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86358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实用精神科护理概论了解精神病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史及其相关的概念,是学习精神科护理的基础。因此,本章节系统地介绍了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及其相关概念和任务、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理论。第一节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一、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沿革在远古时代,人类对疾病的产生尚不了解,认为疾病是神、鬼等超自然力量加诸于人类的惩罚,精神障碍也不例外,治疗的办法则是求神拜佛、请巫师等。直到公元前四世纪,才开始有疾病病名和药物治疗的记载,在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460377B.C)的著作中和中医典籍、内经里也有了精神障碍的病名和治疗处方,医病不再是巫师的专业。

2、近数百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后,现代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精神障碍在过去的医书里虽已有记载,但直到19世纪在欧洲(主要是法国)才有较广泛的病例报道,并提出许多现在还在使用的病名和症状学名称。19世纪末,德国医生KraePe1in总结了前人工作,提出了一个分类,这一分类以后成为现代分类的框架,所以KraePeIin成为现代精神障碍学史上的关键人物(“祖师”)。20世纪以前,精神障碍基本上没有什么治疗。30年代先后发明了电休克和胰岛素休克治疗,对部分病人有较好的对症治疗效果。5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治疗药物,开创了精神障碍化学治疗的新局面,大大改变了精神科治疗的面貌,也促进了精神障碍的实验室研究:1

3、9世纪末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0)的心理分析治疗的出现,使心理治疗成为一个专业,促进了20世纪各种心理治疗的发展。到了20世纪后期,由于提出了新的疾病模式,由于神经科学的进步,由于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增加,过去不被重视的精神卫生问题现已日益受到重视,这对广大精神科工作者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使精神科能赶上医学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步伐。现代精神医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在少数沿海城市建立了主要为收容性质的精神病院;20世纪初,引进了神经精神病学的课程,到了20年代培养出第一批神经精神科医生。但在20世纪上半期,由于战乱频繁,所以发展不快,在新中国建立(1949年)

4、以前,全国精神科住院床位仅I(X)O余张,精神科医师也屈指可数。20世纪下半期,精神科床位已发展为10万余张,从事精神科的专业人员也相应地大量增加,并在北京、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地形成了几个著名的临床及学术中心。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出版了许多专业书籍和杂志。总之,现阶段的精神医学方向,已由过去的器质论、心因论而演变到所谓的综合论(ho1isticview),即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受生物学因素影响、制约,也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研究范围不仅限于预防各类精神障碍,更注重人类心理健康的维护,这也使精神医学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精神科护理学是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以及政治、

5、经济、宗教、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转变而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其中护理人员的角色由原先的生活照顾进展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兼顾的整体性的照顾者、治疗者、教育者、支持者、咨询者等多种角色与功能。护理的范围也由精神障碍的防治拓展到社区心理卫生。由于我国古代传统医学原本就医护不分,近代又因西方医学的传入,国内精神科护理的发展深受西方医学体制的影响,故在此仅就欧美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作介绍。(-)萌芽期(1890年以前)18世纪后期,法国医生比奈尔(Bine1)首先去掉精神障碍病人身上的锁链,使病人从囚禁中解放出来,提倡给精神障碍病人以劳动和人道主义待遇,才开创了精神科护理的先河,I860

6、年,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NightigaIe)女士在英国开办护校,正式的护理教育开始成立;其中强调病区的环境、个人卫生、新鲜空气和运动,注意病人的饮食和睡眠,以及对病人的态度等为主的护理专业理念。1873年,美国1indaRiChardS女士以此理念致力于精神科护理工作,并制订出一整套精神科护理的计划,主张对精神障碍病人的照顾品质应该和一般内科病人的照顾品质一样完善。这奠定了精神科护理的基础模式。此阶段的精神科护理以看管、照顾为主。(二)成长期(1890年1940年)这个时期,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不管在教育、角色功能等方面都大为进展。18907940年期间,伴随精神医学的发展,精神

7、科护理的职能开始拓宽,护理的角色功能由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及一般身体照顾,扩展到协助观察病情、详细记录,为医生诊治提供参考。20世纪30年代,精神医学发展了很多躯体治疗方法,如睡眠治疗、胰岛素休克治疗、电抽搐治疗法等,使精神科护理增加了许多治疗性的内容O这要求精神科护士增加许多内外科护理知识和技术来协助治疗病人。因此精神科护理在治疗中成为更有意义的角色。在躯体治疗发展的同时,精神医学也注重精神动力学的研究,开始提倡无意识的心理因素对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及日常生活的影响,使精神科护理内容不仅是发展更有效的护理技能,还须具备生理、心理的知识来作为执行的基础。在精神科护理教育方面,1935年起美国开始有护

8、理本科教育,并开设精神科护理课程,有了第一本精神障碍护理教材。19361945年美国有3所大学开设精神科护理硕士教育,建立了精神科护理学会。由于精神科躯体治疗的推进和教育的进步使精神科护理拓展为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H)成熟期(1940年迄今)这个时期精神科护理在专业的领域上更跨了一大步,进人了整体性护理的新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促使精神障碍病人的数目急速上升,社会对精神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促进了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精神科护士的工作范围从医院走到了社区和家庭。我国在1950年以前,由于经济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神障碍的治疗及护理都得不到重视和发展,精神病院数量少,设施

