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桑赤锈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XAS-桑赤锈病防治技术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65.020CCSB47T/GXAST/GXASXXXXXXXX桑赤锈病防治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ofpreventionandcontro1formuIberryredrust(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1月)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本文件参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归口并宜贯。本
2、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百色市蚕业站、广西南宁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丹、邱长玉、黄胜、林强、韦伟、曾燕蓉、陆晓媚、张朝华、朱光书、赵惮芸、崔秋英、冉艳萍。桑赤锈病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桑赤锈病的防治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桑赤锈病防治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桑赤锈病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9173桑树种
3、子和苗木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桑赤锈病mu1berryredrust由桑锈范锈菌(Aecidiummori)引起的、发生于桑树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嫩草、幼叶、新梢、花根等。4防治技术3.1 选栽抗赤锈病桑树品种选栽抗赤锈病能力强、生长势旺、产量高、叶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耐剪伐,适合广西气候条件的杂交桑品种。如:湖桑32号和伦教40等03.2 选择健康苗木选择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新鲜、粗壮、芽饱满的苗木,苗木质量应符合GB19173的规定。3.3 加强田间管护4. 3.1排水管理桑园开好厢沟、围沟,排除积水;地下水位高的桑园应设法开通
4、四周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4. 3.2疏伐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桑树,间密留匀、去劣留优。4. 3.3清洁桑园剪伐后进行彻底清园,将受害的枯枝和残叶全部清理出桑园集中处理。4.1 合理施肥在桑树的施肥管理工作中,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的原则,重施有机肥,以充分堆讴发酵腐熟的桐数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过度施用氮肥,以无机肥为辅。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4.2 病株防治4. 5.1物理防治在桑芽脱苞到开叶期,锈抱子成熟飞散前(泡泡纱转黄前)经常巡视桑园,发现病芽及时摘除、烧毁,每7d8d1次,直至不再出现病芽为止。5. 5.2化学防治6. 5.2.1防治原则使用药剂防治宜在发
5、病初期,在病斑未转黄色前进行;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7. 5.2.2药剂与方法喷洒25%三嘤酮可湿性粉剂IOOO倍液,重点喷洒桑芽,隔20d喷一次,连续23次。或用70%代森钵锌500倍液、40%拌种灵(2-氨基-4-甲基-5-甲酰苯胺嘎嚏)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0%萎锈灵(5,6-二氢-2-甲基-N-苯基-1,4-氧硫杂环己烯-3-甲酰胺)喷乳油400倍液喷洒嫩叶新梢。5病情调查7.1 桑苗移栽大田定植7d10d后开始调查,间隔周期为7d-10d,在夏季雨后放晴的1d5d应加大调查频次;对中心病株及周边植株重点挑治。7.2 桑树赤锈病发病症状见附录A。7.3 桑
6、树赤锈病诊断方法见附录B。6档案管理对桑树赤锈病的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记于附录C。附录A(资料性)桑赤锈病相关资料A.1桑赤锈病病症桑赤锈病又称赤粉病、金桑、金叶等。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主要为害桑树嫩芽、幼叶、新梢等。嫩芽染病病部畸形或弯曲,桑芽不能萌发。新梢上的芽、茎叶、花模染病局部肥厚或弯曲畸变,出现橙黄色斑。叶片染病在叶片正背面微生圆形有光泽小点,逐渐隆起成青泡状,颜色变黄,后呈橙黄色,表皮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粉末状的锈抱子,布满全叶,故有“金桑”之称。新梢、叶柄、叶脉染病沿维管束方向呈纵条状扩展,出现弯曲畸形,表面也都生有橙黄色锈子器,新梢上病斑逐渐变黑凹陷。桑赤锈病症状见图
7、A.1。A.2发病规律病菌以锈子器和锈胞子越冬,翌春随桑芽萌发,致桑芽染病,初侵染产生的锈泡子飞散到新梢和桑叶进行多次再侵染。气温2025,相对湿度95%以上最适于赤锈病流行,叶面结露,有水膜是锈泡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若当地降雨次数多,雨量大,赤锈病将严重发生。一般在46月和910月进入发病高峰期。土质黏重,地势低洼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淤闭不通风,或过多施用氮肥都有利于发病。图A.1桑赤锈病症状图附录B(资料性)桑树赤锈病诊断方法8.1 大田病株肉眼诊断桑赤锈病可为害桑树嫩芽、幼叶、新梢、花才甚等部位。嫩芽染病后病部畸形或弯曲,常造成桑芽不能萌发。叶片染病,最初在叶片背面散生圆形有光泽
8、小点,逐渐隆起成青泡状,然后颜色变黄,表面有点状分布的壶状锈抱子器,从锈抱子器中喷出鲜橙黄色粉状的锈抱子布满全叶,叶片上的老病斑最后呈喑紫色溃疡状。新梢上的芽、茎、花梅等部位染病,局部肥厚或弯曲畸形,出现橙黄色病斑,而枝梢上病斑最后逐渐变黑凹陷。8.2 病原菌诊断该病病原菌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半知锈菌科、春泡锈属的桑春狗锈菌(AeCidiUmmoriBarc1ay)0锈抱子器埋在桑表皮下,杯状,有1至数个抱子喷射孔。锈抱菌菌丝生在表皮下细胞间,菌丝直径4um6um,具隔膜,菌丝生出吸胞,钻入桑树细胞里吸取养分。吸胞长7um15um,多呈圆筒形。锈子器直径150Unb器内面底部生无色圆形的锈子梗,顶生连锁状锈抱子。锈徇子串珠式形成,有护膜,淡橙黄色,形状有圆形、短椭圆形或角球形,表面有突起,初无色,渐呈橙黄色。绣抱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5C36,适温为15C20C。附录C(资料性)桑树赤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基本情况记录表见表C1。调查人:表C.1桑树赤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基本情况记录表主栽品种播种期(月/日)移栽期(月/日)发生面积(h?)占植桑面积比例(%)防治面积(hm2)占机桑面积比例(%)发生程度实际损失(kg)挽回损失(kg)发生及与防治概况及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