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四(九年级)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四(九年级)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及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一一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二、教材分析: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
2、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发展快速反应能力。2 .技能目标:使8o85%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通过游戏发展体能。3 .情感目标:能主动为同伴提供帮助,提高合作意识。五、本课的重、难点:重点:蹲踞式起跑的技术方法。难点:用力蹬地,快
3、速起动,逐渐抬高上肢六、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合作练习七、教学过程:水平四学习蹲踞式起跑教案教学内容学习蹲踞式起跑素质练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发展快速反应能力。2 .技能目标:使859O%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通过游戏发展体能。3 .情感目标:能主动为同伴提供帮助,提高合作意识。重点难点重点:蹲踞式起跑的技术方法。难点:用力蹬地,快速起动,逐渐抬高上肢。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方法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 .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2 .提问导入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 .师生问好。3 .认真听讲
4、。呈四列横队小准备部分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各种方式跑1.用脚做“石头、剪刀、布”游戏2.空中做假动作落地3.手撑地,俯身状,用脚做4各关节活动1 .讲解示范,口令和哨音组织学生练习2 .和学生共同参与练习3 .语言激发学生的热情1认真听讲解、看示范2 .两人一组面对面练习3 .以较图的热情参与到练习中去4 .积极展现自我XXX53中1.结合挂图学练蹲踞式起跑口令及预备动作2.学练蹲踞式起跑1 .由学生模仿“剪刀”过渡到蹲踞式起跑的讲解示范2 .组织学生练习蹲踞式起跑1结合自身的感知认真听讲,仔细看示范2.自主学练蹲踞式起跑,一边喊口令一边练习X33中基完整动作重点:蹲踞式起跑的技术方法难点:用力蹬
5、地,快速起动,逐渐抬高上肢的动作并要求学生自己喊口令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EO3.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错误动作4.积极大胆表现自我,力争做好示范动作鼠大发煨、W.本*IMj*部分3钻山洞游戏:目的:防止重心过快抬高4.巩固提高蹲踞式起跑动作要求:后蹬4 .集中纠错,积极评价学生表现5 .再次分组练习1认真听讲,明确练习动作方法、形式、要求及目的2.四人一组练习,口令响亮,动作规范,气氛活跃23中教师详细讲解练习动作方法、形式、要求及目的要求学生口令结合动作练习1教师详解练习方法及要求2教师准确示范各动作3语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4组织蹲踞式1认真看示范,明确练习
6、方法2分组练习,四列横队,两人一组合作练习3以较高的热情参与到练习中去4动作准确,力争第一1学生认真听讲,并记住游戏的方法和规则。Xk4522中大充分,快速起动2要求:两人一组,输的一方接受小小惩罚。15“追逐跑”游戏:听到哨音后转身跑,后排快速追赶前排同学起跑竞赛1教师详细讲解游戏方法及要求2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增进学生素质的发展男生推小车(角色转换,由对手变队员,协同配合),女生立定跳远和抓脚踝蹲走。XXXX(X(1结束部分1调节与放松2小结与评价1 .集合拉伸放松运动.2 .课堂小结。3 .回收器材。5.师生再见。1.教师示范,语言提示。2,全班学生积极进行放松。3 .集合小结。4 .师生再见。XX3小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10115次/分练习密度:约50%,强度指数:1.5场地器材田径场、挂图课后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对蹲踞式起跑的兴趣有所增强,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学练氛围较浓,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多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竞争意识、相互合作配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