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触摸诗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千年触摸诗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跨越干年,触摸诗心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文本分析李白与王昌龄交情深厚,在听说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的龙标做县尉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内心定然是百感交集的,其中或许有为朋友无辜遭贬的愤愤不平,有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也有为朋友一路跋山涉水,路途艰险的牵挂与担忧等等。无奈自己与王昌龄远隔千山万水,不能当面表达自己的情意,只好写诗一首,遥寄心中情。诗虽短,却是情意绵绵,令人回味无穷,值得细细品味。教学目标1 .学生初步了解绝句的节奏韵律特征,并能朗读出来。2 .学生能够熟读背诵诗歌。3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含义。4 .学生能够借助想象品味句子或词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5 .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2、将所学诗句巧妙运用到恰当的语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借助想象,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讲故事,设情境,导入课题唐玄宗天宝年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李白正在扬州旅游,和朋友边欣赏美景边愉快地聊着天,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把话题扯到了王昌龄身上。李白说:好久没见昌龄老哥了,也不知道他最近怎么样。朋友一听,很惊讶,说出的一番话让李白的心情瞬间从天宫掉到深渊里。那人说:李兄,你难道没听说王昌龄已经被贬到龙标当县尉去了吗?估计现在正在赴任的路上呢。李白一听,大惊,急忙问:什么原因?不过是生活不拘小节,得罪了某些人而已。说完,两人都陷入了沉默,李白再也没心情欣赏美景
3、,匆匆告别回去客栈。情之所至挥笔写下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设计意图】将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关系融入故事之中,避免单调枯燥的讲解,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走入情境之中,给学生一种感同身受之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都感情。为接下来理解诗文铺路。解读诗题,想象诗人心情1、读懂题目。学生结合故事背景以及课本注释,理解诗题。重点弄清闻左迁龙标。预设答案: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当县尉,我在遥远的扬州写下这首诗寄托我的心情。2、想象李白心情。结合写诗背景,假设你是李白,当你听说自己的好友无辜被贬时会产生哪些情感。PPT资料提示满腹才华,屡遭贬谪。作者被贬到了龙标县做县尉时已经
4、51岁。龙标,唐朝时属于极其偏远落后地区。预设答案:同情好友的不幸;为好友怀才不遇愤愤不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想到好友年纪已老却要长途跋涉的担忧【设计意图】通过解读题目,体会诗人感情,解读诗文奠定基础。学会换位思考,以我心体会诗人的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1、学生朗读诗歌,划分节奏,圈出韵脚。2、简介诗歌体裁:PPT展示:绝句大多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分别叫做五绝、七绝。其中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押韵。节奏按四三停顿。3、自由朗读,读的节奏分明,重读突出韵脚,读出韵律感。理解诗歌体会诗人情感1 .翻译诗文。提示:联系故事背景,诗歌题目,结合课下注释,同学讨论
5、翻译理解,理解尽量富有情境感,不求语言优美,只求真情流露。答案:漫天飞舞杨花早已无影无踪,耳边传来子规的悲啼,听起来是那么凄凉,让人不禁黯然落泪。为何春光正好,我却如此伤心?只因为听说老朋友你不幸被贬到龙标,如今已经过了五溪。我心中对你有万千牵挂,无奈远隔山水,只能把一颗愁心寄托给明月,愿它代替我,陪伴你一直到那僻远的夜郎西。2 .再读诗歌,整体把握诗人情感。PPT: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李白()之情。预设答案: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李白对王昌龄的担忧(同情、牵挂、思念、关怀)之情。3 .再读诗歌,通过停连、重音和语速、语调的变化读出情感。【设计意图】理解促进朗读,朗读加深理解,读思感结合。品味词
6、句,推敲诗人情感1 .解惑答疑,细品情感。(1)杨花落尽子规啼,仅仅是写景吗?(2)为何李白不先说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事,再写杨花落尽子规啼呢?这样写不是更合情合理吗?(3)五溪、夜郎,仅仅只是为了交代地点吗?(4)明月怎么能够寄托愁心呢?学生四个小组分别讨论解决问题。鼓励大胆想象联想,给出说得过去的理由,只要能让读者理解并且信服即可,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不仅仅是写景,也是含蓄委婉交代了时间为暮春,这是用典型的季节特征来表现时间,比起单纯点明时间更富有诗情画意,留给读者更多品味的余地。此外,这句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所以说
7、,这句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精妙无比。(2)先叙事,后写景,这是常规的写法,也正因为常规,则会显得普通,感情表达不够强烈。像本诗的安排,属于倒装顺序,将写景提前,显得突兀而醒目,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从而留下深刻印象,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巨大的忧伤。(3)五溪,夜郎,既是在交代王昌龄的行踪,也是暗示这些地方地处偏僻,路途遥远,能勾起诗人对朋友的挂念和担忧。(4)明月本无情,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使其拥有了人的情感意志,从而能够理解自己一片苦心,代替自己陪伴朋友一路跋山涉水,安全远行。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锻炼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培养质疑、思考的习惯。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寻转变。迁移运用,与诗人共情创设情境,选用诗句。你的好朋友将要随父母移居外地,你俩分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临别,你送她一本你最喜欢的诗集,并在扉页上写下一句(引用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句)来表达你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为诗配画,体现诗人感情课后作业:为本诗创作一幅画,能够让欣赏者透过画面了解诗意,捕捉到诗人的感情。【设计意图】诗配画,促使学生复习回顾诗歌内容,在深入理解诗歌构思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用画面展现出诗歌的情境,这个任务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