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绵窦炎症诊治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海绵窦炎症诊治进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海绵窦炎症诊治进展海绵窦前方止于眶上裂,向后至鞍背,其外侧壁由2层硬膜组成,2层硬膜间从上向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和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I展神经位于内侧颈内动脉旁,颈交感神经纤维缠绕于颈内动脉。每侧海绵窦汇集了眼眶静脉回流(眼上静脉、眼下静脉)及静脉的血流,通过岩上静脉和岩下静脉回流至乙状窦,进而至颈内静脉丛。面部静脉与眼眶静脉之间有非常丰富的交通支,解释了颜面部感染容易导致眼眶蜂窝织炎及海绵窦静脉血栓的原因。颈内动脉在海绵窦中呈S状走行,其分支小动脉为垂体及眼球运动神经提供血运。海绵窦病变患者常主诉双眼复视、瞳孔异常、面部麻木或头痛。疼痛可放射至
2、眶周或前额部,主要为三叉神经第1支分布区。由于海绵窦、眶尖及眶上裂结构在解剖学上是连续且相通的,因此该部位的病变常有着共同的来源。眶上裂综合征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可以出现眶尖及全海绵窦症状。海绵窦炎症疾病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感染因素包括结核感染、放线菌病、侵袭性真菌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涵盖了淋巴瘤、垂体腺瘤、IgG4相关疾病、Rosai-Dorfman病、多中心Cast1eman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肉芽肿性多血管炎。TOIOSa-HUnt综合征(THS)是引起痛性眼肌麻痹的海绵窦综合征的病因之一,根据最新的2018年诊断标准(ICHD-3),其诊断标准为:单侧眼眶或眶周疼痛并满足以下
3、两种情况:(1)头痛2周后出现I、IV和/或V1白页神经麻痹,或随之发展。(2)头痛局限于同侧眼周。因果关系的证据包括:(1)海绵窦、眶上裂或眼眶肉芽肿性炎症;(2)MR1或活检显示同侧HI、IV和/或VI颅神经中的一种或多种麻痹,不能由其他疾病解释。一项纳入了44例THS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约50%的THS患者可复发,应用免疫抑制剂较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复发率更低。海绵窦炎症需与肿瘤性、血管性、放射性损伤所致的眼肌麻痹相鉴别。海绵窦MRI不对称性强化在缺血性及炎症性眼动神经麻痹患者中的意义尚不明确。我科医生最近发现炎症组和缺血组患者临床诊断和影像表现的不一致率分别为3.0%(2/66)和13.7
4、%(16117)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炎症组,海绵窦增厚(90.9%,60/66I增宽强化(71.2%,47/66邻近结构受累强化(25.8%,17/66)均显著高于缺血组海绵窦增厚(51.3%,60/117X增宽强化(38.5%,45/117)、邻近结构受累强化(0.9%,3/117)(均P0.001)。由此可见,炎症可以导致海绵窦MR1异常,但是MR1怀疑炎症不能排除缺血可能性,建议避免过度依赖MRI02009年,Zambon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对临床诊断的多发性硬化(CDM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行经白页和颅外彩色多普勒高分辨率检查(TCCS-ECD)以及颈静脉系统和颈内静
5、脉系统的选择性静脉造影检查,结果表明,CDMS和TCCS-ECD静脉回流异常存在显著关联(OR43z95%CI29-65,P0.0001随后,静脉造影证实了CDMS中存在多个严重的颅外狭窄,影响脑脊液回流。因此提出了MS与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的假说。随后,另一项研究对MS患者、MS患者的近亲属及健康对照者行造影检查筛查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结果显示,不论在MS患者还是健康人群中,慢性脑脊髓静脉功能不全相对罕见,静脉狭窄对MS症状学的意义仍不明确。蝶窦、筛窦等部位炎症逆行感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cavernoussinusthrombosis)z还可能会扩散到颈内静脉,出现1emierTe综合征。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可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压变窄、管壁受损、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栓形成等。感染可引起血管炎,导致走行于海绵窦的颈内动脉痉挛、血栓形成致狭窄或闭塞,从而导致相应供血区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综上所述,海绵窦炎症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病、脑血管病等存在机制交叉,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