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顺应大学生自我成长与进步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能在相关专业领域去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医学本科生来说,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去胜任临床工作,还需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在工作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因此,对医学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很有必要。课程组结合本校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在专业基础课程医学生物化阜的课堂教学、课后知识拓展、大创课题申报及实施及开放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等方面进行
2、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一、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科研能力是指临床实践能力、医学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及学习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总称。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仍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辅以实践教学,偏重临床技能训练,加上科研创新能力不作为常规教学任务,也不列入考核体系,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不够。止匕外,大部分院校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的搭建不够完善,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国内很多医学院校进行了一些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如采用八年制、导师制等教育模式,但仍存在如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设施经费不足、针对性系统性不
3、强等问题。因此,医学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探索更为合适的培养方法,做好临床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医学生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二、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早期培养很重要,但是医学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的本科生,要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仅仅依赖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知识的拓展。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要增加基础知识与临床及实际应用的联系,补充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将教师自己的科研思维及科研结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科研的兴趣。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常规实验课教学中只按老师讲解的和书上写的内容去做,不自己思
4、考、设计的问题,我们加大了课堂上对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及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及和科研创新能力。止匕外,在课程考核评价中增加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内容,激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2 .课外多途径拓展知识面医学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较大,但是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基础,而课堂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且需重点讲解课本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外开设医学科研设计等选修课,或者举办科研讲座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
5、,课程组老师接纳了一些有想法的学生参与到教师课题的研究。在跟随老师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获得实验室相关知识的培训I,学习新的实验技术,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解答。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了解实验设计、实施的基本方法,为自己进行科研创新打下基础。3 .参与科研创新项目为了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国家层面到高校层面设立了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鼓励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创新实践,接触前沿科学知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本校建立了科研实验中心、动物房、细胞培养室,配备有切片机、显微成像系统、PCR仪、荧光倒置显微镜等实验仪器,还建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责任
6、制度等,在政策、资金、设施、制度及人员配备等方面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指导教师需全程参与学生课题的设计、申报、实施及结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答,监督项目的推进过程,保证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能按计划完成。正是因为有好的平台和政策的支持,本校医学本科生参与大创项目研究的热情很高,除了大二、大三的学生积极申报外,大一学生的申报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项目申报的数量逐年提高。这也说明学生对自身科研素质提升的主动性在加强。4 .成立科研兴趣小组为了有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本校基础医学院在2016年成立了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兴趣小组。小组成员的选拔采用学生自
7、愿报名,经过笔试及操作考试后确定人选。课程组安排指导老师定期对兴趣小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及实验技术培训,指导小组成员学习资料检索方法,查阅文献,将所了解的知识内容在定期举行的学术交流会上与其他学生分享讨论,同时鼓励学生撰写文献综述,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申报各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近三年来,绝大部分成员组成了科研小组,承担或参与了大创课题的研究,并撰写发表论文,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产生了较好的团队效应。5 .开放实验室,搭建科研平台在学生初步具备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开放实验室,搭建科研实践平台,完善实验室开放的制度,让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实验
8、操作,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为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我们的实验室开放做到场地的开放和时间上的开放,专门建设了一个大学生创新研究实验室,在工作日全天及休息日开放,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联系负责老师来进行实验,同时还为兴趣小组准备了活动室以供组员们进行一些日常的学习和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为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机会,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取得的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得到不断完善,学生普遍反映查阅文献获取资料的能力、科研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兴趣小组成立3年来,共吸纳成员90名,连续举办了
9、2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技能竞赛,参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学生中起到了较好的带动性。小余且成员对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明显优于只上过常规实验课的学生,知识面更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强。近三年来,课程组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立项2项,省级立项3项,院级立项28项,参与学生人数达165人。四、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教学的目标。虽然我们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医学专业的学制长、课程多、学习任务重,空余时间较少,大部分学生只能选择周末做一些文献查阅或科研实验,而这又常常与周末休息时间相冲突,这对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学生受到所学知识技术及实验经费的限制,所选择的研究内容大部分涉及动物实验,内容较为单一,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上各种问题,如动物饲养不当死亡、建模失败、试剂或仪器不能到位等,加之小组成员参与目的不一、技术水平有差别,在项目进行中的参与度不同,团队协作性不强,使得部分项目开展中途学生的积极性降低,项目推进不顺利,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等,这都需要寻找更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