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技巧搞定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大技巧搞定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六大技巧搞定文言文断句:方法详解+案例分析O1利用对话标志断句1 .解析文言文常以“曰”“云”“言”为标志写人物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文言文中,对话最易被发现,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对话的标志性字词,如“曰、云、言。但在这里我们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日”字的情况。2 .案例分析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分析: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志性词日,但中间有两句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就要特别
2、注意了。答案: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0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1 .解析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它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常见可以帮助断句的虚词如下:【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嗟夫、嗟乎、呜呼”表示感叹,前后都要断开。【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
3、“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曷、盍、胡、安、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一般在词前断句,也有在词后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如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是以、无论、岂、岂非”等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首时间词】“今、顷之、久之、少顷、未几、己而、一时、是时、既而、俄顷、俄而、忽、忽然”等时间词,前面一般可断句。【居中连词】“以、于、为
4、、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2 .案例分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03借助名词或代词断句1 .解析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
5、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先用全称,以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不再提姓了。2 .常见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在下。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卿。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特殊词语:“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其前断句。04通过找动词来断句1解析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6、关键是抓住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以其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3 .案例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分析:句中动词有“期行、期、不至、舍去、乃至”,因此可区分出五个句子,其中有三个句子省略主语或者是承前主语。05借助语法结构断句1 .解析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及一些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这些句式往往用虚词来达成,因而不少地方可以参考上文找虚词判断法。2 .案例分析表示判断:者也、者也、也(注意“者”“也”两词分开与不分开的情况)。
7、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环滁皆山也。表示疑问或反问:奈(若,如)何、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其(何)乎、安哉(也)、岂哉(邪)、何为、况乎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06借助修辞手法断句1 .解析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对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形成对偶句、排比句,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触类旁通断开几处的效果。2 .案例分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8、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分析:这段文字之中,句式整齐,多运用四六句,穿插运用五字句,有序而灵动;多运用对偶、对比、手法。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也就容易多了。一、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读)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析)第三步:借助方法,巧妙断句。(断)第四步:仔细推敲,检查修正。(查)二、断句技巧1 .语法结构断句法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经常作主语或者宾语。遇到它们作主语,可考虑在其前面断开;遇到它们作宾语,常可在其后面断开。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经常作谓语。文言句式中,主谓结
9、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只留下后面的谓语,因此我们在断句时,可找出句中的动词、形容词,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怎么样,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2 .虚词标志断句法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1)句首语气词“盖、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也、矣、欤、耶、哉、乎、焉、兮、耳、
10、而已”等后面可断句。(3)碰到感叹词“呜呼”、“嗟乎”、“噫”等,一般在其前后断开。3 .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日”“云”“言”“白”“谓”为标志,一般在它们的后面都要断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日”字的情况。4 .特殊句式断句法判断句式:者也。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岂哉等。被动句式: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5 .修辞方法断句法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并常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
11、方法。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言断句。三、巩固提升(选出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分值:3X16=48分)1 .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
12、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2 .(韩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日:“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
13、及辄泣下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3 .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近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鞋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湿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
14、/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逝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近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当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4 .(刘)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日:“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
15、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5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秸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脩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新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新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赞/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斯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