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51840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浮2023-2024年教研工作计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开拓教育科研新局面,持续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养提升、学校品质建设。一、指导思想2023年为教学质量提升年。坚持以教师、学生发展为本,以“高质量低负担”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全力推动学生全面和教师专业发展。二、任务目标1质量提升目标。学科成绩均较去年提升2%,合格率、优秀率分别不低于95%、50%;学习习惯、阅读、写字、听算、英语口语、实验、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技能合格率均不低于9

2、5%,基础素养抽测合格率较去年提高5%以上。基础素养和学科技能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习惯、书写、阅读、听算四个项目,占60%;探索学业素养等级制评价。基础素养重点项目实行全员达标和全员专项抽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基础素养抽测样本的确定,由根据项目水平改为根据班级综合水平。2 .学生发展目标。95%的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100%的学生至少选修一门校本课程;一至六年级阅读量分别不低于2万、18万、50万、IOo万、130万150万字;课堂学习参与度达100%、学习目标达成度达90%。3 .教师发展目标。家长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达98%以上;专任教师全员参与教学研究,专任教师学科素养测试

3、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45%以上,参加市级(含)以上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等教学竞赛获奖比例居全县前列;骨干教师在课题、论文、讲课、竞赛等项目中至少有1项成果,每学期读1本教育专著。4 .课业负担目标。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谁布置谁批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零投诉。三、主要措施(一)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实现“低负高质增值发展。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深入推进思维课堂建设,继续开展诊断课堂听评课活动,以问题提出与解决为主线,深入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分级分层开展思维课堂达标活动。加强自主选课学习活动的研究与管理。抓好“小幼”

4、衔接,深入推进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2 .推动教学质量优质发展。建设学科研究基地,培育学科品牌。突出县域课程标准与学科知识研读,组织开展“说理念、说课标、说教材、说设计”活动。落实“日清、周清”制度,做好单元二次过关。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有效作业,严格落实国家9部委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三十条规定,执行“年级组统筹、教导处审核”制度,推行分层作业。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二)抓住关键提效益,提高课堂效益。1抓住课堂关键,减负增效提质。(1)完善备课管理机制。研制备课管理实施意见,实行分类分层备课,明确备课形式和标准。实施小学科县域集体备课,研发大学科县域单元和重点课时集体备

5、课。落实校本集体备课流程。(2)推进思维课堂建设。掌握“一核心、两落实、三突出、四环节”思维课堂基本模型,学习县学科教学思想体系、学科思维课堂基本框架,开展思维课堂样板课、分步分层全员达标、优秀课例展评、青年教师赛课系列活动。(3)实施有效作业管理。建立5分钟当堂检测制度,推行“2/3基础题+1/3拓展题”分层作业,深入实施“明标准、强落实、抽展评”一体化作业管理模式,继续研发县域作业资源。(4)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研制教师“十条禁令”,设置教学红线,层层签定责任书,规范教学行为。定期开展教学行为专项督查,将不备课上讲台、抄袭教案、随意调课、空堂拖堂、歧视学生、加重作业负担等行为,视为教学事故,

6、纳入教师教学实绩考核和学校评估。2.抓住课程关键,满足学生需求。(1)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在学校显要位置展示课程架构体系图,结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成果,深化课程改革,建立“根基课程+特色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学校明理课程,培育35门校本精品课程,形成明理课堂系列一一教师文集、明理少年文集。组织学校月度特色课程评选。精选现有校本课程,明确时间、场所、师资和评价,有效落实自主选课学习日。(2)深入实施特色课程。加大博乐阅读课程的学生素养测试比重,拓宽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的测试范围,将作文同步指导课程、数学模块课程、英语模块整体教学课程资源、科学实验探究课程纳入教师素养测试,推进梦想课程转段升级,将梦想课程纳

7、入课表。(3)深化素养根基课程。落实“每天至少半小时自我阅读”,开放图书阅览场所,组织阅读能力全员专项抽测,举办全县阅读教育现场会,开展阅读达人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读书征文系列活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活动,校内必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学生书写水平评价覆盖全学科。开展学习习惯全员达标验证式评价。组织一年级教学专题会,调整一年级课程计划,落实零起点教学,每月对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抽查,每年一次全面检查与评价。(4)请进来,走出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排除35人进行疑探教学培训;通过推介会,教师尝试课堂改革与创新,学校提供平台,通过教研活动和课堂展示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

8、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同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抓住教研提素养一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搭建教育科研平台。统筹规划县域教研、联盟教研、校本教研三级教研,落实“主题化、序列化、系列化”教研模式,做好主题引领、把关部署、跟进指导等工作。搭建校级教科研及成果展示平台,做好成果的推介、物化和奖励等工作。优化校本教研机制,落实教研考评制度,确保教研实效。2 .拓宽研训融合渠道。落实全县义务教育学段全员赛课达标活动的指导意见,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法学法等学科素养进行全面通研并测试,对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全面过关并竞赛。深入完善学校“研、训、评”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实行“日常研训

9、、素养评价、专业成果”一体化管理。协同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并组织起始年级教师任职能力培训。3 .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构建教学管理干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体系,明确骨干教师职责,将骨干教师纳入过程性考核与培养,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发挥骨干示范带动作用;完善教师青蓝工程实施意见,实施县域内骨干教师全面结对帮扶,每人至少带好1名徒弟,捆绑评价发展水平,实现师徒相长的专业发展目标。4 .强化教研员专业引领。一是教研员协作共同体。跨学科跨学段整合管理、教研、科研工作,开展同学段不同学科整合、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习衔接研究。二是实施教学质量学科负责制,建设

10、学科品牌,教研员每人至少领衔研究1个项目或主持1项课题,每周至少半天时间围绕项目或课题进行研究。打破学段、学科壁垒,全面了解各学段、各学科教研方式方法,平均每周参加2次校本教研。开展教研员梯队建设,培养培训教研员助理。(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一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修订教学评价方案,加大课程实施比重,将基础素养培育情况纳入评价;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建设融研究性学习、科学实验、劳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组织思政教育学生讲故事大赛。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学校教师资源,探索互助协作式教学模式研究;优化重组项目工作室,深入推动读写教育、模块整体教学、STEM课程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

11、学评一体化”研究,修订课堂评价标准,关注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展示推介学科特色个性课堂。强化教学常规落实,继续抓好分层备课管理,开展有效集体备课,研究作业设计,关注过关检测实效,建设并推介教学常规特色项目。四、强化管理保障,推动任务目标达成1加大课程监管力度。规范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实施,大幅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上好思政课、传统文化课、实验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好体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发现亮点做法,培育品牌学校,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实现课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市级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深入推进新教育实验,建设特色项目。2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深化教学评价改革。继续完善质量监测方案,深入实施教学质量过程性和增值性评价。开展多元评价,深入关注学生读写能力、艺体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指标,继续组织好中小学文艺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3 .强化督查整改实效。依据XX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及县级各类教学常规文件,列出底线治理细目表,学校自评,教研室督查,及时整改问题。落实上级师生减负实施意见,杜绝非教学事务进校园、进课堂,打造“轻负高质”育人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