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68393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篇)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员干部2023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心得研讨发言材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并与自然资所作的重大部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推进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一、深入领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涵,

2、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上来。(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类生存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当前人们在建设占用和资源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农业种植面源污染问题、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环境损害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部署,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3、自然,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推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普惠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替代的。”解决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责任所在。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

4、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必然选择。绿水青山作为优良生态环境的载体或体现,如果从政治和宗旨的高度、从民生和社会的角度,全面系统深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强调“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其核心要义是强调营造人民群众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中,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做到生态惠民、生

5、态利民、生态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努力把江淮大地建设成天蓝、山绿、水清、环境美的宜居宜业胜地,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关自然资源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J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如耕地退化面积占四成以上,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耕地超过三亿亩;资源利用依然粗放,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9平方米,人均村庄用地317平方米,远超国

6、家标准上限J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生态环境督察,严肃查处了秦岭北麓等一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案件,全面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部门要立足于”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职责定位,树立强烈的使命担当,胸怀国之大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协同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降碳、减污、扩绿,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二、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7、(一)以全民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试点为抓手,推进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明确产权主体,开展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加快统一确权登记,强化整体保护,落实监管责任,完善法律法规,注重改革创新,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J(2023年8月24日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讲话)。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门的重要使命,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定的重大任务。根据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省以统一调查监测、统一确权登记、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8、等为重点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资产清查、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在总结既有改革、试点成果基础上,紧盯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注重以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探索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用新的手法、步法、打法推进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二)坚持节约集约利用,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J近年来,我省完成了“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初步成型,“空间准入、计划配置

9、、转用征收、规划许可、监测监管”的闭环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下一步以土地节约集约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在统筹资源保护、要素保障、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应加强区域统筹,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注重协同共治,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出实招,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的系统效率,重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坚持用途管制,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方位、牢牢、确保这些词汇语

10、重心长,无不透露出党中央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对中国饭碗高度重视。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重大意义。国土三调显示,目前我国耕地为19.18亿亩,在18亿亩红线之上。但实际上,每年仅粮食播种面积,就超过了17亿亩,除以1.2的复种指数,至少有14亿亩以上的耕地要种粮食,还有蔬菜、水果、油料、棉花等各种经济作物的面积,耕地还是很紧张的。建设用地对耕地的需求,仍在威胁着耕地;我们的土地利用强度很高,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可开发的耕地资源零星分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威胁仍旧存在,因此耕地保护压力大。从19.18亿亩耕地面积绝对数看,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耕

11、地减少的趋势仍旧存在。从城镇化推进看,耕地面临的压力也仍旧非常大。从国家安全看,专家预测,到2035年粮食需求可能会达到一个峰值,14亿人口饭碗绝不能依赖其他国家,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耕地红线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二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摞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一要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责任,立“军令状”,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确保在耕地保护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2、上下一心。二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放在首要和优先位置,把现状耕地划好、保好,将耕地红线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确保耕地实至名归。三要坚持节约集约是最好的保护理念,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要严格管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五要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执法监督机制,构建耕地监管长效机制,推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落实、落细、落地。(四)以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

13、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J。为此我们编制了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32035年),围绕全省“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加快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原则,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等,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正在显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隐蔽性、顽固性、反复性,存量问题和增量问题交织叠加,生态保护修复仅仅处于

14、开局之时,接下来的任务还很艰巨、责任十分重大,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三、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确保自然资源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自然界内在的客观规律,从思想论、方法论上指明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和路径,为我们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任务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努力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一是树立大局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在生态文明

15、建设这个“国之大者”面前,我们要树立鲜明的政治导向,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上率下、做到从严从实,强化斗争精神,系统谋划、精心组织、狠抓末端落实,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完成的好不好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实不实的重要标准,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底线思维,狠抓制度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从近年各级巡视巡查、审计、督察情况看,暴露出来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方面的问题大多同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很大关系。针对这些突出问

16、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准症结,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全面落实“严起来”要求,完善制度,强化执行力,把“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要求落实到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监测监管。要运用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系统等数字化平台,综合采取遥感监测、图斑核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方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要加强目标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探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联合执法,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自然资源违法对象形成强大震慑,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到位不收兵,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的信仰者、传播者与践行者,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