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研学心得之学习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研学心得之学习传统文化.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研学心得之学习传统文化“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这里的“大学”,当时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小学”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艺”的层面,称六艺;而“大学”是修身之学,使人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之学,属于“道”的层面。道和艺,一为形而上,为体,为性;一为形而下,为用,为相。朱熹称“大学”为“大人之学”,“大人”是指道德完善之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J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
2、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止于至善”可以说是大学的终极目标。人生之终极目的是什么呢?生命的价值告诉我们,一个人外在的暂时幸福,常常会以某种精神的失去为代价,只有追求“至善”,为人类作贡献,才会有内心的充实。而这种充实,正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也是最受人们崇敬和爱戴的。由此,只有最高的人类“至善”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才能保证人类在贫瘠的土地上互帮互助,代代相传。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主张“存公去私”,“明理去欲”等传统为社会规定了一种道德理想,使个人从属于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止于至善”是人的一
3、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儒家之极便是“至善”;马克思主义所立之极为“共产主义”;弗洛依德所立之极为“性”;基督教所立之极为“上帝”;佛教之极为“极乐世界二这么多“极”只能是一种人文的格局,是一种相互间的人文理念。“至善”是个人道德体系的全面完善。对“至善”的理解可以有多重角度,但从其抽象性来看,一个事物的“善”在于它特有性质的实现,人的特殊本质不单纯是有肉体存在,或带有欲望的感觉,行使植物和
4、动物的职能,而是有理性的生活。因此,人的“至善”是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为人的职能。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人短暂的生命里,幸福与不幸都像善恶福报如影随形。儒家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道德完善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顺着本能的需要,表现为生存与发展;二是注意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讲完礼法与情意;三是超越自我,走向无私与至善。不仅个体达到“至善”,社会也达到“至善”,个体至善和社会至善相统一,不仅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社会也得以全面进步。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从而实现社会至善。至善是人类倡导
5、者及思想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善,是伦理宗法文化的必然追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只要能达到“闻道”的善境,那么,连生的真实,也就可以超而越之了。人格和尊严,在中国人眼里,是再重要不过的事了。只是,这个人格和尊严还有“终极”意味,是一种“至善”的表现。“至善”也是社会道德体系追求的最终归宿。那么到底什么是“至善”的社会?有没有“善”的绝对标准呢?我们看社会风俗,不是人人尽为之、习以为常,而是看是不是和谐了、圆满了,这就是“善”的绝对标准。但是,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的,历史跟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某种完美的理想的状态中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至善的社会、至善的“国家”,都是只有在理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是需要全人类为之奋斗的一个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大学“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八条目二在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的道德和能力要求。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最终才能趋向于“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