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定测工程细则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定测工程细则规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铁路路基定测工程细则规定1 一般规定1.1 本章适用于定测和补充定测工作。1.2 路基定测(补定测)工作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文件和鉴定意见,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检查核对,进一步查明既有线路基的现状,分析对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路基工程的影响。对施工干扰运营地段,提出施工过渡性措施。在利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配合有关专业共同研究线路局部方案的改善,落实路基设计方案,收集路基初步设计(施工图)所需的外业勘察资料。1.3 一般路基地段应参照2.1.4条的要求,提出一般路基分段勘察说明书。对所需做个别设计的路基工点,应按本章各条的有关要求单独收集工点资料
2、和编写工点勘察说明书。对其中地质条件简单的和可采用标准设计的简单路基加固防护工点,可比照一般路基办理,但应在路基分段说明书中加以说明。1.4 对重大不良地质工点和技术复杂、采用新技术等重大路基工点应交付实景照片,照片上应注明线路位置、走向和主要地物特征点。1.5 支挡结构(1)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试戴“帽子”的情况,对地质不良地段及边坡较高或呈薄条不稳定状态的地段,为了稳定边坡或降低边坡高度减少土石方数量、收回路基坡脚等,均需收集支挡结构设计的有关资料,设支挡结构方案应考虑对既有线运营安全的影响。(2)在地形、地质变化点要有横断面,两端适当加密,以便确定支挡结构起讫里程。(3)在浸水地段,还应
3、收集有关水位、流速、水流冲刷情况等资料。(4)对高大和新型的支挡结构,要附有单独的勘察说明,必要时应收集桥、隧方案的比较资料。(5)与桥台尾和隧道洞口连接的支挡结构,应与桥隧专业共同确定分界里So(6)提出支挡结构的设置地段、位置、类型、高度及排水措施,配合地质专业提出支挡结构设计所必需的物理力学参数,即墙背岩土的内摩擦角和重度、基底岩土容许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等。1.6 路基加固及防护工程(1)路基加固工程:应根据地形、地质及地下水情况,提出设置加固建筑物的类型、位置、长度、高(深)度和设计所需的勘察资料。(2)坡面防护:对边坡土质不良和岩层风化破碎以及易受雨水冲蚀的边坡,均应根据边坡岩土特性结
4、合边坡高度提出设置坡面防护的地段、位置、类型、高度以及排除地下水的措施意见。(3)冲刷防护:收集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波浪侵袭高度、壅水高度等资料以及河床和岸坡的地质情况与冲刷情况,提出防护工程的位置、类型、长度等意见。当路堤坡脚侵入河床或过于挤压河道的地段,可考虑设置支挡结构,以便收回坡脚,并按浸水支挡结构收集资料。对冲刷深度较深,水下施工困难的地段,应收集桩基或沉井基础的设计资料。(4)植被防护:调查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易成活灌木等植物,为我们的植被防护设计提供参考。落实是否存在风景区、生态薄弱区等段落,以便采用特殊的植被防护设计。1.7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常有并行、绕行、钉桩和不钉桩
5、等情况,作如下统一规定:(1)改建既有线的新建地段和增建第二线的绕行地段按新建铁路勘察细则有关要求和规定测绘路基横断面和收集路基勘察资料。(2)从并行到绕行的过渡段(分界点根据各线的具体情况规定)沿既有线中心的垂直方向,向两侧测绘路基横断面,测绘时,钉桩者以桩位地面高程、不钉桩者以轨顶高程(直线地段为左轨,曲线地段为内轨)为横坐标零点。(3)改建既有线不钉桩地段和增建第二线的并行地段,沿既有线中心的垂直方向,向两侧测绘路基横断面,测绘时以轨顶高程(直线地段为左轨,曲线地段为内轨)为横坐标零点。2路基纵、横断面测绘2.1 路基纵断面测绘主要指高大挡土墙墙趾、锚固桩桩前纵断面图、软基处理纵断面图、
