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气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路径.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气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路径摘 要:本文回顾了中国气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气象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如现有气象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仍不能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气象行业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气象高等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等。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气象高等教育应当顺应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着力推动高校气象学科的建设,建立行业和高校共享共生共赢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高校要强化气象师资队伍建设和气象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气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矜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关键词:气象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发展路径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进入了
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整个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发展理念到奋斗目标,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开创性变革。在此背景下,气象及相关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民生安全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气象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本文对中国气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困境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当下中国气象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等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更好地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气象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与范式。一、我国气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人类在经历从狩猎采集过渡到种植业的变革中,积累了大量气象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春秋时期
3、,古人便开始利用已知的土圭测日影方法来规定季节,并成功定义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我们熟知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最早见于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而在逸周书时训解一书中,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一共二十四节气,即每个节气为三候,每候五天,每一候分别对应特有的物候现象。这是中国最初以历法的形式将气候、天文等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可看作我国古代农业气象学的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近代气象教育进入初创阶段。1920年,竺可桢为中国气象教育创下先例,率先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学部开设气象课;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设立气象组,竺可桢为该系的系主任和气象组组长;1930年,中央大学地
4、理系成立气象组;1935年,清华大学建立气象组,涂长望、李宪之等气象学家在该气象组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气象高等教育得以健康发展。1952年,在全国院校调整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气象系并入北京大学,北大也因而成立了气象专业。1960年,以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气象特色院校相继成立。为响应中央号召,气象院校开始重组并进行专业的细分,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开始独立建校,其他10所部属和省属高校保留了气象类专业。“文革”期间,气象教育遭到破坏。改革开放给气象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逐步恢复中逐渐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南京气象学院恢复办学并列入全国重点高校
5、,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升格为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校改建为成都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为培养气象人才新增气象系或气象专业。2004年,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成都气象学院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我国约有30所气象类高等院校和机构。按人才培养类型划分,这些院校可大致分为行业特色高校,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要培养面向气象行业需求的业务主导型人才;综合性院校和科研机构,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科院等,主要培养研究主导型人才;其他部属或省属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主要培养特色主导型人才。2015年,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共同建立中国气象人
6、才培养联盟,旨在“开放联合、协同育人、资源共享、服务气象”,不断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气象人才培养质量。二、中国气象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境(一)现有气象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仍不能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目前,全球有近300所高校开设大气科学相关专业,其中有40多所高校跻身世界100强。我国作为气象大国和气象高水平国家,有30所高校开设气象类专业,拥有16所气象类高等院校已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气象类人才培养规模约占世界总规模的一半。这些数据表明,从高校数量和气象教育规模上来看,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规模第一的气象高等教育大国,但拥有大气科学学科的高校偏少,气象类研究生规模仍不满足气
7、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0092016年,19所高校大气科学研究生毕业人数中,博士研究生1585人,硕士研究生5095人,毕业人数均基本稳定,增幅较小。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除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培养规模较大之外,其他高校的培养规模均偏小,其中校年均培养博士只有10人,校年均培养硕士只有45人。从整体质量和所做贡献来看,我国还不是气象高等教育强国,气象人才培养的质量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气象人才不够用、不实用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气象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仍具有较大差距。(二)气象及相关行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全国气象
8、部门编制内用工57355人,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为7424人,只占总量的14%,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在全国气象部门中比重偏低,基层和中西部的气象高层次人才比例更低。另外,气象部门在职人才队伍中非气象类专业所占比例超过30%,亟须进一步培养。同时现有气象工作人员掌握知识单一,同时掌握大气科学原理又精通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和分布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据统计,从20092016年,进入气象部门的研究生比例只有50%左右。年均进入气象部门的硕士毕业生仅5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气象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据预测,气象部门人才硕士和博士人数将从
9、2015年的7000人,增加到2020年的10000人左右,净增约3000人以上。同时,气象业务关键领域的人才,即高素质人才更加紧缺。由于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等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岗位没有相应学科专业培养的人才予以支撑,因此,这些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紧缺。此外,交通、海洋、航天、农林等行业对气象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三)气象高等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一是气象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缺乏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二是气象教育资源建设仍滞后于现代气象业务,适应国家发展改革要求、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尚不完备,实习实训环境和条件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三是气
10、象教育国际化程度亟须提升,主要表现在与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及多边国际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气象院校之间的资源统筹集约程度不高,合作力度有待加弓复四是业务布局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能力不足。三、新常态下中国气象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气象高等教育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气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培养大量适应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为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亟须推进气象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中国气象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一)响应气象现代化号召,着力推动一流气象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校要紧跟世界气象科技
11、发展前沿,不局限于现有的课本或者经验知识,而是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治学理念并将其本土化,及时调整以气象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气象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中国特色的先进气象教学体系。目前,正值大力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际,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应支持一批高水平大学和气象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大力支持个别气象水平优异的大学加快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气象特色的国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努力帮助其使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显著。应以气象学科为基础,坚持统筹规划、重点支持,通盘考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以绩效为支点,鼓励开放竞争,突出绩效与改革精神,设立激励和退出机制。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
12、发展气象学科,开设气象类专业。(二)服务行业需求,建立行业和高校共享共生共赢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当今,气象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在气象业务中急需广泛应用,因而对气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关高校要尽快优化气象相关专业结构,建立以气象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活性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努力构建基础、专业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气象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通,知识、能力与素质相协调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气象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气象业务中的新规范、新要求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对气象专业人员操作技能的培养,进行实习实训,对气象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有的放
13、矢、因材施教;围绕核心技术加强科研合作,深化气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要高度重视气象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源头性作用,把各类培训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启动气象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气象人才招生、培养、就业共享联动机制;畅通拓展大气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增加开设气象专业的高校;增设气象专业硕士学位;开展气象专业认证规划;构建开放的培训体系,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国家合作,不断扩大气象教育培训国内外影响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化的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升气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三)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观测仪器的升级和观测方法的改进,自动化观测技术
14、也得到不断提高,人工观测逐步被替代,观测系统转型进入新的阶段,对观测技术装备、观测自动化水平以及信息处理提出新的要求,先进的气象卫星,先进的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使气象观测向智能观测发展,新装备和智能化使气象观测呈现出综合应用的特征,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提出新要求。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转变气象预报业务发展方式增添了新动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气象预报业务向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构建智慧气象赋予了气象现代化新的内涵,对全面提升气象预报业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强化气象师资队伍建设和气象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当激励广大气象教师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鼓励教师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并及时与学生、气象行业、企业沟通,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奖励在引领教学内容、创建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建设课程教材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同时,创新气象部门与高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气象行业和高校的人才与资源等优势,共同加强气象教学团队建设,促进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切实提升国家气象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更好地服务国家气象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