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基本标准探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89904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基本标准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基本标准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基本标准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基本标准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基本标准探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态型土地麒的基本标;宙耕摘要: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即在日益丰富和完善的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整理规划。目前,其整理的内容主要有农田防护林建设、农田斑块要设、农田生态廊道速设、农田生态栖息地建设。关键词: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基本标准长期以来,土地整理梆被看作是增加有效耕地,盛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某一时间段内,也确实起到了缓解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土地矛盾的作用,但是陵若时间的推移,国内外学者已经注意到传统的土地整理既涉及地块规模、形状的调整,又涉及排灌沟渠、道路的重新布设,其实是改变了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等景观要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从而引起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因此,引入景观生

2、态学原理并与土地整理实践相结合,研究一种新型土地整理方式十分必要。一、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内涵解析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即在日益丰富和完善的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整理规划。它的全新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他更加关注景观格局和过程之间相互关系,本质上是研究如何利用土地影响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转换,从原来单一的、割裂的田块内部生态关系转变为水平生杰过程的综合考虑,重视空间关键地段的识别及控制;其二,从单纯田块归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乡村景观塑造,注重土地整理与乡村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强调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景觐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原则、方法、内容(一)原则1 .景观

3、生态原理指导原则。与传统土地整理追求的渠相通、树成行、田成方、路成网”不同,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是以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注重的是在一定尺度内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影响,包括对土地斑块、廊道、景观异质性的影响和对土壤环境、水环境、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 .乡村景观融合原则。在传统土地整理中,获得更多的有效耕地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追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很少考虑农田景观效果,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注重景观特质保护,维持景观异质性,在具体施工中还要考虑与乡村景观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二)方法从技

4、术路线看,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主要侧重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前期的农田景观资源调查,包括乡村植被、典型地质地貌、珍稀的栖息生物种、典型村落布局或其筑,景观效果较好的其他事物;其二,农业景观类别归类,项目区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分区;其三,景观生态型土地整理的内容(农田斑块,生态廊道、生物栖息地、农田防护林)以及单项工程设计中考虑的生态性、实用性和整体性。(H)内容1 .农田防护林滨设。农田防护林是以改善环境、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防护作用为主要目的而营造、经营的森林。农田防护林可以大大降低风速,从而保护农作物免受风蚀,作为一种独特的“森林”,它也兼具防沙固土、涵养水源的突出功效,维持地表相对湿度,为

5、小生物提供栖息环境,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农田的产量。风害较为严重的地方,防护林可以采用疏透型结构,对于风害较轻的农田,农田林网可以采用透风型结构,林带方向的布置主要看立地条件,尤其是当地常年风向,通常情况下,主要风向和林带风向呈垂直关系,也有部分林带直接沿长边方向布置,树种的选择按照“适地适种的原则。总结出“阔叶+针叶乔木+灌木”两种模式,主要选择树源丰富,生态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既能较快成林,后期管理也相对容易,而且还具有一定景观效果:伴生树种的选择一般是兼具经济价值和产量的矮化木本,比如粮、油、果树;避免使用和农作物有共同病虫害的中间寄生树种。此外,在防护林具体设置中,主林带和副林带位置的

6、选择十分重要。防护林体系一般包括主林带和副林带,一般大规模果园规划需有主林带和副林带的设置,小型农田只设环田林带。南方丘陵地区还要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关系,迎风坡密植,林带间距.林高、宽度与风速呈正相关,背风坡稀植。阔叶+针叶”种植方式:一般种植3-5行,行距2-4米(因树种而定),因此,防护林宽度在10米左右,上风口可适当加宽,以增强防风效果。“乔木+灌木”种植方式:乔木种植3-5行,灌木林下间种,行距因树种而定。2 .农田斑块建设。农田配块建设主要包括斑块大小、斑块朝向以及斑块形状,配块大小的确定需要考虑当地的主要地形、机械化水平和长期的农业生产习惯,一般情况下,北方平原斑块大小控制在IO

7、hm2以内,南方丘陵地区斑块控制在1亩以内;斑块朝向对于农作物灌疏、光照利用都有着显著作用,在风害厉害或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还有着防风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斑块的朝向主要由长边来确定,研究表明,南北向田块比东西向种植作物能增产5%112%,因此,北方平原地区斑块布局一般以南北朝向为主,而南方丘陵区因受制于地形及等高线等因素,一般因势利导,顺矣等高线方向布置,风害严童的地区,按照中国水土保持规范,坡度大于25度的田块为梯田,梯田一般长边沿等高线布置,这样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如云南哈尼梯田。3 .农田生态廊道建设。廊道作为农田斑块间的物理连接通道,可为多种生

8、物提供繁殖场所或者作为生物的扩散通道,进而影响物种的空间分布,农田生态廊道主要包括农田道路(主干道、支道、生产道、田间道)和沟渠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在考虑基本工程标准的同时,更加注重施工材质的选择,干支道施工以生产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出行,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为原则,在建设时,参照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5-6m的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路面宽5m、路基宽4.0m、路肩宽0.5m,每间隔30Om距离设置错车道一处,2.5m的支道设计行车速度不大于15kmh,路面宽2.5m、路基宽2.0m、路肩宽0.25m,生产道和田间道和农业生产联系紧密,是连接农田斑块的生态廊遒,应以土泥珞和碎石路为主,这

9、样可以增强景观单元连接度和斑块内生物的扩散度,从而达到提高景观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沟渠作为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密度、长度和丰度也会影响到区域内能流的转换,灌渠设计除考虑过水量和基本修要标准外,更多考虑灌渠生态设计。通常而言,为保护水生生境和迁徙,选用土质渠效果最为明显,也可在渠道底部采用混凝土或石质,边坡镂空或者种植草皮护坡,隔适当距离段留部分土质柒。渠道两侧种植小型濯木或高大禾本科植物,一方面可以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另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生物更阴,减小昼夜温差,利于其生长繁殖。4 .农田生态栖息地建设。生态栖息地是为提高农田景观生物物种多样性而划分的区域,主要包括杂草(野花地)带,草

10、原带、灌木带、果树带,其中尤以野花带景观效果最好。生态补偿区中所有不利于生物的栖息和繁殖的化学物质都禁止使用,如农药、化肥、杀虫剂,这样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锥体系,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参照农田及生态补偿区甲虫群落结构的差异和土地整理过程中农田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总结以下三种配置模式:1野花带模式、灌木带”模式、“果树带”模式:在农田之间或农田内人工播种混合植物种类的地带,或为野花,或为灌木,或为果树,保持26a不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景观类型,同时连接果园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为生物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野生花卉、灌木也展现了特色的乡土文化。三、结论与不足本论文提出了景观生态型土

11、地整理的概念,内涵上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规划原则、方法、内容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亚需修正,提出的模式和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应性不高,建议后续研究在本研究总结的模式和配置标准基础上,选择案例进行深入调查,在纵向上做出分析。参考文献:1王军,余莉,罗明等.土地整理研究综述5.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2(2).孙彦伟,卢荣安.姜广辉.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生态经济,2005(3).3J陈玲,陈美兰.波兰结合土地整理的乡村景观分析系统网.山东林业科技,2008(1).4J李吉进,徐秋明,倪小会,安文换,刘广余.施用膨润土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2,17(2).5)郑连臣,童英伟.土地整理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及保护.能源与环境,20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