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1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诊断提示】1 .流行病学冬春季节多发,有与患者或带菌者接触史。学龄前儿童多见。2 .临床表现潜伏期17d,一般23do根据病情和病程可分为四种临床类型。(1)普通型:本型占90%,典型病例可分为四期:上呼吸道感染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鼻塞、咽痛等,咽拭子培养可分离出脑膜炎球菌,此期12d。败血症期:患者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呕吐、乏
2、力、全身及关节疼痛、表情呆滞、烦躁不安等毒血症表现。全身皮肤黏膜可见出血点和瘀斑,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坏死或形成大疱,少数患者出现口唇疱疹。多数于12d内发展至脑膜炎期。脑膜炎期:败血症表现仍持续存在,因颅内高压而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畏光、惊厥、狂躁、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并发休克、脑疝等。婴儿可有囱门紧张隆起、拒食及昏迷等。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停止发展,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逐渐消失,精神状态和食欲随之恢复。此期13周。(2)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发展迅猛,如不及时抢救,常在24h内死亡。按其临床特点又分为三型:休克型:突发高热、寒战、迅速出现精神极度萎靡,意识障碍并有抽搐
3、。皮肤瘀点、瘀斑迅速增多融合成片,并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脑膜炎型:除高热、瘀斑外,严重颅内高压为本型突出特点。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反复或持续抽搐,迅速昏迷,血压增高,锥体束征阳性,部分患者可发生脑疝。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表现,病情最重,病死率极高。(3)轻型:患者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见少量出血点,瘀点和咽拭子培养可获病原菌,儿童多见。(4)慢性型:此型病程可迁延数周甚至数月,间歇出现寒战、发热、皮肤瘀点和皮疹、大关节疼痛,少数患者伴有脾大,12h后缓解,23d再次发作,需多次做血培养方能获阳性结果,如延误诊治也可能发展成化脓性脑膜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
4、3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严重者可有类白血病现象;脑脊液检查早期压力增高,但外观正常,稍后变浑浊或脓性,细胞数在1109/1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增高,糖明显减少,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或瘀点涂片可获病原学阳性结果。【防治措施】1 .普通型的治疗(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昏迷患者应加强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压疮和角膜溃疡,能进食者以流质为宜。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尿量在1000m1d以上。(2)病原治疗:青霉素40万U/(kgd),分46次肌注或成人800万U静滴,1次8h,疗程根据脑脊液恢复情况及临床表现决定。不宜鞘内注
5、射。头抱嘎肠、头抱曲松钠等,成人206.0gd,12次静注或静滴,疗程7d。氯霉素:成人50mg(kgd),肌注或静注,疗程57d。(3)对症治疗:高热时可行物理降温,抽搐时可用10%水合氯醛灌肠或地西泮肌注。20%甘露醇降颅压,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2 .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治疗(1)病原治疗:青霉素为首选,剂量为40万U(kgd),用法同前。亦可联合用药。(2)抗休克治疗:参阅重症急救篇,感染性休克。3 .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的治疗除了青霉素和氯霉素治疗外,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是本型防治重点。常用20%甘露醇每次1.02.OgAg,加压静滴,1次/36h,直至血压恢复正常,颅内高压症状好转。也可与50%葡萄糖交替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降颅压作用,可用地塞米松2040mgd静滴。呼吸衰竭时可给氧,呼吸兴奋药,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必要时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禁忌压胸做人工呼吸。4 .慢性型治疗本型以抗菌疗法为主,可结合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或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5 .预防流脑A群多糖菌苗预防注射;复方新诺明2片,12次d,连用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