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和残疾:足以成为放弃福利平等的理由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昂贵和残疾:足以成为放弃福利平等的理由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昂寿噬矣足U成加呼辘雌吗?一、两个问题资源配置的模式很多,以平等为追求是其中的一种。此等意义上的平等,即通常所讲的分配平等,以社会善品的平等分配为目标。然而,几乎所有关涉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善自由与幸福,财富与成就,能力与才华,机会与优势一都可被纳入社会善品的范畴。究竟哪种善应当成为统领其他的、最终追求的平等,是任何有关平等的分配理论需要澄清的首要问题。社会善品的分配往往只能确保单一向度的平等,而无法兼顾其他。吃得同样饱的人未必同样幸福,同样幸福的人未必同样富有洞样富有的人未必同样成功,同样成功的人未必同样满足胴样满足的人未必同样健全洞样健全的人未必同样衣食无忧。因其不能兼顾,很多情况下,问题就
2、转化为哪种意义上的平等是最值得追求的,也就是说即使忽略甚至牺牲其他维度上的平等,仍是值得的。(1)资源配置意义上的分配平等不同于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到的“关系平等,后者主张在分配平等保持沉默、然而却有违道德直觉的地方,平等仍应保持战斗力。笔者不否认关系平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构型,然而这种摆脱了诸如支配、压迫、歧视的理想社会构型即便在现阶段能够实现,其仍离不开社会制度的构建,而制度构建的关魄要义之一即善品的分配模式,这就会又回到分配公正的问题上来。纵观分配平等与关系平等的争论,其焦点是谁更能穷尽社会理想模式的原型。这就意味着,在双方的对决中,即使关系平等取得了胜利,分配平等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不会自
3、行消失。对关系平等的踪述参见齐艳红:关系平等主义及其困境兼析分配平等与社会平等之辩,载哲学研究2023年第2期,第30-37页。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只有从这些平等理论预设的价值立场中才能彰显。至今为止的平等的实践都是对某种平等理论的还原。(2)例如近来以约翰罗默(ROemer)等人为代表的对机会平等的研究,就是一种借助经济学模型进行的实践中的再分配理论。SeeJohnE.Roemer&A1ainTrannoy5EquaIityofOpportunity:TheoryandMeasurement,54Journa1ofEconomic1iterature1288,1288-1332(2016);
4、John.E.Roemer,DefendingEqua1ityofOpportunity,86TheMonist261,261-282(2003)John.E.Roemer,Equa1ityofOpportunity:AProgressiveReport,19Socia1ChoiceandWe1fare455,455-471(2002).而诸平等理论的根本分歧,最终都将上升至上述层面。福利平等承诺,个体相同的自我实现需求应当获得同样程度的满足。这种以满足人的需求或者说欲望为基本指向的分配模式,使福利平等跳脱出单纯关注社会善品的平等分配导致的物化倾向(feKshistic),(3)SeeAmar
5、tyaSen,Equa1ityofWhat?inS.M.McMurrined.,TheTanner1ecturesonHumanVa1ues,Vo1ume1,UniversityofCambridgePress,1980,p.216;Rona1dDworkin1WhatisEqua1ity7Part1:Equa1ityofWe1fare,3Phi1osophySPubIicAffairs189,191(1981);G.A.Cohen,OntheCurrencyofEga1itarianJustice,99Ethics906,943(1989).自带一种迷人的光环,然而也因此招致很多指责。整体而
6、言,批评者的观点可楼括为两个问题。(4)对福利平等的批判还有“骇人的口味”(OffenSiVetaSteS)的问题。基于压迫、欺骗、操蚁,尤其是社会性的压迫、操纵和欺骗下(操盘者和盘中的赢家们)获得的快感和满足,在福利平等的框架中不仅被许可,甚至具备正向价值,这使得很多人彻底抛弃了该理论。这个问题是罗尔斯(RaW1S)在攻击经典功利主义的时候提出的(SeeJohnRawIs1ATheoryofJustice1OxfordUniversityPreSS,1973,pp.31-32),福利平等可以说是将这一问题继承了下来。笔者认为,社会性的欺骗、操蚁和压迫实际上无法真正避免,由于这涉及社会根本结构
7、的问题,其论域要大于平等的分配模式本身,本文不作展开。第一,昂贵口味(expensivetaste)的问题尽管资源投入不一定保证欲望得到满足,但是欲望的满足必然需要资源投入。不同的主体,定向投入相同的资源,获得的满足感会大相径庭。即便是同样急迫的欲求之间,满足它们需要投入的资源成本也会有高有低。仅追求满足感的平等,等于承认在一些场合下,用更多的社会善品填饱那些昂贵的欲望是正当的,这有违绝大多数人的道德直觉。第二:快乐残废(thehappyhandicapped)的问题:福利平等下,对残疾主体进行补偿的理由仅仅基于主体的负向自我感觉认知而不是残缺本身的客观不理想状态,这就带来了“快乐残废的问题Z
8、对那些快乐的残废,福利平等将拒绝补偿。因为在这些人的主观感受中,残疾并没有削弱其幸福感。这恐怕会使很多人拍案而起。本文将证明,上述两个问题并非仅仅涉及奢侈的欲望和残疾本身,其巳触及对人生存状态的评价和生活意义的追问。福利平等在人的现实存在和评价上体现出极大的宽容性。即便反对者的观点成立,替代方案中也没有一个能给出更为理想的思路。二、福利平等的概念框架福利平等主张,理想的分配模式是每个人获得同等程度的福利。阿玛蒂及森(AmartyaSen)在1979年的功利主义和福利主义一文中首次使用了福利主义(We1fariSm)的概,念。(5)SeeAmartyaSen1UtiIitarianismandW
