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编写时间:AA编写人员:AAA教学目标:1 .认识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二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山行。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 .想学习古诗的兴趣,搜集,描写,秋天相关的古诗句。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诗歌意境。难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安全教育:宿舍生活安全教育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从秋天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理解。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学生自由发言)2 .总结归纳
2、学生的答案,导入:说到秋天,我们想到的是收获的季节,多姿多彩、色彩鲜明的季节,也是树叶枯落的季节但是大家知道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三位诗人进入他们用诗歌给我们描绘的美丽的秋天中吧。3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齐读课题。二、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作者资料: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主要著作有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3、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二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二主要著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成为“唐宋八大家”。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江湖诗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品有游园不值夜书所见三、出示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二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四、出示自学指导1.学生自读诗歌,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并结合工具书学习生字和理解新词。(自主、合作)。2.1. 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一
4、边听,一边注意画出停顿和需要重读的字。3、学生尝试背诵古诗。五、学生自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巡堂。六、检查自学情况。1 .出示本课生词,检查学生认读(点名读,开火车等多种方式检查),并说说你的识字方法。(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斜、挑”这两个字时,可以用表演的方法;学习“霜、菊、橙、橘”这几个字,可以结合图片进行理解;学习“径、盖”这两个字可以跟形近字进行对比;学习“刘”字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谜语示例:诗文在前,利刃在边。(刘)山月随小舟。(送)书写指导:(说说易写错的字,老师板演,学生书空)寒:中间的两竖不能和下面的撇捺连写。径:左部细长,右部稍宽,“工”下横宜长。霜:上下结构,
5、上面的雨字头和雨的写法不同。文I:“文”居汉字左边时,捺变成点。君:“尹”的中横要长,撇要伸展。“口”扁些。送:“关”的最后一笔变成点,的捺长些,托住里面。易错提不:寒:注意中间是三横,下面是两点,不要多写,也不要少写。径:是双人旁,不是单人旁。盖:上面的竖不能出头。君:第二笔横要出头。(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部首归类识字雨:霜(冰霜)一一雷(打雷)一一雪(下雪)形近字归类识字:径(小径)一一轻(轻巧)一一经(经过)盖(盖房)一一羔(羊羔)(4)书写练习:学生在课堂作业本每个生字写2遍,教师巡堂,展评2 .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画出停顿和需要重读的字。然后指名学生进行朗读,纠正
6、字音和朗读停顿不正确的地方。3 .小组朗读和全班齐读。4同桌互相背诵古诗。七、课堂小结,效果强化秋天有缤纷的色彩,有香甜的味道,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无论是我们真切听到的秋之声,还是心领神会的秋之韵,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昭示着,当初的,曾经的美好,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春天这个美妙的季节吧,八、练习设计,巩固提升写本课生字并组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指名背诵古诗2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能背诵古诗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每一首诗歌所讲的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出示目标1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 .增强学习古诗的兴趣,搜集,描写,
7、秋天相关的古诗句。4 .默写山行。三、出示自学指导1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5 学生说说学过描写秋天相关的古诗句。6 .默写山行。四、学生自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巡堂。五、检查自学情况。(一)学习山行。1 .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朗读。2 .提出问题: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光读诗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明确: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车、霜叶。3 .思考:诗人笔下的景物是怎样的?明确:“山”是“寒”的,即深秋时节的山;“石径”是“斜”的,即弯弯曲曲;“白云生处”指的是白云升腾、缭绕
8、和漂浮的地方,说明山的高;“人家”是在“白云生处”,即有人家户在白云飘浮的地方,充满着生气;枫林“晚”是傍晚时的枫林;霜叶则是比二月花还要红。4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和借助图片,将这些景物及其样子联合起来想象,感受深秋的美景。5 .体会:将“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红于”改成“红如”好不好?请说说理由。明确:不好。因为“红如”表明霜叶和春天的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的美景而己;而“红于”则是春花所无法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鲜艳。在这样的比较中,更能突出枫叶在一片肃杀清冷的深秋景物中所独具的生机。(二)学习赠刘景文。1 .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朗读。2 .结合图片,理解“荷尽”“擎雨盖”“菊残”
9、“傲霜枝二3 .理解诗歌的前两句。明确:对偶句。这两句诗以荷花凋谢,菊花枯萎,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后一句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4 .如何理解“正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明确: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5 .体会诗歌主旨。明确:这是一首赞咏秋令的诗,诗的表而似乎在赞咏晚秋景色之美,实际上是用“傲
10、霜枝”,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孤高傲世的品格。(三)学习夜书所见。1 .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朗读。2 .理解前两句诗。明确:这两句诗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3.理解后两句诗。明确:这两句诗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勃,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中展露无遗。这两句诗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四)学生说说学过描写秋天相关的古诗句。(五)默写山行。六、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山行写诗人深秋时节行走在山间,通过对看到的寒山枫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抒发了作者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七、布置作业:默写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八、板书设计,知识构架寒山石径、白云人家)与景停车欣赏一抒情,山林秋色图荷尽无叶IE七N*J凋落菊残枝傲,橙子橘子土N;成熟青绿J色彩明丽A富有生机夜书所见,梧叶江上篱笆灯火f所见萧萧E/人一.写景思乡念亲秋风怀想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