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社会调查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郭家坝镇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况的调查时间:2014年8月7日-8至13日地点:湖北省宜昌市宜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对象:郭家坝村留守儿童主题:留守儿童生活情况人员:谢芸倪明亮黎莉葛昆乐【调查背景】据全国妇联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
2、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湖北省地处华中,经济不是很发达,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已经形成一种潮流。而他们的子女大部分是留在老家由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照看,造成大量脱离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现象。据湖北省妇联一份抽样调查表明,全省留守儿童135.3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8%,约占全省农村中小学人数的30%。留守儿童年纪多在接
3、受义务教育的阶段,正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关爱,留守儿童极易产生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调查计划】(1) .前期准备:1 .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情况2 .安排行程路线,做好预算安排3 .制作问卷,探讨问题4 .规范化家访流程,做好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案(2) .开展调查:1结合“三下乡”活动,先了解杨家龙小学的孩子,熟悉调查对象;2调查补习班的孩子中留守儿童的情况;3 .走访调查村委会提供的名单中留守儿童的情况;4 .当晚进行当天活动的情况汇报及分析;5 .对村委会主任进行访谈,了解更多情况。(3) .
4、后期总结:对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方法】家访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过程】以朋友的形式和小朋友们相处家访进行时【调查成果】本次调查中,我们共走访了35个留守儿童家庭,对孩子的监护人(基本全是爷爷奶奶)进行访谈,在聊天谈话中询问相关的问题。对孩子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0份(部分没能走访的留守儿童家庭在补习班做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8份。由于部分孩子年龄较小,采用的是提问的方式,由我们代填。家庭生活状况从问卷中反映绝大部分的孩子是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这种隔代教育无疑又许多弊端。许多老一辈的观念较陈旧,与社会的联系开始减少,所以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不容易
5、接受新鲜的事物,对科学的教育观念也不够了解,仍沿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教育孩子,这可能不利于孩子将来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一些老人的文化较低、思想陈旧,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老人往往溺爱孩子,而较少理会这种迁就是否对孩子有益。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不良个性。在调查是有老人坦言:“孩子爸妈不在身边,我们又帮不上别的什么忙,只要能让孩子吃好、穿好、身体健康就行。”由此观之,大部分老人溺爱孩子是由于对孩子缺失父爱母爱的弥补。而且,大部分老人受旧时代生活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较低,少数受过教育的也存在思想陈旧等问题,并不具有辅导
6、孩子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方面关注较少,这样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业并不上心。关于“你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由于现在通信的发达,70%以上的家庭每周联系一次,只有极少的家庭很少联系,也存在某些情况特殊的家庭每天联系。联系极少的这些家庭中通常存在着一些家庭矛盾,或父母关系不和睦,或父母离异。在走访的家庭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男孩,很阳光很帅气的一个6岁小男孩,但因为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母亲已三四年未回家,直到近期才有电话联系,缺少父母关爱的他显得有些沉默寡言,看到我们的到来,尽管好奇,但只是怯生生的藏在角落里偷偷观望。每当提到孩子的母亲,奶奶就显得有点沉郁,这使得我们没有再深入询
7、问的信.心。观其家境,尽管房子在外观上看还不错,然而观其内部摆设,其境遇不言而喻。空荡的房屋中堆放只是一些庄稼,连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虽说条件不太好,但对于孩子,奶奶还是相当爱护的,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当然孩子也是很懂事的。其实这样的家庭在走访的过程中并不是唯一的,家访过程中,父母离异的家庭也有好几户,孩子大多数跟着爸爸,而且凡是带孩子的一方,都没有再婚,在外打工,家中劳动力不足,因此家里条件都比较不好。学校生活状况除了在家,孩子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学校里的生活与学习也被纳入到本次的调查当中。调查显示,许多老人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不甚了解,除了偶尔问一下在学校的成绩,对孩子在学
8、校的表现以及学校的环境如何并不是十分了解。如果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后又隐瞒不说,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耗子的心理出现问题。因此,作为孩子们的监护人,爷爷奶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不过幸好,在我们走访的孩子中,基本所有的孩子对“如果你遇到困难,心情不好或受到挫折打击时,你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求助老师或回家告诉爷爷奶奶。但也有隐瞒不说,自己承受的。而此类情况大都出现在年龄稍大的孩子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观思想,情绪比较敏感。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尤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在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方面,只有小部分孩子成绩不错,大部分成绩马马虎虎,个别成绩不太好。而
