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 年)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卫生等领域控制有害生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制定本方案。一、发展基础(-)主要成效。十三五以来,全省农药产业逐步实现从无序发展到规范发展,特别是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新修订及配套规章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能,依法加强行业管理,生产发展成效明显,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审批效能稳步提升,经营使用日趋规范,在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L产
2、业发展成效明显。注重提高企业发展质量,通过产业政策调控,提高准入门槛,实施兼并重组,逐步淘汰一批规模小、产能落后生产企业,企业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全省农药生产企业由2017年的183家压减到137家,农药生产企业进入市级以上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83家,入园率达61% ,比2017年提高24% ;农药原药产量16.4万吨,制剂产量19.7万吨,比2017年分别增长42%和25%o2.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全省现有登记农药原药品种152个,制剂产品2528个。从三大类农药品种结构看,除草剂比重大幅下降,杀菌剂逐步上升,杀虫剂基本稳定,其占比分别由2017年的38.53%、
3、24.77%和35.78%调至25.45%、30.91%和35.45% ,产品结构与生产需要趋于合理。生物农药发展步伐加快,环境友好剂型产品数量不断增大,对环境污染影响较重的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产品数量减少,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剂型产品不断增加,由2017年的67.89%增加到89%o3 .审批效能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程序,梳理事项清单,完善办事指南,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办,大幅提高审批效率。农药生产经营许可事项和登记初审由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理,依托政务服务网,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枚印章审批。农药生产经营许可按时办结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均达到100%。4 .经营使用日
4、趋规范。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布局规划合理,经营门店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建立,电子购销台账管理全面推行。2021年,全省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门店信息全部录入中国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管理。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农药质量合格率逐年提高。农药抽检合格率由2017年的90.2%提高到97%以上,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二)面临挑战。当前,农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农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药产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持续推进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L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目前,我省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40家、制剂企业97家,分布在10个设区
5、市和辛集市,企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没有形成相对集中、规模连片的农药产区。2021年,全省销售额2亿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仅21家,占全省农药企业总数的17% ;农药原药和制剂双十强的20家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收入的93% ,而其余117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仅占7%o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目前,我省农药产业科研投入较少,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农药企业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4%,产品档次、质量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农药源头创新、核心工艺等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3 .经营门店小散多,日常管理难度加大。全省现有1.84万家农药经营门店,70%
6、以上分散在乡村,门店经营条件、人员素质和售后服务较差,对于实行农药经营标准化管理,实施农药实名制购买、处方制销售制度,实现生产安全用药,彻底杜绝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农药,确实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4 .安全使用意识差,风险隐患防范任务艰巨。部分农药使用者安全用药意识淡薄,缺乏科学用药知识,不按农药标签说明和安全间隔期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残留检测中禁限用农药检出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屡禁不绝,因违规使用农药而造成人员中毒、作物减产等药害事件的隐患风险居高不下,给群众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三)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农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农药产业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
7、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L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农药稳定供给。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省,农药刚性需求态势将会持续走高,加上近年来草地贪夜蛾、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病虫防控任务重,需要持续稳定的农药生产供应,农药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2 .安全环保压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阶段,随着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及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关注。特别是随着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门槛提高,对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3 .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随着放管服改革力度加
8、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增强,营造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有利于农药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有利于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提高市场竞争力。4 .新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境外布局。我省是农药生产大省,农药出口潜力较大。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日趋明显,特别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和农业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为我省农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优势产品出口,开展服务贸易,扩大产业境外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以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农药产业体系为重点,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
9、,优化产业布局,调优产品结构,完善政策支持,强化科技创新,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药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农药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2022年,农药生产企业数量保持稳定,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农药经营门店数量减少500家以上,农药利用率稳定在43% ,初步建立省农药全产业链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到2025年,农药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产集约化,力争农药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130家以内,培育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
10、业5家、超5亿元企业10家,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经营规范化,农药经营门店数量减少到1.6万家以内,打造标准示范门店2000个以上,力争50%的农药经营门店实现标准化经营服务;使用专业化,小麦玉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管理现代化,建立完善省级农药全产业链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与国家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对接,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服务能力。三、重点任务(-)完善农药生产体系。充分发挥产业政策调控优势,逐步完善农药生产体系,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加快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L优化产业布局。根
11、据省级化工园区(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发挥园区对农药产业的调控功能,优化生产布局,促进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集中度。积极引导企业向符合产业定位、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园区集中。新建农药生产企业必须在认定的省级及以上化工园区建厂。农药生产企业迁址或新增原药生产范围的,必须进入地市级以上工业园区;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的,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必须进入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化工重点监控点)。到2025年,力争农药企业入园率由目前61%提高到75%以上。控制企业数量。支持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中小农药生产企业,退出一批规模小、工艺落后的企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企业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逐步改变企业
12、小散多局面。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高污染、高风险和落后产能企业,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2.严格许可审批。按照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和农药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有关规定,严把技术评审、实地核查等许可审批环节,落实农药生产许可一企一证管理要求。对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严格控制新增粉剂和使用有毒有害助剂加工的剂型生产范围;对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依法撤销其农药生产许可证并追究相关责任;对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后,不再符合生产条件生产农药且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吊销其农药生产许可证。通过严把严控,到2025年力争农药生产企业数量由目前137家减少到130家。3.调优产品结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
13、指导目录和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最新要求,逐步淘汰抗性强、药效差、风险高的老旧农药品种和剂型,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536号公告精神,自2022年9月1日起禁止生产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等四种高毒农药,2024年9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使用。鼓励企业科研创新,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引导企业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水基化、纳米化、超低容量、缓释等制剂,适应大中型施药器械和多元化用药需求。丰富特色小宗作物用药品种,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开展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联合登记。到2025年,针对
14、蔬菜、水果等18种特色小宗作物,开展农药产品病虫害防控试验,尽早筛选出一批特色小宗作物用药品种。4.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按照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原则,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促进农药生产清洁化、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大力推广微通道反应、高效催化、反应精储成套技术,优化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鼓励设备更新,推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耗。建立健全农药绿色标准体系,完善生产管理制度,提升农药产品质量,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现有环境问题整改,促进农药绿色高质量发展。(二)规范农药经营服务。以农药经营许可为基准,以农药标准化门店建设
15、为重点,以实名制购买,处方制销售为抓手,加大政策管控和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农药经营服务行为,全面提升农药经营服务水平。5.加强经营许可管理。严格经营条件,经营人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学习经历、具备指导农民科学合理选药用药的知识及能力;经营单位必须配备可追溯、实名制购买的电子信息码扫描识别设备及用于农药购销管理电子台帐的计算机系统。严格许可审核,农药经营许可必须实地核查经营场所及配套设施,明确经营场所不得同时经营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等;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必须符合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的经营布局规划,落实专柜销售、实名购买、溯源管理,经营场所必须具备仓储及其配套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严格证后监管,逐步建立健全农药经营退出机制。6 .优化经营网点布局。按照农药风险管控和便民服务要求,优化农药经营门店网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