6、复杂或重大的改河改沟纵断面图、滑坡或岩堆主轴断面图等。路基纵断面图需填绘地质资料。2.2 路基横断面测绘前,应结合线路平、剖面图进行专业调查,并现场布置断面测绘的位置,作到密度合理,宽度满足各种可能路基设计方案的要求。2.3 路基横断面密度以满足工程结构设计和控制土石方数量为原则进行布置。(1)一般路基:地形、地貌、地质情况不复杂的地段,断面间距一般为2030m,地形平坦无明显变化的可为50m。(2)个别设计路基工点:断面间距一般为1020m,复杂的和新型支挡结构的工点断面间距为5IOm,结构物起讫点附近的断面间距一般不大于5m0(3)桥梁台尾、隧道洞口附近的横断面应适当加密,一般不大于5m。
7、(4)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纵向地形变化不大而横向地形有明显变化时,应加桩测绘横断面。加桩高程表应及时提交线路专业。2.4 下列地点均需测绘横断面:(1)曲线控制桩、断链桩、百米标、公里标、线路纵横向地形变化处、地质变化点、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的起讫点;(2)桥台台尾、隧道进出口、车站两端的分界点;(3)路堤、路堑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填挖分界零断面处;(4)从并行到绕行分测的分界点;(5)既有线路基面宽度变化处、线间距变化控制点;(6)既有支挡结构、护墙、护坡等加固防护建筑物需作改建地段的起讫点、结构变化点、高度明显变化点;(7)路基病害地段。上述地点,当两个桩撅相隔较近时,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主
8、要桩撅测绘断面。3一般路基3.1 一般路基地段,调查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水文条件、既有线路基边坡坡度、高度和稳定情况,提出改建和增建第二线的路基设计意见;在路基影响范围内,遇有一般灌溉沟渠、水井、管道等,应作调查并将其位置绘在平面和断面图上,提出处理措施,编写一般路基分段勘察说明书。3.2 既有支挡结构物地段的调查可在初测资料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核实,补充修改。3.3 既有机械化养路作业平台主要查明其里程、位置和尺寸,以便设置增建第二线的平台位置。4高路堤、深路堑、陡坡路基4.1 高路堤地段,应查明既有线路堤边坡有无变形、坍滑和下沉等现象,如变形严重,还应收集基底地质、水文资料,找出变形原因
9、,提出处理措施。调查改建和增建第二线高路堤的填料来源,配合地质专业进行填料分组并提出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需注意分析地下水对路堤基底稳定的影响,提出路堤基底稳定评价意见和措施。对填高较高的长大地段和填料来源困难的路堤,应提出设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资料。4.2 深路堑地段,应配合设计负责人调查既有线路堑边坡坡度、高度和变形情况,结合增建第二线一侧的山体的岩层性质、产状、节理、风化程度、有无软弱夹层以及地下水发育情况等,根据既有边坡的稳定状况,结合行车安全提出改建和增建第二线边坡坡度和加固防护措施意见,应收集设置支挡结构物的资料。对地质条件较差、弃土困难的地段应提出设隧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资料。4.
10、3 陡坡地段,应配合设计负责人着重调查覆盖层的厚度、物质组成、密实度、下伏基岩的岩性和土石分界面的坡度、有无软弱夹层、地下水动态及山坡覆盖层的稳定程度等情况,以便判明增建第二线对既有线路基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工程措施。选择方案时,应考虑路基的稳定性,必要时,应收集设置支挡结构物的资料,对需做稳定检算的路基工点,配合地质专业提出岩土尤其是软弱带的物理力学指标,在需设路堤或路肩支挡结构地段,应收集必要的钻孔资料,以便确定支挡结构物基础类型及嵌入深度。5浸水路基5.1 河滩及滨河路堤,调查改建和增建第二线路堤基底有无可能引起路堤沉落、滑动或发生管涌的松软土层和粉细砂层,并提出防治措施及稳定检算所需的资料
11、。调查浸水部分所需渗水填料的来源。根据水流冲刷情况,提出设防的防护类型、长度和高度,收集必要的水文资料和设置冲刷防护资料。5.2 水库地区路基,应向有关单位收集水库的设计高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低水位、回水曲线、风力、风向以及水库的发展规划等资料。调查库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水库坍岸情况及其危害程度。查明浸水路基基底有无松软土层和粉细砂地层,并分析因受库水浸泡及地下水壅升的影响,有无形成松软土层的可能,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意见。6不良地质地段路基6.1 滑坡地段路基,调查滑坡的性质、类型、范围、地面水和地下水来源及其活动规律,根据地质专业提出的滑波范围、滑坡主轴断面位置收集滑体工点的平、
