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实例(论文)》7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实例(论文)》71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以Q社区为例目录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居民参与1一、引言1二、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Q社区为例2(-)Q社区简介2(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2三、优化城市社区管理的对策4(-)理清社区治理主体间权责4(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5(三)保障社区服务供给5(四)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6四、结语8参考文献8摘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现代社会中,社区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城市将来的发展都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历史经验和当下环境来看,社区的健康发展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要想进一步促进城市发
2、展,提高城市发展的稳定性,那么,有必要对社区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管理。基于此,本文以Q社区为例,研究发现Q社区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社区职责繁多,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等问题。随后,本文为提升Q社区治理能力提出了可参考建议和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理清社区治理主体间权责、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保障社区服务供给、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等。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居民参与一、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当中,特别是大中城市。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从40年前的不到18%增长
3、到目前突破60%大关。由于城市当中社区的租金相对便宜,许多进入到城市工作的人员,特别是低端劳动人口将社区作为了在城市落脚的第一选择,社区因此成为了流动人口的积聚地。目前,由于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社区内人口成分越来越复杂,密度也越来越大,而违法建筑在社区快速发展中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社区内的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作为城市发展中的特殊存在,社区无论是在居住空间规划架构还是人群集聚上都和城市其他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割裂,社区内和社区外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面和外面的人缺少交流,资源缺少交互。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社区的环境、治安及治理水平无法和城市中的其他居住社区相比。空间上的隔离使社区的外来流动
4、人口很大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并没有完全享受现代城市带来的舒适、安全和便利,与正常的城市人口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隔阂。从目前当前社区治理实际来看,大部分流动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之后更倾向于揩自己于社区隔绝开来,不会主动地去关心社区事务。居住的社区更趋向于一个场所,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区治理做了详细的阐述和部署,并取得了突出成绩。在这其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领导作用,居民群众在日益提升的社区服务水平上得到需求的满足。十九大上,中国共产党更是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完善各项工作体系,促使多元主体在治理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从而达到居民、
5、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有机融合。从本质上来讲,想要达到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既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治理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加强他们之间的联动性,从而实现协同治理;又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放到首位,从各项公共服务入手,增进人民群众的社会归属感。二、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Q社区为例(-)Q社区简介Q社区位于无锡市东部,南与无锡新区交界,区内与东亭街道、锡北镇、厚桥街道、羊尖镇及锡山经济开发区接壤。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全街道总面积4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195人(2010年),下辖1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Q社区于2009年4月撤镇建街道,是闻名遐迩的摩托车
6、、电动车之乡。(二)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1 .社区职责繁多,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其性质不同于任何政府机构。在工作中,由于职责不清、权责不明,Q社区被许多职能部门和街道当成自己的二级单位,按所谓的“属地管理”原则,将本属于机关和街道自己的工作,如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登记统计调查等工作安排到Q社区,社区承担的行政任务繁、多、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不断弱化,这就使广大居民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从而对Q社区的治理也就存在着颇大的意见。2 .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居民融入和参与Q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首先主要原因可以从政府和居民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政府层面引导和支持不到位。
7、目前Q社区居民主观上有参与决策的愿望,但是能够让居民知晓社区重大事项、适合居民协商议事的载体少,导致居民参与度低。从居民个人来看:第一,主观方面,小区居民对社区内事务管理不太关注,觉得小区治理是政府的责任,与自己无关;第二,客观方面,Q社区居民忙于家庭和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参与。第三,Q社区居民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也影响着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3 .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Q社区居民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个性化。但是目前Q社区服务还停留在老年人跳跳舞、唱唱歌、画画等传统活动上,没有跟随时代发展而进步,导
8、致Q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居民对社区服务有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4 .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一是居民自治意识不强。许多居民依然存在社区事务主要由Q社区或街道办事处负责的思想,不认为自己能够参与Q社区治理,并且不希望参与Q社区治理,理由则是过于麻烦。二是Q社区居民在进行自治的环节中缺少参与社区居民自治的平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往往是由大家共同开会决定,难以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必要的法律保障,存在许多缺陷,基于上述情况我国多数区域社区居民自治的形式就显得过于流于形式,关于广大居民是否能够争取到自身利益以及社区是否能够实质性的决策事务上,都未能赋予居民更多的建议权和决策权。因此,
