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三中学 周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 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 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 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
2、长带来的问题。【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耕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内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紧接前面的复习内容,提示学生清朝前期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都承袭了历 代中原王朝的做法,那么在经济上会制定和实行怎样的政策呢?会产生怎样的结 果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 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2、政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 荒
3、政策。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3、结果: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 了基础。4、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粮食种 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 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5、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 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学习此节内容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认识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 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4、经济作物 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 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 产品精良。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3、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 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在学习此节内容时,可结合书中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及前门街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5、图中人物进行了哪些商业活动?苏州繁华表现在哪些方面?使 学生对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有直观的感受。4、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 业活动。如晋商和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商人数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表现。他们拥有庞大资 本,合伙经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 关“徽商、晋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经营范围。应特别注意他们还有人 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 增强,社会安
6、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 L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l3o人口的增长也是经 济发展、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表现。2、带来的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 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 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 续发展O学习此节内容,可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来举例说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 众多问题。例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还带来诸如交 通、教育、卫生、就业、“未富先老” “温室效应”等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在历 史学习的同时注意关注、分析现实问题,能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 法。【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