12、断面图和滑坡轴向断面图以及整治工程结构物所需的纵、横断面图,收集滑坡工点的地质资料,结合既有线原有的勘探、设计、施工和工务部门的养护观测等资料分析其危害程度,进一步落实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的线路位置,对滑坡进行初步稳定检算,根据滑坡类型和检算结果并考虑施工条件,提出包括地表排水、地下排水以及其他辅助措施在内的综合整治工程措施意见及设计所需的勘察资料。6.2 崩塌、岩堆地段路基:根据地质专业提出的崩坍(崩塌、错落、坍塌、落石)、岩堆地段的分布范围,调查崩塌(错落、坍塌、落石)、岩堆地段的分布范围、厚度、物质的组成、形态特征、下伏岩土的性质和特征、基岩面横坡坡度、山坡植被特征、山体稳定程度。若需
13、进行落石计算,尚应测绘落石地段的代表性横断面和调查落石岩块的直径。收集既有的勘探、设计、施工以及工务部门的养护观测资料,分析对既有路基的危害程度,进一步落实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的线路位置,提出工程措施意见。6.3 岩溶、洞穴地区路基,调查线路通过地区岩溶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规律、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动态及其对溶洞发育的影响,查明岩溶露头形态及其大小、深度和充填情况,分析其对路基稳定的危害,提出处理意见。平面图上要绘出溶洞的位置、洞身方向与线路的关系,横断面上应尽可能绘出溶洞的位置,对路基有危害的较大洞穴应测绘洞身横断面图。对可能存在岩溶塌陷地段,应配合地质专业提出进行进一步岩溶勘察工作的段落及预加
14、固的措施建议。线路通过封闭洼地时,应收集内涝高水位、地表排水资料,将水截引至邻近沟谷或对路基无害的落水洞中;处理落水洞时,要考虑对农田排灌的影响。对路基有危害的其它人工坑洞(如淘金洞、煤洞等),应通过调查访问查明其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状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线路通过矿区采空区时,应向有关单位收集采空区范围、埋深、走向、空洞截面尺寸及预计下沉量等资料,并将人工坑洞标注在平面图上。6.4 地下水发育地段路基,除调查收集工点的工程地质资料外,应着重收集地下水的类型、流量、流速、流向、水位、水质、含水层层数及其相互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等资料,复杂的工点还应绘制地下水等高线图。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意见
15、及工点设计所需的平、剖、断面图。6.5 顺层地段路基应按照1.9条的原则,参照深路堑地段及滑坡地段收集勘察资料。6.6 崩塌、危岩落石地段路基应按照按新建铁路勘察细则有关要求和规定收集路基勘察资料。配合地质专业查明易发生崩塌的岩体结构面的情况,如层理、节理、倾向线路的倾角大小,节理发育程度、岩体被切割的程度(被切割为倾线路的楔形体体积的大小),软硬岩层的互层情况、软层的风化程度,可能产生坍塌处数及其坍塌物数量,以及与线路的相对位置,预测对铁路营运安全的危害程度,提出防止措施意见或方案(如线路绕避、明洞、棚洞、拦石墙、落石槽、清除、支顶等)。危岩落石地段还应测绘1:2000地质平面图(如有1:1
16、000地质平面图应搜集使用),标注危岩落石位置,测绘范围应超出危岩落石上方侧不小于30m,调查落石大小,同时附照片资料,圈出应整治的危岩落石范围。7特殊土地区路基7.1 软土和泥沼地区路基,应查明软土和泥沼的分布范围、成因、类型、性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状态,下卧硬层的性质及横向坡度等,收集各层土体的试验资料和设计采用指标。对路堤高度超过极限高度,其地基处理困难的地段,以及软土下卧硬层横坡较大的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时应提出收集旱桥方窠的比较资料;泥沼地区要调查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研究降低地下水位或将其疏干的可能性;调查路堤填料及基底加固处理的砂石材料产地的分布及储量;调查既有线的路堤高度和状态(如有无下沉、边坡变形、坡脚外两侧地面土隆起等现象)及收集既有路堤基底的加固措施资料,提出工程措施意见。应注意分析增建第二线路基工程对既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