9、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绩不错的孩子比例有减小的趋势,这可能与学业难度逐渐加大但爷爷奶奶无法辅导有关。而且部分家庭条件比较特殊的孩子可能心态上有些放不开。因此,在学业方面,留守儿童需要在校老师同学更多的帮助与耐心。OhoOeibohhrm孩子的奖状同学关系方面通过我们在调查前几天的观察以及后面几天的走访,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在与同学相处时并无大问题,即便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关系也很不错,不存在因为其留守儿童的身份而以异样眼光看待,毕竟孩子们还是很单纯的。不过,对于年纪稍长的孩子,在平时应注意提及留守儿童的话语,就包括回答我们问卷时,也是非常敏感的。毕竟对于处于内心敏感阶段的他们,这样的特殊化于他们而言
10、同样是一种伤害,因为特殊,所以容易引起自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但总的来说,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相处基本没有问题。另外,在走访的家庭中,听他们提到湖北省妇联“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我们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项活动,这项活动起始于2012年。“爱心妈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给予母亲般的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扮演“爱心妈妈”角色的大多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家庭比较和睡的“妈妈”“爱心妈妈”的帮扶内容:一是开展“双互”活动,即互认互知。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真情互动,为对症帮教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坚持“双访”制度,即访班主任、访临时监
11、护人。“爱心妈妈”每学期要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临时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三是坚持联络制度。“爱心妈妈”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四是明确帮扶重点。“爱心妈妈”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不过,就我们了解的情况,普遍反映除了活动开始的那一次见过一面外,基本再没有见过,也极少联系。郭家坝村“爱心妈妈”帮扶部分家庭信息(
12、村委会)对村委会杨主任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点情况: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1、杨主任对留守儿童比较关心,某些家庭条件特殊的留守儿童家庭她都比较关注,但郭家坝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村委会提供给我们的名单都是已经入学了的晓事的留守儿童,年龄小些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2、部分留守儿童可能会有心理问题(自卑.、性格孤僻等),我们可以适当帮助他们,但主要还是要靠他们自己调节。3、监护人对待留守儿童存在溺爱或者严厉的问题,但在她看来可以理解。4、“爱心妈妈”的活动是一对一的,有物质帮助(衣服、文具等),还会进行家访,某些单位也会为留守儿童提供少量的物质帮助、举办文娱活动等。5、关于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去父母工
13、作的城市上学的问题,杨主任认为只有少部分条件比较好些的父母才会带着孩子,条件差些的一方面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带着孩子吃苦。6、关于政府对留守儿童特别照顾的政策方面,杨主任提到政府似乎并不特别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并没有特别扶助政策,至于其他扶助措施(如低保等)也应当按照程序处理。7、关于我们的活动,杨主任提到:D政府好像不够重视。2)很多留守儿童暑假放假不久就去找爸妈了,所以建议活动提前到他们刚放假时。3)补习班每年暑假都有,建议我们考虑一下(与他们合作或者避开他们的时间)。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杨主任提到以下几点问题:1、教师老龄化,不够负责,不够关心学生。2、学校和家长的交流不多。3、关心孩
14、子学习的家长不多,大部分时间在打麻将。5、大部分学生早上去学校晚上回学校,在学校吃午饭,但学校的伙食并不是十分好。与村委会杨主任访谈【问题分析】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在郭家坝村走访的过程中,半数以上的家长提到郭家坝村地处长江西陵峡畔,群山之中,适合在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有限,人均耕地更是有限,当地基本都是种植柑橘,但柑橘的收入只能勉强使家中温饱,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具体情况如下:1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
15、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2 .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3 .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4 .农民工子女毕竟是农村出身,而且若是在城市上学,孩子年龄较小,父母担心孩子不能很好的融入环境或是遭人嘲笑,给孩子留下阴影。或许这就是导致孩子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但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中的原因。隔代教育的弊端1、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使得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通过教育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相比较而言,老人则比较保守,并且祖孙两辈之间年龄相差悬殊,无论是认知代沟还是心理代沟都比较明显,老人文盲率超过80%,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时代的巨大差异又使之不能在日常生活接触中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人格的培养。2、“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监护堪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护,而祖父母等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