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最新: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组织的专家制定的一份重要指南。该指南的正式发布旨在推动房颤管理的规范化,并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及时、充分地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份指南详细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重新评估了房颤筛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指南针对亚洲房颤患者的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重要性,并突出了导管消融在房颤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该指南的发布,医疗界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房颤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方针,这将对临床实践产生积极影响。指南的制定是基于实证医学和专家共识,并结
2、合亚洲地区的特点,旨在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房颤管理建议,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1 .一般人群的房颤筛查房颤的筛查策略可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系统性筛查。机会性筛查指全科医师在社区就诊时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顺便进行房颤筛查,而系统性筛查则是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详细的房颤筛查。根据指南的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以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对于年龄70岁的人群,可以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房颤的筛查方式包括心电模式和非心电模式。心电模式包括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手持式或可穿戴式心电记录仪,以及心
3、脏置入式电子装置等。非心电模式则包括脉搏触诊、光容积脉搏波描记,以及使用具有房颤识别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等。通过机会性筛查和系统性筛查,结合心电模式和非心电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房颤的早期检出率。早期发现房颤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减少房颤相关的并发症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筛查方式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风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遵循指南的建议。2 .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患者的房颤筛查心房感知功能的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CIED)能够通过连续监测来检测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也被称为心房高频事件(AHRE)z包括
4、房性心动过D速、房扑和房颤。AHRE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在不同研究中存在一定差异,目前的指南和共识建议将持续时间下限界定为5分钟,频率下限界定为每分钟175次。对于记录到AHRE的患者,常规程控时应进行评估以明确房颤诊断,并及时调整抗凝治疗决策。通过对AHRE的评估和明确诊断,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抗凝治疗调整,以降低患者发生卒中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对于患有CIED的患者,监测和评估AHRE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3 .卒中患者的房颤筛查有研究表明,延长监测时间和提高监测频率可以提高房颤的检出率,但目前关于最佳监测方式和时程还没有明确的共识。一项研究发现,进行间断的长程动态心电监测,如连续监测71
5、4天,每年累计监测时间超过28天,可以达到与置入式心电监测装置(ICM)相当的房颤负荷评估能力。因此,对于未诊断房颤的卒中患者,可以考虑通过上述方式尽可能地检测到房颤并及时进行治疗。延长监测时间和提高监测频率有助于增加房颤事件的记录和检测,从而提高对房颤的诊断率。尤其对于那些可能存在间歇性房颤的患者来说,长程动态心电监测可以更好地捕捉到房颤发作的情况,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干预。虽然置入式心电监测装置(ICM)是一种常用的监测手段,但是长程动态心电监测在房颤负荷的评估能力上已经显示出了与ICM等效的效果。因此,在未诊断房颤的卒中患者中,可以考虑采用长程动态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筛查。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长
6、时间的监测,有助于提高房颤的检出率,并为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提供可能。然而,具体的监测方式和时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选择。卒中风险评估和预防CHA2DS2-VASc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到亚洲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增加的年龄阈值更低,指南采用CHA2DS2VASc60评分聘年龄6064岁的患者增加为1分,年龄65岁的患者增加为2分,未来还将根据新的研究证据决定是否将年龄5559岁列为需抗凝治疗的更低的年龄阈值。根据指南推荐zCHA2DS2-VASc-60评分大于等于2分的男性或大于等于3分的女,住房颤患者应该使用口服抗凝药物(OAC这是因为
7、这些患者具有较高的卒中风险。口服抗凝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卒中的风险。但在决定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时,还应权衡预期的卒中风险、出血风险以及患者的意愿。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出血风险较高的情况,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决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值得注意的是CHA2DS2-VASc-60评分为O分的男性或1分的女性患者不应该以预防卒中为目的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这是因为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较低,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可能对于他们而言是过度的治疗。口服抗凝药物选择的考虑因素有哪些?口服抗凝药物的选择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出血风险等。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包括华
8、法林(Warfarin)和新一代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Apixaban)、达比加群(Dabigatran)和利伐沙班(Rivaroxaban根据个体情况,医生会权衡这些因素,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无论是否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患者都需要定期评估卒中风险,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口服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医生会根据年龄、,性别、肾功能、出血风险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房颤的节律控制策略及治疗选择房颤的节律控制是指通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X直流电转复、导管消融或外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并进行长期维持。指南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安全有效的节律控制是房
9、颤治疗的理想策略。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策略。早期节律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心房重构,预防高危人群的房颤相关死亡、心衰、卒中,且在延缓房颤进展、减少房颤相关症状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作用。1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是如何治疗房颤的?AAD全称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心房内电信号传导来达到抑制房颤发作的目的。治疗房颤需要长期服用AAD,且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AD主要有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胺苯蝶碇等。其中,胺碘酮是应用最广泛的状态下AAD,在保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方面作用最为强大。AAD的效果和副作用AAD的优点是在转复房颤心律、改
10、善症状方面作用确切,是长期以来国内外房颤指南推荐用于改善症状的一线治疗手段。在减少房颤反复发作、长期维持窦性心律方面,AAD具有中等程度的有效性。然而,AAD相关的不良反应相对常见,并且针对不同的药物种类,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普罗帕酮会加重心肌缺血,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也会降低心输出量等。此外,AAD还会增加心衰、心脏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在应用AAD时,需要通过患者个体化的评估和监测,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 .导管消融导管消融是一种在心内通过消融机器或热射频电极切除心房内的异常活动区域,以消除或减少房颤发作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恢复心律的效果非常稳健,能够有效减少房颤复发率等优点。不过,在进行导管消融时,由于替代性激动的产生、误消融、心房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需要在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操作过程的多维度把握下实施。导管消融在延缓阵发性房颤向持续性房颤进展方面效果优于AADo恢复窦性心律可以逆转房室腔容积增大,减轻功能性瓣膜反流。对于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多项RCT证明导管消融可改善房颤合并HFrEF患者的预后。文献索引: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6):57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