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研究》3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研究》31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录一、借助体态律动,激发学习音乐积极性1二、创设感官游戏,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2三、丰富学唱方式,启发学生音乐审美力2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3五、强化以学定教,优化音乐表现力3六、结语4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更注重德育与美育的双重渗透。所以,为了突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尊重个体差异,立足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创设多元化、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帮助挖掘学生的多元思维潜能,推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健康发展。对此,本文对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关键
2、词: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常以歌唱学习效果作为检验课堂实效的主要标准,而忽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创新思维和方法以及文化品格等方面的培养。尤其是没有突出“让学引思”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审美、感知并创造音乐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本课堂,才能够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进而为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借助体态律动,激发学习音乐积极性传统音乐课堂多以教唱为主,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以先学习后模仿的方式学习。这样的音乐课堂略显沉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中课堂要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来
3、。而借助体态律动既可以充分带动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知音乐魅力,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人音版四年级上册中柳树姑娘一课教学中,歌曲旋律优美,内容简练,并用拟人的手法生动描述了万物一新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比较适合作为舞曲。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歌词的韵律和欢快地节奏感,引导学生们随着音乐舞动,可以拍拍手、拍拍肩、扭扭腰、跺跺脚等。随着“强弱弱”的节奏形式,学生们从一开始的杂乱不整,逐渐找到音乐节奏并统一动作起来。在这样欢快的课堂气氛影响下,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音乐的快乐,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二、创设感官游戏,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识记音符对
4、于初步学习音乐知识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是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融入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游戏,引导学生在玩乐中丰富感官体验,进而有效培养聆听能力,为其他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对学生节奏感进行训练时,首先可引导学生利用听、读、唱、演等方式感知音乐特点。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的音乐节奏较为舒缓。而小放牛剪羊毛等歌曲的节奏却截然不同。教师针对不同歌曲的节奏进行对比教学,从而丰富学生音乐感知力。再如:在春天举行音乐会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示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学生们非常感兴趣。通过不同规律的拍手、跺脚或者借助物体发声的方法,培养
5、了孩子们对音乐灵敏的感受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同时,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每个学生在进行体态律动时都感受到了不同乐曲的感染力。进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节奏感。三、丰富学唱方式,启发学生音乐审美力审美能力源于在音乐学习中对音准的把握,所以,音准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难点,也是重点。通过丰富学唱方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如柯达伊教学法,可通过分声部唱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审美能力。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一课教学时,教师首先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视唱学习和诵读,当学生初步掌握基础旋律后,引导学生分部演唱歌曲。如男生唱低声部,女生唱高
6、声部,以此逐步完善歌唱训练形式。虽然刚开始时学生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但在不断磨合中,课堂氛围不仅热闹起来,学生对节奏的掌握也逐渐熟练。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再将组织环节进行灵活调整后,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可见,分声部唱法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和诵读结合在一起,学唱方式丰富了,学习积极性也自然提高了。学生立足丰富的学唱体验,对音乐逐渐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思维。所以,柯达伊教学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一定帮助。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丰富,也是对柯达伊教学法的一种传承培养学生自主感受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四、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音乐创造能力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
7、阶段不必要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多教授音乐基础知识和节奏训练,进而忽视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音乐创造力不仅仅需要音乐潜能,更需要后天的挖掘与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而借助学生生活体验挖掘其音乐创造力。艺术源于生活,音乐创造力同样立足生活体验。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音乐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势必激发其自主学习热情。所以,首先教师可搭建生活化情境。如“雷剧生活中有哪些美妙的“音符”?”学生回答“海浪的声音,雷电的声音,鸟儿叫声,翻书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是生活元素,也是能够让学生感受美的音乐元素。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将大自然中声音的长短、高低和强
8、弱进行区分,并举例。然后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这样有趣的生活化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拉进了生活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获得了学习自信心。其次,开展“发现生活中的乐器”的探究活动。部分学生拿来铅笔在课桌上有节奏的敲打,还有的同学拿出一张纸卷成筒状吹出“嗡嗡”的号角声。通过搜集生活中的音乐节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接下来,教师播放一首特殊的歌曲表演视频“视频中几排学生整齐坐在教室里,每人手中有几个空纸杯,有节奏的敲打着桌子。桌子和纸杯在规律的敲打下形成了动人的旋律。同学们用手打出节拍轻声唱着稻香。”这样的情境感染了同学们,他们纷纷跃跃欲试。最后,师生合作练习简单的柳树姑娘第一段的节奏。通过师生合作创编
9、,结合节奏训练,充分渗透契尔夫教学理念,放开学生手脑,充分锻炼其音乐创造力。五、强化以学定教,优化音乐表现力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尽相同。如果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引导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挖掘学生隐藏的潜能。所以,因势利导,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也适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进行个性化引导,从而充分挖掘小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三年级下册嘀哩嘀哩这一课教学时,可立足三年级学生个性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以春季景色为背景,首先讨论春天的美景。以此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接下来,播放嘀哩嘀哩,学生跟随音乐律动,运用体验感知自主模仿黄
10、鹏鸟的叫声,为节奏练习奠定基础。教师引导学生以有弹性的声音学唱这首歌。最后,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小组内学生合作进行创编,可以是舞蹈、合唱或者情景剧等形式。在各小组音乐活动中更加入了乐器伴奏。这些声情并茂的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感官思维和表现欲望。可见,尊重学生落实以学定教理念能够进一步优化音乐表现力。为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六、结语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应立足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本质。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从多元方面挖掘小学生的多元音乐潜能。引导学生感知美、想象美、创造美和表现美,进而帮助学生形成音乐审美思维和审美气质,最终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李桢,徐玉莲.音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J.戏剧之家,2023(36):103-104.尹文英.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黄河之声,2023(21):158-159.陆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讨J.戏剧之家,2023(19):186.4寿徐盈.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黄河之声,2023(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