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及其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及其预防.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1 .根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可划分为外向攻击型和内向退缩型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分外倾,妨碍和干扰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那些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粗暴、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对抗性行为,故意不遵守规定、顶撞教师等逆反行为,以及迟到、早退、随意走动等抗拒行为。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严重内倾,对课堂环境丰富的各种刺激采取退缩反应、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构成直接威胁,且不易被觉察的问题行为。它一般不影响他人学习,只影响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其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离群、缺乏自信、逃避退缩、过分依赖、敏
2、感多疑、烦躁不安等。2 .根据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可划分为心理性问题行为和品德性问题行为心理性问题行为指主要由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问题行为。例如:强迫性行为、歇斯底里行为等矛盾心理引起的神经性问题行为;学校恐惧症、学习焦虑、抑郁症等引起的情绪性问题行为;性格偏执乖僻、性情反复、攻击或过分胆怯、孤独等消极性格因素造成的人格问题行为;注意力缺陷、阅读障碍、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等引发的问题行为。品德性问题行为指学生经常发生的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如故意违反课堂纪律、惹是生非、不礼貌、打架、撒谎、作弊、流氓习性等。(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点:学生的人格
3、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内部环境等。(三)预防不良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1 .明察秋毫明察秋毫是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注意到了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甚至没漏下任何一件。2 .一心多用一心多用是指同时跟踪和监督几个活动。这同样需要教师不断地监控全班。例如,教师在检查个别学生作业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学生说“好,继续!”让他们继续学习。3 .关注整体关注整体是指使尽量多的学生投入到班级活动中,而避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学生身上。在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有事可做。4 .转换管理转换是从一个活动向另一活动的变化,如从讲演到课堂自习,从
4、一门课到另一门课,或从上课到午休。转换是课堂管理的“缝隙”,课堂秩序最容易打乱。转换管理是指使全班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过渡,有适当而灵活的进度、能够多样化地变换活动。针对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应依据“最小干预原则”及“避免过激原则”进行适当的应对。1 .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不要指名道姓地批评,而要尽量用非言语行为控制,如教师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走近学生等非言语手段,提示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表扬的方式调控学生的问题行为。采用表扬的方式调控学生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表扬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的良好行为;表扬其他学生的良好行
5、为。2 .合理运用惩罚少量的、方式适当的惩罚可有效地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在运用惩罚时,应注意:偶尔使用惩罚;使学生明白受罚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选的方法以获得某种积极的强化;强化与学生问题行为相反的行为;禁止使用体罚;避免在教师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使用惩罚;在某一行为开始而不是结束时使用惩罚。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执行惩罚时既要公平一贯,又要灵活地体现出差异。教师对学生实施惩罚后,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使学生学会在同样情境下以适当行为代替不良行为。3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有时是因为他们感到无所事事。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安排他们从事某些学习活动,使他们没有产生问题行为的空闲时间,从而终止问题行为。但需注意,过多地给他们安排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会导致其疲劳、烦躁,进而引发问题行为。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应适度。4 .进行心理辅导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教师还应该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在对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教师应注意:给予倾听、接受、移情性的理解;通过引导,使学生找到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明了其消极后果;帮助学生制定新的适应性课堂行为目标;给予学生发泄不良情绪的机会,消除问题行为背后的情感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