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00448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析《使至塞上》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赏析使至塞上单车欲向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3、简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写作手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说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

2、郁。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作者以“征蓬”“归雁”自比,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因受排挤流露出孤寂、激愤、抑郁之情。】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吗?“直”和“圆”两字用得逼真、传神。准确地描写了沙漠广阔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感受。大漠无边,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直”字荒凉孤独中透出挺拔雄伟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6、描

3、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7、本诗从体裁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

4、中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光落日圆;诗人自况,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8、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幅图画具有美。【示例一:图画的构图美】【示例二:图画的线条美。】美的具体表现:【示例一: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示例二: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

5、句?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名句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忽”不仅表现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以梨花比雪,新颖独特。“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将军角弓

6、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J“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人的乡土之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与朋友的告别,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空”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2、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诗人写雪后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

8、,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直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过屋。第一句承接上文,把笔触由军营转移到冰雪覆盖的大漠;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为下文送别渲染了悲凉压抑的气氛。4、.这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将塞外飞雪写的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情。5、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文中结构和写法上的妙处。在结构上:起

9、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7、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ao(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五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

10、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石壕吏1、这首诗从内容上来看属于叙事诗,最能概括诗歌中心事件的句子是有吏夜捉人。2、作者这首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抨击石壕吏的凶暴及冷酷,对饱经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J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暗示老妇已被抓走。4、诗题石壕吏,但对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5、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缸至列出最能体现当时兵役之苛酷、战

11、争之惨烈的诗句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揭示战争造成的灾难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O6、“吏呼一何怒”表现出官吏的横暴(凶暴)和冷酷无IWO7、石壕吏一诗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中,诗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o8、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9、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

12、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通过老妇人自述的方式。好处是: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自述的方式,可使读者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10、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赏析登岳阳楼(其一)主旨(情感):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名句赏析】“帘旌不动夕阳迟”写举目所见。“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登临吴蜀

13、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且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一语双关。“老木苍波”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真实写照。2、本诗共八句,其中第二句,诗人描写景物由近及远,突现出环境的o3、诗歌颈联中的“2理”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上、时间上的跨度叙事,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感情。4、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5、诗歌以“夕阳迟和“欲暮时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6、说说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这句话的理解。此联情景交融,“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互相映衬,且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老木苍波既是眼前实景,登楼凭吊古人,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又隐含无限的伤悲,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