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德育问题的探讨和建议》89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中德育问题的探讨和建议》8900字(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教育中德育问题的探讨和建议目录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邮概念界定32.1 小学德育教育32.2 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3第三章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33.1 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33.2 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43.2.1 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古老53.2.2 小学德育教育设置目标过于高大53.2.3 师道德素质参差不齐5第四章小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64.1 转变德育教育观念,消除思想误区64.1.1 取消考试成绩排名制度64.1.2 宣扬德育教育的重要性74.1.3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74.2 教育者需要重视德育环境,合理设置教育目标74.2.1 重视德育教育环境构建74.2.2 德
2、育教育净化校园思想教育环境84.2.3 德育教育不应忽视心理素质教育84.3 全面完善德育教师职业道德素质84.3.1 教师的德育教育目标应该更加广泛84.3.2 教师的德育教育要从实际出发94.3.3 教师的德育教育素质必须全面发展9第五章总结10参考文献11摘要小学德育教育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小学德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基础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凝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德育问题的现状着手,在理清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的同时,研究和探讨出
3、现的问题,包括: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所定的目标过高、泰国注重理论知识等,导致小学生无法很好的吸收相关知识,教育效果不佳。本文在此基础上给与相应的建议,以为改善和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关键词:德育教育;道德素养;小学教育第一章结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国推进现代化教育一直以来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对小学德育活动都高度关注,并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2004年3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
4、作”,)1备它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重点实施对象之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体现了德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教书”,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育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均强调了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继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可见
5、,党和国家对小学德育活动都高度重视,德育作为教育之首,是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新时代以来,“立德树人”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一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但针对小学生的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教师以及家长对德育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我国在校小学生接触到了很多负面信息,加上德育教育实施的不够系统科学,都严重制约了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实施。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有效地解决,毕竟小学时一个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取向的重要基础阶段,只有保证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在以后实现自我成长,有效建设国家,推动国家发展。本文针对这
6、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希望在改善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上给与一定的参考。第二章基本概念界定2.1 小学德育教育如果将整个道德教育体系与建筑物进行比较,那么小学道德教育就是建筑物的基础。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根据当前的发展实际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运用以身作则的方法来有效将小学生的心理、品质以及意识形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引导的教育。小学德育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招基本的思想道德内容、相关的行为规范和观念,以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观念、认知和方式等进行教育。主要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2 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实效即实在的效果。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主要
7、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学生已经成功的理解和获得了相关的德育知识,其在思想和行为以及理念上得到了认知和转化;其次,德育的效率。也就是说,通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精力等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获得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普通学校教育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素养传递给学生,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然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进行体现,最终才能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第三章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3.1 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在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教育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同样也取
8、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迅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1988年是中国中小学德育史上最具有意义的一年,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大会确定了中小学德育的新格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通知,中学德育大纲,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颁布。从中有效体现了党中央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以及支持。为了顺利做好德育教育,目前中央设有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系设有德育系,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司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处,负责全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各级地区的省市等建立了政府领导下的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和政治教育处等部门,小学设有专门的道德教育室等。这些机
9、构的建立,有效加强了德育教育的指导,规范了德育教育的管理,确保了德育教育具备了组织性。在爱国主义和对政治的重视方面,绝大多数小学生心中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并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多数学生具有一些简单的政治常识,并且更加关注政治和国家事务。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只能形成非常浅显的认知。在个人理想以及对学习抱有的目的来看,学生们的人生理想都是积极地,非常重视对于知识的学习,并钦佩革命烈士、伟大的历史人物以及科学家等。在在关爱集体方面,大多数小学生有集体意识,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做出自身的贡献,拥有集体荣誉感。在在人际交往上,大多数小学生
10、都尊重父母、尊重老师,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并发展出深厚的友谊。在在社会公德方面,大多数小学生能够有效遵守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在纪律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好的遵守课堂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3.2 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随着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层面的工作了,如今的各种社会问题反映出德育问题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以提高包括文化和品德在内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德育课程的内容宽泛而偏重理论,对于认知浅显的小学生来说并不好理解,同时教学活动过于单调、枯燥,教学过程相对无聊,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很难学进去。且与学生的
11、现实生活和发展需求不相称,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所学内容难以进一步提高,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非常不利。在德育实践中,纯理论内容是德育的主要内容,这也让很多学习难以理解。其次,教育模式太过陈旧传统,大多只专注于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多元化,总体的学习效率低下。当前社会发展极为迅速,各种新的信息和知识更新迭代很快,而小学生已经多了很多渠道来吸收各种不同的观念和只是,如果德育教育依然停留在以前的老式方式上,没有创新的教授方式,很难让学生们认真学习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素养。为了详细了解当前小学德育问题存在的相关原因,本文根据各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在总的问题上进行细化分析,以便于后期给
12、与明确而有效地改善建议。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3.2.1 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古老在国内,很多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许多古老的观念。主要表现如下:第一,道德教育的目的仅仅是限制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素质的人;第二,强行为学生灌输各种美德,道德规范一定程度上太过于绝对化;最后,太过于追求德育教育的正规化和制度化,重视管理,轻视教育。教师过于重视形式化,从而减轻了德育教育教育的长久性以及实效性。同时,对德育本身的认识上也存在了许多错误的观念。最明显的就是“重智轻德乙很多学校表面上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其实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偏向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缺少德育
13、教师,德育教育都是由其他老师进行。同时还有一些学校过分强调自身的升学率,只重视学生们的成绩,忽视了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且还有很多家长也不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人们只关心成绩,只关心升学,并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3.2.2 小学德育教育设置目标过于高大当前人们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过于高,太过理想化。教师对小学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因此造成了最基础的、最需要具备的道德素养被忽视,导致对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缺乏具体性。因此,有必要加深对德育目标的研究,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现代思想道德素质。首先研究不同年龄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特征,随后在根据不同点来确定德育目标,从抽
14、象到具体,从单一层次到多层,逐步开展德育教育。德育的发展必须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方向,但是目前的德育教育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法制、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都纳入德育教育中,因此就缺乏了针对性。小学德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品德,例如尊重,关怀,对他人和社会友善、对父母的尊重以及诚实守信。它可以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用道德的“心”来进行日常的生活学习,而不是用法律准则和政治标准参与社会生活及处理社会关系。3.德育教师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在国内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教育中,出现了部分德育教师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首先,部分教师不能客观地认识学生。许多老师对当代学生的特征、发展需求和潜力知之其少。他们过分
15、强调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因此无法客观地评估和教育学生;其次,部分教师教学存在严重的情绪化。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容易加深学生的抵抗力。然后,部分教师缺乏榜样的作用,教师是一面镜子,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到学生,部分教师没有以自身作为榜样,对自己的要求不高,无法从道德素质上为学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最后,也有部分教师对德育理论和原理掌握不解,缺乏德育领域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第四章小学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过去的小学德育教育方式在现在看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时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是很适合当前环境下的小学生。学生德育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灵魂,
16、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重要性的表现方式并不是在于一成不变的灌输给小学生,而是应该在教授的同时教师和相关部分根据结果和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改善和完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学生们也会乐于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创新的方式去学习和改变。因此,教育要实事求是,要紧跟时代,要适应学生发展的特性,这些都是教育或者说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可能千百年都不会改变,但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及思想,却要时时求新求变。这样才能不落俗套,也才能更好的传达德育教育的精髓和相关知识。4.1 转变德育教育观念,消除思想误区学生自尊心更强、心理更敏感、脆弱。因此,小学教师需要尊重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