9、e1farism,9TheJourna1ofPhi1osophy463,463-489(1979),根据森,福利主义坚铲一种状态的良善仅仅取决于该等状态下的个人效用(6)同上注,第464页。效用(UtiIity)是主体对其自身状态是否良好的判定(apersons8nceptionofhisownwe11being),(7)同上注,第463页。由此推之,福利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良好在场状态”的认同。福利主义包括多种分配模式,取决于对状态良好的判定标准。当标准是最大效用的加总时,就指向经典功利主义;当标准是较差境遇群体的效用时,则指向依系于最大最小值排序的正义原则;(8)ZeximinPineiP
10、g”,罗尔斯的正义论中的正义的第二原则指向的最大最小值是其中一例。参见同前注(3),AmartyaSen文,笫205-206页。当标准是每个人获得相同的效用时,则指向福利平等。森仅是通过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效用(9)效用在功利主义那里指向“最大幸福原则”(thegreatesthappinessprincip1e)o边於(Bemham)就已经使用这个概念,他在1822年政府片论第2版序言(未发表)中明确承认这个概念源自怀疑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SeeJeremyBentham1AFragmentonGovernment,editedbyRossHarrison1Cambridge
11、UniversityPreSS,1988,p.116.将福利与“主体良好的在场状态(we11-being)相连,至于福利的内酒有哪些,他并没有给出更新的阐释。福利来自于经典功利主义对快乐和幸福这一对藐念的发展。一般而言,福利指向主体的幸福感(hedonisticpieasure)、成就感(SUCCess)、满足感(COntentment)或者对个人偏好、欲望的满足(desirefu1fi11ment),(10)为了克服边认开创的经典功利主义中快乐和痛苦的通约性问题(commensurabi1ityofP1easuresandPainS),西季威克(SidgWiCk)用欲求(desire)/“更
12、愿意做什么.(PreferenCe)将两者统合起来。SeeH1Sidgwick1TheMethodsofEthics,7thEdition1MacmiIIan11907,BookIIChaPter11,pp.123,127.理查德黑尔(R.M.Hare)采用了desire/preference这对概念(SeeR.M-Hare1MoraIThinking,Its1eveIs,Method,andPoint5OxfordJ981).后来的对福利平等的批判中,在讨论“福利”的时候,学者多倾向于从“欲望的满足(desiredU1fiI1ment)这个角度入手。参见同前注(3),G.A.Cohen文悌9
13、09;G.A.Cohen,Equa1ityofWhat?OnWeIfare1GoodsandCapabi1ities,561ouvainECOnomiCReVieW357,359(1990);同前注(3),Rona1dDworkin文,第191页;RiChardJ.Arneson,Equa1ityandEqua1OpportunityforWe1fare,56Phi1osophica1Studies77,82(1989)0尽管如此,森对福利的两个定性却值得关注。可以说福利平等之后受到的攻击,究其原因,皆可追溯至此。第一,福利是对状态的评估,至于该状态是如何达致的,在所不问。这就为“昂贵口味的问
14、题埋下了伏笔。首先,状态的评价不涉及对行为的判断,即便行为人的行为在该状态的实现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推之,分配的考量中没有个人责任的权重。无论是德沃金(ROnaIdDWOrkin)的“选项运气还是原生运气F11)Rona1dDworkintWhatisEquaIityVPart2:Equa1ityofResources110Phi1osophySPubIicAffairs283,293(1981).在福利平等中皆不考虑。简单讲,福利平等不承认个人基于其选择(无论是自愿的还是不自愿的)而获致的后果应当由自己承担。一个故意纵容自己的口味、非要吃到珍像美味才有饱腹感的人,与一个仅吃粗茶淡饭就心满意
15、足的人相比,福利平等不排除对前者予以资源的倾斜性补偿。(12)一个人的行为与该行为的结果之间的应得性,构成一个人对自己的主体身份认知。当此应得性呈正向评价时,即成就个人自我认同一成就感;而当呈负向时,即成就个人的道德负疚一责任。传统亚里士多德理论将行动者基于自愿选择的行为和该行为引致的结果之间做因果连接,体现为如下判断:当事人对此等结果负有责任,并认为自愿选择是判定一个人的行为公正与否的前提。然而此等思路在福利平等的道德计算中没有权重。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篌: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1页。其次,对感知的来源渠道在所不问。设若一个人的满足感来自于某种骄奢淫欲的“堕落
16、口味,(13)或者是基于压迫他人的快感,即“骇人的口味的问题,参见同前注(4)。只要该事件在主体那里产生了正向的心理感受,福利主义就承认其效用价值。除非其产生的负面效用一例如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公众反感一能够将其抵消。而对此类行为本身在道德上的负面评价,根据森,只能依赖于非效用的价值判断才能得出。例如引入某种客观标准对上述“更落”偏好进行纠偏,(14)SeeT.M.Scan1on,PreferenceandUrgency,72TheJourna1ofPhi1osophy655,658(1975).赛对此的批判参见AmartyaSen,We11-being,AgencyandFreedom:TheDewey1ectures1984,82TheJourna1ofPhi1osophy169,196(1985)或者通过某种完美的理性反思对之进行矫正。(15)例如理查徵黑尔(RMHare)的一阶判定(IeVe1Ithinking)和二阶判定(IeVe12t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