么办,先生?我总不能待在这里呵!这里的人不懂得我,我也不懂得他们。(自杀三部曲第一步:强烈的回家的诉求无法满足,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心理上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抑、孤独。)你可以学会的,鲍里斯。不,先生,我学不会,俄国人垂下了头,先生,我要回家,我要回到我老婆孩子跟前去呀!我现在再不是个大兵了! (自杀三部曲第二步:无法改变,无力改变。)他们还会要你当兵的,鲍里斯。(这句话对于鲍里斯来说无疑是五雷轰顶。他一切悲剧的来源就是从被迫参军开始的,现在他即使回去还会重复厄运。)是沙皇? 他由于敬
9、畏而浑身颤抖。没有沙皇了,鲍里斯。人们把他推翻了。他俩站在那里,面面相觑。鲍里斯转动手上的帽子。那他们为什么把我从家里弄出来?他们说,我得保卫俄国,保卫沙皇。可是你刚才说,他们把沙皇您刚才怎么说的? (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是灭顶之灾,像鲍里斯这样的普通农奴被征军,有成千上万,他们连战争的地点和目的都懵然不知就被送上战场。这一切都为鲍里斯最后的溺死在一步步铺垫。)推翻了。推翻了,他似懂非懂地重复了这个词。俄国人把头垂得越来越低,(我们分明从字里行间里听出了作者借鲍里斯微弱的呻吟传达出了小人物内心的颤抖、孤独的咏叹、绝望的折磨、愤世的情怀。)突然间他闷声闷气地说:谢谢您,先生。随后转身走开了。他慢
10、步顺路而下。老板长时间地望着他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回到自己的饭店去。事也凑巧,翌日清晨,还是那个渔夫,找到了一具溺死者的赤裸裸的尸体。死者生前一丝不苟地把送给他的裤子、帽子和外套摆在岸边,然后走进水里。(与开头的赤身裸体照应。这段话隐含了许多信息。首先,死亡是男人自己的选择,这从他把他的衣物都整整齐齐地放在旁边可以看出,他选择了死亡来解脱自己。),小说的高潮。鲍里斯想回家的愿望破灭,溺水而死。由于不清楚这个陌生人的全名,人们只在他的坟墓上竖了一个简陋的无字碑。这是那许许多多小型无字碑中的一个,它象征着无名者的命运。现在整个欧洲I,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插满了这样的无字碑。(欧洲的确是处
11、在烽火连天之中,战争对人们心灵的创伤是巨大的,那疼痛无法抹平,永久地存在。)段,小说结尾,点名主旨,控诉战争。注露西亚:俄语的音译,意为俄罗斯。(高中甫译,有删改)知识建构用细节传达深情茨威格善于通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丰富的感情世界。他具有将一切只在瞬间存在的现象捕捉住的本领。一、小说的题目往往是读小说的第一把细节钥匙。如文本中题目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暗藏了作者对众人的批评,作者的人道主义倾向明显。二、作者的情感往往浸润到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去,从而增加作品以情动人的力量。死者生前一丝不苟地把送给他的裤子、帽子和外套摆在岸边即使是弱小者在死前依然保有自我的尊严、体面,这里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人本
12、主义思想弥漫于字里行间。如小说最后一句话现在整个欧洲I,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插满了这样的无字碑。戛然而止,但给人的震撼不止。三、甚至作者能让读者从一声声叹息的细节中感知人物内心的哀曲。如老板长时间地望着他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尤其是他蜷缩在旅馆的桌旁。村里的孩子们不时地从窗外窥视,大声笑着,朝他喊叫。周围的人都在高谈阔论,可他一个字也不懂。他的双手哆嗦起来,几乎无法用勺子舀汤。蓦地,两行泪水顺颊滚下,沉重地落在桌上。这段话中,读者从大声刺耳的笑声里,看到众人心中闪动的毒焰,从鲍里斯流淌的泪水中,看到他蒙受的屈辱和内心的愤恨,他虽然一句话没说,但我们分明听到了一个农奴的悲号之歌。四、在对
13、话的细节中隐藏抑郁多变复杂的情感。他俩站在那里,面面相觑。鲍里斯转动手上的帽子。那他们为什么把我从家里弄出来?他们说,我得保卫俄国,保卫沙皇。可是你刚才说,他们把沙皇您刚才怎么说的?推翻了。推翻了,他似懂非懂地重复了这个词。俄国人把头垂得越来越低,突然间他闷声闷气地说:谢谢您,先生。随后转身走开了。在简短的对话中反映自我的历史观和他思想上的痛苦与悲哀,对法西斯发动战争的控诉不言而喻。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的宏大主题通过对话轻描淡写地说出来。试题解析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用几根木棍松垮地捆在一起的简单木筏 赤身裸体 精疲力竭等细节,都暗示了鲍里斯的回乡之旅十分艰辛。
14、B.鲍里斯的到来引发了村民的关注。女人带给他糖果,男人给他照相,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他,表现出浓浓的善意和温情。C.鲍里斯反复念叨着露西亚,在与饭店老板对话时又反复提到回家,可见他回归故乡、与亲人团聚的愿望非常迫切。D.饭店老板耐心地倾听鲍里斯,在鲍里斯失望离开时,他深深地叹一口气,表明他对鲍里斯十分同情却又爱莫能助。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表现出浓浓的善意和温情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给人们带来了乐趣 引起了哄堂大笑 村里的孩子们不时地从窗外窥视,大声笑着,朝他喊叫,可见人们对鲍里斯的到来感到新奇、有趣,将他当作令人开心的插曲来逗乐、取笑。因此,并没有表现出浓浓的善意和温情。故选B项。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插叙鲍里斯被征从军的经历,以多个被动句表现人物身不由己的状态,以沉重缓慢的叙事节奏传达出惶恐不安的情绪。B.小说后半部分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既呈现了鲍里斯从希望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也为鲍里斯的最后选择做了铺垫。C.鲍里斯最后将村民送给他的衣服整齐摆放在岸边,选择赤裸地离开,这一情节与开头呼应,也使小说的悲剧意味更加浓厚。D.小说标题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意味着鲍里斯的不幸遭遇对于日内瓦湖畔的村民而言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发人深省。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沉重缓慢的叙事节奏说法错误。插叙鲍里斯被征从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