9、简陋,精神科专业人员极少,技术力量薄弱。1950年以后,精神科护理事业受到重视,各级精神病院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改善了设施,大量受过培训的护士加人精神科护理专业队伍,加强了护理的技术力量。1952年佩普洛(DrHikiegardpep1au)的护理的人际关系一书中论及精神科护士的角色、功能及基本技巧,此书为精神科护理学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架构。1954年,前苏联医生普普金撰写的精神病护理一书,详细阐述了精神科病区的组织管理,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对精神障碍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症状护理,强调尊重病人、爱护病人、恢复病人的权利、废除约束、改善生活、开展文娱活动和劳动等,由此开始了以对症护理为主的护理工作。

10、尤其50年代后期,在南京、上海、北京、成都等大城市的精神病院把病人从关押和约束中解放出来,组织他们参加工疗和娱乐体育活动,成立病人管理委员会,让病人参与病区管理,实行开放和半开放管理模式,使精神科护理更加规范,开始步入新的历程。1963年后,在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推动下,精神科护理的功能逐步由院内封闭的护理,开始走向社区、家庭护理和精神障碍的预防保健及康复。1966年1975年,精神科护理受到干扰和破坏,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显著下降。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的振兴和富强,国家卫生部、各级政府、中华护理学会都很重视精神科护理队伍的建设及精神科护理的科研工作,中华护理学会也多次组织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

11、活动,在1990年成立了全国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并制定了精神卫生保健护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各省也相继成立了省、市的精神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使精神科护理事业步入正规健康的发展轨道。护士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在职学习,如成人高考、自考、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等多种学习渠道,各地已培养了大批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的护理人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使精神科护理质量、业务水平、教学、研究等都有了很大进步。近10多年来,我国护理人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护理科研文章,并出版了诸如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精神病学等相关专著。全国各省、市、地区经常组织精神科护理学术活动,大大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精神科护理

12、事业的发展。二、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趋势(一)社区家庭化护理发展趋势精神障碍是一种慢性病,病人长期住院不仅不利其康复,反而由于长期住院脱离社会,易患住院综合症从而引起社会功能的退缩。精神障碍病人回归社会,尽量与正常人相处或生活在一起,促进病人的康复,这是新的理念。因此,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使精神隙碍病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已成为必然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精神障碍病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从传统的医院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向以社区一一家庭化为主的管理模式。英国是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开展得较早较好的国家之一,很早就主张在社区中照料精神障碍病人。美国是社区及精神医学起源国之一,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全面建立社

13、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住院、门诊和预防工作及政府立法是其发展主要标志。因此,大的精神病院的床位数急剧下降,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及其他院外服务形式迅猛发展。美国对在社区的精神障碍病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治疗机构,包括危机干预机构,过渡治疗机构(出院后回家前病人接受适应性治疗的机构),长期和短期监护公寓,寄养家庭,提供食宿和护理以及有监护的乡村住所等。重点体现在社会心理康复,指导家属亲友,调整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以及保护病人权益等方面。日本,在80年代中期建立了600个社区精神卫生保健机构,配备了专门家访人员,并且十分重视教育培训和普及宣传工作。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在建国初的创始期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且在

14、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障碍防治工作会议上,便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治,开发治疗”的工作方针,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列为工作重点之一。会议决定由南京、上海、北京、湖南和四川五个地区负责对全国培养人才,制定规划,建立精神障碍防治机构,重点在于对重型精神障碍的防治管理,要求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从而推动了我国社区精神障碍防治工作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城乡建立了精神障碍三级防治网,出现了不少社区精神障碍防治机构。1986年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促进了精神卫生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在城市推广以专业机构为中心的三级防治组织,提倡基层卫生组织和精神卫生服务

15、相结合的形式,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在农村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开展家庭社会防治工作。又如设立医疗站或福利工厂、家庭病床、群众性看护网、日间医院等。因此,精神卫生工作趋向社区一一家庭化是必然的。(二)精神科联系照会护理发展趋势联系照会护理是一种护理业务模式,是指由具有专才的护理人员对有特殊需要的单位提供协助,以解决该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当综合医院里发生病人有精神方面的问题而在照顾工作上面有困难时,就主动地邀请与其有持续关系的精神科资深护理人员来协助其解决困难,即为精神科联系照会护理。精神科联系照会护理的工作范畴并不限于医院内,它也可以扩展到社区内其他机构,如工厂、学校、教会和商业团体

16、等,对他们提供服务。在美国,有执照的联系照会护理师可以独立开业,执行业务,亦可受雇于某一组织,如医院的护理部或精神科部门从事工作。(三)实行开放型护理发展趋势开放型护理即指精神障碍病人在住院期根据病情状态不同,可实行自由进出病区,或周末度假(周末回家),或节假日回家等,与社区接触、与家人团聚,以达到促进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社会适应。封闭式的治疗与管理影响了精神障碍病人心身健康。病人会因为长期住院而与社会隔离,造成其社会功能的减退,阻碍他们重返社会。实行开放式护理,增加病人与社会的联系,能促进病人精神康复和重返社会。实行开放型护理是精神科专科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四)实行康复护理发展趋势精神障碍给病人社会功能带来的损害和精神残疾,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强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减少残疾是精神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训练病人生活、学习、工作、社交技能是减少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