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与导向1 .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要求本单元设计将全面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相关要求。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三学段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指定参照点的具体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并能在熟悉的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几何直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本单元达到此标准,教学活动和内容都将被设计得与该标准紧密相连。2 .强化学生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直观感受与应用感知与实际应用结合:本单元不仅关注于理论的学习,更强调与实际生活经验的结合。例如,学生会通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来感知方向和位置,使得理论知识更具有现实意义。培养空间观念:在
2、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将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如通过实物、模型和生活实例来体验空间的位置和方向。感受坐标法的思想: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正式接触到坐标系统的学习,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他们会初步感受到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的思想,为后续学习坐标系统打下基础。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数学的实用性和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导向。通过设计研学旅行的往返路线图,学生不仅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单元大任务及分解1 .大任务:以学校为出发点,设计研学旅行往返路线图背景:为了更好地结合数学与实际生活,我们选择一个富有实践意义的大任
3、务,那就是设计一次研学旅行的往返路线图。这个任务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还能够帮助他们应用所学的位置与方向知识。任务详解:学生需要从学校出发,设计一条前往某个具体目的地(如本地的博物馆、公园或其他教育意义的地方)的路线图。这条路线应详细地标明出发点、目的地、沿途的关键地点、方向以及距离。不仅如此,考虑到可能的变数,如交通、天气等,学生还需要为路线设计一到两个备选方案。例如,假设学校位于市中心,目的地是市内的一个自然博物馆。学生可以选择最直接的公交路线,但同时,他们也需要考虑如何从最近的公交站步行到博物馆,并标记出沿途的特色建筑或地标,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路。而备选方案可能包括骑行、步行或其他
4、交通方式的组合。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在设计路线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利用数对来精确地表示平面上的某一点或区域的位置,并结合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和确定位置。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实践所学的知识,还能更好地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评估与反馈:在任务完成后,学生将互相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路线图,并提供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路线图评估他们对于位置和方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这一环节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学生实践“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质性评价。2 .小任务1:方位词与数对背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描述物体或地点的位置。为了更直观、准确地描述位置,我们需要使用方
5、位词和数对。例如,我们可能会说:“图书馆在学校的北边”或者“超市位于(5,7)这个位置二学习方位词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定义与例子:方位词是用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常用的方位词有:东、西、南、北。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用方位词来描述他们看到的物品的位置。如,教师可以放一个篮球在桌子的北面,然后问:“篮球在哪里?”学生可能会回答:“篮球在教室的北面J用数对精确表示平面内的位置:定义与例子:在数学中,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平面上的位置,我们通常使用数对(x,y)o其中X表示水平方向的位置,y表示垂直方向的位置。例如,(3,4)表示在X轴上向东移动3个单位,再在
6、y轴上向北移动4个单位的位置。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绘制一个坐标系在黑板上,然后标记出几个点,如(2,3)、(-2,5)等,并问学生这些点代表的位置。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在平面上随机选择一个点,并用数对来描述这个点的位置。与大任务的结合:当学生设计研学旅行的往返路线图时,他们不仅要使用方位词描述大致位置,还要用数对来精确描述某些关键地点的位置。例如,如果学生想描述学校的精确位置,他们可能会说:“学校位于(5,8)的位置J评估与反馈:在学习完方位词与数对后,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或小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给学生一些物体或地点的描述,让他们用方位词或数对来表示这些物体或地点的位置。这样,教
7、师可以确保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种描述位置的方法,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它们。3 .小任务2:方向与距离描述位置背景:当我们想要描述一个位置与另一个位置之间的关系时,仅仅使用方位词或数对可能不够详细。为了更完整地描述两个位置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方向和距离。例如,你可能会说:“邮局在学校的东北方向大约500米处J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定义与例子:方向是描述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的指示。常用的方向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距离则是描述两物体之间的实际间隔,通常用米、公里等长度单位表示。例如,一个公园在你家的西南方向2公里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
8、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要求学生描述某一物品相对于另一物品的方向和距离。例如,教师可以放一个苹果在桌子的一端,并放一个香蕉在苹果的东南方向约30厘米处,然后询问学生香蕉相对于苹果的位置。结合实例应用方向和距离:实例介绍:假设学生计划从学校前往一个历史博物馆进行研学旅行。博物馆位于学校的北方15公里处。学生需要使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地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张包含多个地点的地图,并要求学生描述这些地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关系。此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如学校周边)应用所学知识,实际测量并描述不同地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与大任务的结合:当学生设计研学旅行的往返路线图时,他们需
9、要充分考虑途中各个地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例如,如果学生在路线图中标记了一个公园和一个图书馆,并且他们知道公园在学校的南方2公里处,图书馆在公园的东方1公里处,那么学生需要在路线图中准确表示这些关系。评估与反馈:完成方向与距离的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实地观察或地图应用练习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以确保学生不仅理解了方向和距离的概念,而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来描述不同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4 .小任务3:描述路线与制图背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描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这不仅涉及到方向和距离的判断,还需要对整体的路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为了使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描
10、述的路线,通常还需要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展示。学会用语言描述两位置之间的路线:定义与例子:路线描述是对从一个起始点到终点之间经过的各个地点、方向和距离的详细说明。例如:“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东走200米直到交通灯,然后左转向北走500米到达图书馆。”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布置几个代表不同地点的标志,然后随机选择一些学生,让他们描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记录下学生的描述,以供复习和反馈。学习绘制简单路线图:定义与例子:路线图是用图形方式展示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在路线图上,通常需要标明起点、终点、经过的重要地点、方向、主要道路等信息。一个简单的
11、路线图可能包括学校、图书馆、公园等几个标志性建筑,以及连接它们的道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展示几个实际的路线图样例,解析其主要元素和绘制方法。随后,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实地地图,要求学生根据之前学到的方向和距离知识,绘制出从学校到某一目的地的路线图。与大任务的结合:在设计研学旅行的往返路线图中,学生不仅要确保路线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路线的简洁性和实用性。例如,可能存在多条路线可以从学校到达一个博物馆,但最短的或最方便的路线可能是最佳选择。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合理选择并绘制路线。评估与反馈:完成描述路线与制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描述或绘制一些实际的或假设的路线,通过这些作业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绘制的路线图,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其准确性、完整性和表现形式,确保学生不仅掌握了制图的基本技能,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三、教学活动与策略四、学生作业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