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进一步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进一步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市进一步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降低我市孕产妇、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根据XX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的通知(扶组C20xx 17号)、xx市母婴安全行动实施方案(卫妇幼C20 491号)精神,按照我市推进健康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为核心,以提升医疗机构产儿科服务能力为抓手,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为保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妇幼健康服务,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二、主要目标20xx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控制在9%)以下;努力提升群众对妇幼健康服务的满意度。三、部门职责(一)市卫生计生委1.负责全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管理、统筹协调;负责对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方面的协调和调度。2,制定关于加强全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xx市降低孕产妇、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3加强各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督导和考核,汇总分析母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研究解决。4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监管辖区内民办医疗机构办医行为。5 .制定xx市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应急响应预警机制、高危孕产妇、高危儿、体弱儿筛查和分级管理机制,调查处理相关医疗纠纷。6 .完
3、善市、乡、村三级急救网络建设,强化市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进行督导和评估,加强医疗助产机构产科建设和产科质量监管。7 .组织开展全市危重孕产妇、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二)市财政局做好母婴安全救治经费保障工作。(三)市民政局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对家庭困难且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对象,实施医疗救助;宣传引导婚前医学检查,接受婚育指导。(四)市妇联开展女性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倡导和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推动妇女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依法维护妇女健康权益,积极协调和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好母婴救治工作。(五)XX广播电视台广泛深入宣传报道孕产妇健康管理、
4、儿童健康管理政策、医疗救助政策和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孕产妇、儿童自我保健意识,积极营造保护母婴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六)各乡、镇、街道1 .负责辖区“三率一度”的指标控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成立母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是辖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明确责任,加强对辖区内母婴安全工作的领导。2 .强化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计生办的监管和调度,督促卫生计生专干发挥作用。(七)市妇幼保健院1 .负责全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报及反馈。掌握全市孕产妇妊娠风险整体状况,提出干预措施和建议,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2 .开展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相关业务培训、督
5、导、质控。3 .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为准备怀孕妇女发放叶酸,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4 .实施妇幼卫生“三网监测”项目,开展孕产妇死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5 .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服务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五色管理”,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6 .设立高危孕产妇独立门诊,保证至少一位中级及以上医师坐诊。对风险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评估,落实妊娠风险管理,并将结果反馈筛查机构。评估后3日内将需要转三级医疗机构评估的高危孕产妇上转。在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7 .加强产儿科建
6、设,规范服务,提高产儿科质量。(八)市人民医院1 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服务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五色管理”,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2 .设立高危孕产妇独立门诊,保证至少一位中级及以上医师坐诊。对风险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评估,落实妊娠风险管理,并将结果反馈筛查机构。评估后3日内将需要转三级医疗机构评估的高危孕产妇上转。在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过程中,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管理措施。3 .加强产儿科质量建设,定期组织院内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培训和急救演练。4 .承担全市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
7、治中心建设,制定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应急抢救预案,成立院内急救专家组,畅通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绿色通道。5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和对口转诊机制,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积极与上级医疗机构对接,做好远程会诊、转诊工作。(九)市医保办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对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进行医疗救治费用报销;制作发放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宣传手册,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及解答,切实解决孕产妇分娩报销的后顾之忧。(十)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组织开展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监管,对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行为进行惩处;严肃查处非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活动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接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
8、娠手术行为。(十一)其它医疗机构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妇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做好孕产期保健管理服务。对首次建册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转诊到市人民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并于2周内追访评估结果。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定期随访,适时追踪高危孕产妇的转归及妊娠结局;确保高危孕产妇100%随访,100%住院分娩,100%产后访视,100%产后42天健康检查。开展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落实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有关要求,再次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如发现阳性症状和体征,及时上转分娩单位。加强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严
9、格按照阜阳市体弱儿、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做好高危儿、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及时转诊并按时随访,保障婴幼儿健康。开展贫困家庭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贫困家庭624个月的儿童,免费发放儿童营养包,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对村级妇幼保健工作开展培训、督导、质控,掌握辖区孕产妇和06岁儿童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掌握辖区孕产妇和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24小时内上报市妇幼保健院。(2)村卫生室对辖区孕产妇和06岁儿童进行摸底调查,掌握详细信息,建立分类花名册,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每月上报给乡镇卫生院。为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督促孕产妇和06岁儿童及时到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母子
10、健康手册,定期健康体检。对辖区孕产妇和五岁以下儿童进行监测,发生孕产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24小时内上报乡镇卫生院。2.其他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1)加强妇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做好孕产期保健管理服务。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服务规范要求,对首次建册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转诊到市人民医院或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并于2周内追访评估结果。严禁截留高危孕产妇。(2)加强产科建设,规范产科服务,提高产科质量。(3)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行为。四、工作措施(-)开展妊娠风险防范行动1 .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各医疗机构以科学备孕、孕产期保健、安全
11、分娩为重点,制订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发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微博等大众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孕育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使每个孕产妇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参与配合医疗保健活动,提升自我保健和风险防范意识。2 .做好备孕咨询指导。妇幼保健院结合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积极开展备孕咨询指导服务。将妊娠风险教育作为孕妇学校开班第一课。设立生育服务咨询室,汇集妇科、产科、心理、中医等专业力量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和备孕指导,综合评估妇女基础健康状况、生育能力和年龄等因素,客观告知妊娠几率和风险,引导群众正确认
12、识高龄高危妊娠风险。3 .开展妊娠风险评估。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国卫办妇幼发(20xx 35号)和阜阳市关于加强全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卫妇幼20xx 87号)要求,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一般风险)” “橙色(较高风险)” “红色(高风险)”和“紫色(传染病)”的孕产妇,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探索开展心理干预服务,减少妊娠焦虑O4 .提供孕育全程服务。使用全市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有机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等内容,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无缝
13、连接“一条龙”服务链。规范有序开展产前筛查服务,严格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综合防控措施。(二)开展危急重症救治行动5 .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要将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 “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应当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本人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并让孕产妇签字。保障精神障碍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精神障碍孕产妇一律转诊到上一级
14、医院进行集中管理救治。加强新生儿母婴同室查房,识别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常见病及危重症,及时转诊。出院前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做好出院指导。6 .查找救治薄弱环节。各医疗机构每半年组织业务科室和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在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方面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完善诊疗预案和管理制度,建立孕产妇用血、转运等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孕产妇危重症评审。7 .执行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实施关口前移,强力推进孕产妇死亡个案评审、新生儿死亡季度评审和危重孕产妇半年评审。市卫生计生委系统分析影响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查找薄弱环节,理清工作责任,及时研究制定干预措施。实施孕产妇死亡责任
15、倒查制度,切实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8 .针对死因完善预案。市卫生计生委结合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情况,针对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主要死因,建立抢救流程与规范,明确相关科室和人员职责任务,确保急救设备、药品和血液供给随时处于功能状态。建立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医患沟通和媒体沟通机制。9 .建立救治协调机制。各医疗机构设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由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协调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建立院内多学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小组。完善产科、儿科协作机制,鼓励产科与儿科共同确定分娩时机,儿科医师按照院内会诊时限要求准时到达。10 .畅通救治绿色通道。市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要强化机构内部多科室协作,建立救治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会诊、转诊、技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