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32529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卵巢癌诊疗要点卵巢癌是一种起病隐匿、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卵巢癌处于女性恶性B中瘤发病率前十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预后差,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加重社会负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卵巢癌的目前的诊断手段,以飨读者。卵巢癌筛查A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女性一生中卵巢癌的患病风险仅为1%左右。但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A目前普通人群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糖类抗原(CA)125、经阴道超声或二者联合,但均未达到满意的筛查效果,仍需

2、进一步探索。01、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A在已知的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BRCA影响最为显著。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A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指南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02、其他高危人群A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女性也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GRAD51DxM1H1xMSH2、MSH6、PSM2、EPCAMxSTK11等。A对于无法判断属于哪种遗传性综合征但家族史明显的人群,可考虑行遗传相关的多基因检测。临床表现01症状卵巢癌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以

3、卵巢上皮癌最常见,约占卵巢恶,的中瘤的80%,其次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约占10%o(1)卵巢上皮癌A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无特异性症状。A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出现胸腔积液者可表现为气短、难以平卧等。(2)恶性生殖细胞肿瘤A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早期即可出现症状,因此,约60%-70%的患者可早期就诊时发现。A早期除腹部包块、腹胀外,患者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

4、症状。02体征A卵巢上皮癌多为双侧性、囊实性或实性包块,结节不平感,多与周围粘连。A存在淋巴结转移时,可在腹股沟、锁骨上等部位扪及肿大的淋巴结。A恶性生殖细胞肿瘤95%以上为单侧性。A合并大量腹水者腹部检查时移动性浊音阳性。相关辅助检查01肿瘤标志物检查(1)血CA125A血CA125是临床最常用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与人附睾蛋白4(HE4)是卵巢上皮癌中应用价值最高的肿瘤标志物,也是浆液性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A血CA125的阳性率与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晚期、浆液性癌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早期及非浆液性癌患者。(2)人附睾蛋白4(HE4)aHE4是近10余年来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标志物,其对卵巢

5、癌的诊断特异性(约90%-95%)较血CA125(76.6%-86.5%)高。aHE4水平不受月经周期和绝经状态影响。在绝经前人群中,其(88.4%-96.8%)卵巢癌诊断特异性较血CA125(63.3%-85.7%)高。(3)RoMA指数ROMA指数是将CA125和HE4的血清浓度与患者绝经状态相结合的评估模型,其值取决于CA125、HE4的血清浓度、激素和绝经状态。A相关研究显示,对于绝经前患者,ROMA指数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为70.2%-81.0%,特异性约为80.4%-88.8%;对于绝经后患者,其敏感性约为87.4%-93.0%,特异性约为73.7%-84.2%o(4)其他甲胎蛋白(

6、AFP)z升高可见于卵黄囊瘤、胚胎癌和未成熟畸胎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升高见于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见于未成熟畸胎瘤或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乳酸脱氢酶(1DH),升高常见于无性细胞瘤;()CA19-9,升高常见于未成熟或成熟畸胎瘤;CA199,升高常见于黏液性卵巢癌或某些交界性肿瘤,或胃肠道转移性卵巢癌;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见于胃肠道转移性卵巢癌。02影像学检查卵巢癌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经阴道或经腹超声CT.MR1等,可以明确肿瘤形态、侵犯范围等,有助于定性诊断;如怀疑有邻近器官受侵和远处转移,可相应行胃肠造影检查、静

7、脉尿路造影检查和胸部CT检查等。(1)超声A超声检查是卵巢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卵巢有无占位性病变,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肿瘤形态学特征是超声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主要标准。A超声用于治疗后定期随访,廉价、无辐射是其最大的优势,需重点观察肝脾脏有无转移、双肾有无积水、腹膜有无种植、有无腹水、阴道残端及周围有无新出现病灶、骼血管旁有无淋巴管囊肿及其进展情况,骼血管旁、腹膜后淋巴结、锁骨上及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转移。V经阴道超声探头接近卵巢,图像分辨率高,不受肥胖及肠气干扰,对卵巢癌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V无性生活史的女性可采用经直肠超声。V如肿瘤过大,经阴道超声无法获得整个肿瘤的视野时,可选

8、择经腹超声作为经阴道超声的重要补充。另外,经腹超声还可以评估卵巢癌对周围脏器的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腹腔种植转移情况,如有无输尿管扩张、腹水、腹膜种植。V彩色多普勒可有助于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较良性肿瘤相,卵巢恶性肿瘤表现为更高的峰值流速、更低的血流阻力指数。V超声造影可观察肿瘤内部血供情况,特别是对微血管的显示优于多普勒,有利于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价,特别是抗血管生成等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评价。另外,可以用超声微泡对比剂介导靶向药物及基因治疗。V对于预计难以满意减瘤或体弱难以耐受大手术的患者,可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获取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穿刺部位可选择盆腔肿瘤、增厚的大网膜、腹膜等部位。盆底腹膜增

9、厚明显者,可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W旦注意,对于术前综合影像评估无明确转移的孤立性卵巢肿瘤,尤其是可疑早期卵巢癌者,需谨慎选测穿刺活检,以避免因穿刺导致的医源性W瘤播散。(2)腹盆腔CTA腹盆腔CT是卵巢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观察病变内微小脂肪、钙化,有助于对卵巢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的检出。ACT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即可同时完成对腹部和盆腔的扫描,对于评价肿瘤的范围及腹膜转移有重要价值,可辅助临床分期,为首选检查方法。A若患者无对比剂禁忌,应行增强扫描。盆腔MRIA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的组织成分性质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对于脂肪、出血等成分的观察具有优势,鉴别

10、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可达到83%-91%oAMR1有助于确定盆腔肿块起源,并辅助CT进行卵巢癌的术前分期。AMRI扫描范围有限,且对因运动引起的位移敏感。因此,对腹膜转移和大量腹水患者,MRI可作为腹盆腔CT的有效补充。A盆腔动态增强MRI延迟期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可辅助临床对患者行肿瘤原发灶减灭术的术前评价;结合CA125检测,可评估卵巢癌术后复发。(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ASPEcT全身骨显像有助于诊断卵巢癌骨转移。当提示骨可疑转移时,需增加断层融合显像或MRkCT等检查以进一步验证可疑部位。(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PET-CT可反应病灶的代谢状况。

11、治疗前行PET-CT显像有助于卵巢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发现隐匿的转移灶,使分期更准确;同步增强CT扫描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A目前PET-CT价格较高,因此不推荐为常规检查。A主要用于常规影像学检查诊断分期不明确,可能影响治疗方案、治疗后评价疗效或复发后确定转移范围等情况。03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A对于大多数合并腹腔或胸腔积液的卵巢癌患者,行腹腔或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A组织病理学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晚期卵巢癌的患者,可行腹腔镜探查活检术获得组织标本,并观察腹腔、盆腔内肿瘤转移分布情况,评估是否可能实现满意减瘤手术。04胃肠镜检查对于有盆腔肿块需排除胃肠道原发肿瘤卵巢转移

12、血清CEA升高显著的患者需行胃肠镜检查,以排除胃肠道转移性肿瘤。05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探查活检是一种微创手术,可用于部分盆腔包块、腹水患者以排除盆腔炎性包块或结核性腹膜炎,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还可用于评估能否实现满意减瘤手术。结语近年来,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卵巢癌患者生存率低、复发率高,生存质量水平较低,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W瘤之首。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因此,早期筛查、诊断,并及时进行体有效治疗对挽救卵巢癌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卵巢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2.2023卵巢癌广阔市场诊疗现状白皮书/领雁计划2023卵巢癌广阔市场诊疗现状白皮书研讨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