9、参与社区治理的多为离退休人员,而占据社区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人群参与比例较少,或者是被动性参与,在Q社区治理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由于Q社区治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社区治理机制不健全。目前,Q社区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意识差、服务内容少、服务形式拘泥于传统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社区服务对象大多数均是低保户、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一些社会福利性服务,而对于普通居民,所提供的社区服务多为简单的家政服务、法律咨询和娱乐活动,无法提供更高层次的环境治理、文化建设等主题性服务,许多Q社区居民基至不知道社区存在的主要意义。对于社区管理人员而言,也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化治理
10、思维等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Q社区依然没有达到信息化办公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居民办事效率。除了专业水平无法令居民满意外,许多社区管理人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将为人民服务当作社区治理的目的和宗旨,服务态度较差,造成了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不信任,也影响到Q社区工作的开展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三、优化城市社区管理的对策(-)理清社区治理主体间权责1理顺社区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实现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管理委员会这三者共同建设社区管理,互帮互助,一同打造多元化小区治理。因此,要创新推进“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联动”协商模式,用房联建、平台联动、信息联通,发挥党在Q社区治理
11、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形成Q社区组织、居民和单位“一楼办公、一窗办事、遇事协商、商定即办”的高效运作机制,促进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互融互通,实现共建共治。在Q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联合居委会等各方主体,利用邻里议事厅、居民会客室等形式,共同协商处理Q社区各项事务。要把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作为协调解决重点,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推动“三治融合”在社区更加有序有效。2.推行协同联动,完善治理架构健全在社区党组织的正确的全面的领导下,以Q社区居委会以及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Q社区其他各级各类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社区治理架构。全面高效细化居委会的工作职能,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设
12、置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各类下属委员会。科学设置居民小组,一体规划、统筹设置“综合网格”,可以以小区(网格、院落)为单位设置居民小组,以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等为单位来划分专属管理工作网格,以居民小组(小区、院落)为单位划分综合网格,全面推进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注重发挥居民小组组织居民和网格统筹区域治理工作作用。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区(院落、居民点)及时成立业委会、议事会、自管委等群众自治组织,暂不具备成立业委会条件的,小区党组织要牵头成立业主联络协调工作组。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Q社区议事规则,全面推行以“汇集民意、把关提议,分题研
13、究、协商共议,集思广益、研究定议,民主决策、执行决议,全程公开、监督评议”为主要内容的Q社区治理民主议事“五步工作法”,大力发展建设、完善以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的社区自我治理机制,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协调运转工作格局。(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1 .大力引入各项社会组织引进或建立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弱势家庭等群体的社会组织,介入各项专项服务领域,为Q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元、更周到的服务。区级政府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投入,从设置专项资金上入手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更可以通过补助、税收等方式对社会组织提供支持。从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着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从工资、社保、等方面制定更加
14、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2 .强化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目前已有的社会组织要转变观念,明确自身定位,在处理Q社区治理中的问题时,更多的站在居民的角度出发,多为居民考虑问题,为居民服务而不是为政府服务。社会组织自身应积极探索提升组织自身人力资源的方法途径,探索其团队的建设和人员激励机制及保障,通过定期的培训、经验分享、表彰奖励、组织交流等方式,提升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保障社区服务供给1 .推动社区减负增效要从根本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基层减负的指示精神,优化对Q社区的考核评比。要揩Q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加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并摆在重要位置。此外,要丰富考核的手段,不能仅仅停留在查台账上,要结
15、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对治理的成效做全方位的评估,可以通过对居民的访谈、问卷调查来评估社区在治安、服务、环境等方面所做工作的成效。让居民的满意度成为社区考评的关键一票,让Q社区治理的真实效果成为Q社区考评的重要一环。同时,除街道外的各职能部门要减少对社区的任务下达,把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社区工作者普遍没有智能部门线上的专业知识,更缺乏管理执法的资格,不能因为社区是治理的最底层就揩工作层层下放。这样可以引导Q社区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更专注在治理事务之上。2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Q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主心骨,要吸引社会各界人才加入其中,就必须要通过各种人才政策提高社区专
16、职工作者的真实收入,加大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补贴。加大对Q社区党委书记这一关键岗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力度,可以从公务员队伍抽调遴选人才,同时要保障这一关键卤位的编制留在Q社区,保留Q社区工作人员的上升渠道,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社区治理活动,服务于社区居民。(四)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1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发展完善优化Q社区自我治理构架是社区自我治理建设的内在核心和关键点。Q社区治理中首要问题即政府职能的再分配机制不完善。因此,Q社区治理的首个任务是重新分配社会职能,通过一系列措施将政府主导型社区的政府职能分散,既分担了政府的压力,又使社区治理得到了良性调整。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参与社区治理:一是承接政府下放的职能,推动社会有序发展,为政府职能转变作出贡献。二是社会组织可以有效的辅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