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96599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共行政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0404001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总学时:42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专业、行政管理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二)设计理念公共行政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研究内容比较广泛,理论体系比较庞大,涉及到很多当前国内国外政府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现实问题,课程难度较大。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学校、政府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单纯以讲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注重“教”和

3、“学”的互动,重视行政管理理论与政府管理实践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不仅要力求小班化教学,还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差异化以及不同需求的差异化。(三)开发思路按照学院“高素质、应用型“经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构建课程体系;2、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3、以提高学生职业能

4、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4、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推行双证书制;5、学校、政府合作,共建新型实践教学基地;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主体、行为、规范、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一)知识目标要求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二)能力目标要求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行政公共关系、行政责任、行政信息、行政道德、行政组织、决策、监督以及行政改革等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要求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3、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4、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论要求1、理解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识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时间、时代背景、理论基础。3、识记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4、识记行政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基本阶段和主要内容。第二章行政环境要求1、识记行政环境的含义、构成2、理解和掌握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3、掌握行政权力的基本功能,理解行政权力的“双刃剑”作用。4、理解和掌握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

6、化环境、民族环境、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第三章行政职能要求1、识记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2、识记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运行职能的基本内容。3、理解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以及行政职能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4、理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演变的四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并识记每一个阶段行政职能的特点。第四章行政组织要求1、识记行政组织的概念、基本要素,理解行政组织的特性,理解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2、识记行政组织的类型。3、识记行政组织纵向结构、横向结构的含义,理解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关系。4、识记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共同特点。5、识记编制管理的原则及编制

7、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五章行政领导要求1、识记领导的概念,理解领导的四个特点,领会领导和管理的关系。2、识记行政领导的概念、特点和作用。3、识记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4、识记行政领导方式的含义和几种主要的领导方式。5、识记行政领导艺术的含义、行政领导事务类型上的领导艺术。第六章人事行政要求1、理解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人事行政和企业人事管理的区别,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2、识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起源、概念及简要发展历程,识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3、识记当代西方国家人事行政变革的主要内容。5、识记中国人事行政变革的主要形式及其主要内容。第七章公

8、共预算(自学)第八章行政信息要求1、识记行政信息的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行政信息管理的概念,理解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2、理解行政信息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领会行政信息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3、识记中国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的时间。4、识记行政信息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行政信息采集的过程和渠道,行政信息存储的含义,理解行政信息公开的含义及制度。5、识记行政信息开发的含义,行政信息本体开发和应用开发的含义,行政信息利用的含义和层次,理解行政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关系,识记和理解领会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第九章行政决策要求1、理解政策问题确认的含义,识记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途径。2、识记制订政策方案时必须遵循的原

9、则,理解政策方案形成多元化的含义。3、理解政策合法化的含义,识记政策合法化的四项内容。4、识记政策执行的主体和影响政策执行的三大因素。5、识记政策评估的主体,理解政策评估的标准,识记和理解政策评估的三种类型。第十章行政伦理要求1、识记行政伦理的概念,理解行政伦理的含义,并识记行政伦理发展的简要历程,理解和领会20世纪后期出现的五个新的行政伦理迹象。2、识记和理解行政伦理的五大功能。3、识记行政组织伦理的三大基本内涵。4、识记和理解行政人员伦理的三项基本内容。第十一章行政监督要求1、识记分权制衡理论、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论这三项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2、识记行政监督的四项内容。3

10、、识记行政管理内部监督体系中四项基本形式的内容、理解行政管理内部监督体系中四项基本形式的关系。4、识记并理解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6、识记和领会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措施。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要求1、识记危机的三种解读视角,公共危机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2、理解和领会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识记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公共危机管理的职能与机构。4、识记公共危机决策的原则,识记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理解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的重要性,识记公共危机新闻发布的原则和新闻发布的方式。第十三章政府绩效管理(自学)第十四章行政改革与发展要求1、识记行政改革的含义。2、理解和掌握

11、行政改革的必然性。3、掌握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4、识记、理解并领会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5、了解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进程,理解并领会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及展望。(二)教学设计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配套使用阅读材料和相关案例,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文字教材为基础,应注重自学,一方面抓住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钻研,一方面联系实际加以深入探究。面授辅导时间一般可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左右。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教师在面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联系实际

12、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过程时,可组织同学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以开拓视野、活跃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本课程的重点、难点行政管理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分布在第二章(基本原理)、第六章(行政领导)、第七章(人事行政)、第八章(行政管理方法)和第十三章(行政效率和行政改革模块)。2、解决办法为了使学生能深刻理解这些知识,针对以上各章节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解决办法。一是把基本原理部分同学生学过的管理学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基本知识讨论如何在行政管理学中运用这些原理;二是聘请具有政府实际工作经验的领导为学生开设行政领导、人事行政

13、等内容的讲座,使学生充分认识政府的实际工作运行情况;三是采取与学生暑假实习相结合的办法,把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形成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对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3、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做到“6+1”法,即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结合、中文与英文相结合、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教材与网络相结合,同时还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即六个“结合”加一个“简单化”o具体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典型案例的介绍和讲解,对基本理论进行深化,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把握。同时也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分析能力,逐步形成运

14、用行政管理学理论的思维分析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为了进行直观教学,积极倡导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就案例中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采取学生主题发言、质询争论、求得共识的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2)课程实验法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课程的教学进程中应有意识地安排课程实验,这样边学边练,随时消化吸收课程知识,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加大课程训练力度,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各章习题,学生根据授课老师要求独立完成习题作业,授课老师批改后认真讲评。(3)研讨性教学法通过设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在对问题的解答中,强调学生自己的发言与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15、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研讨和课后的自学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专业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在课程中应经常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性教学。(4)研究性教学法通过研究性的教学内容的讲授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达到教、学互动。变革传统的课堂教育大而全的内容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使学生在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性的专业思维能力。如国际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就某一理论问题查找相关文献,归纳分析并综述,进行研究性学习。4、教学手段(1)普遍应用多媒体教学国际经济学授课都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课件以PoWerPoint为主要演示工具,体系清晰,重点突出,设计精美,信息量大,提高授课效率。在时事性较强的章节辅助以视频或其他中英文有声资料。课堂使用到的教材包括与经济热点相关的有声资料,如对WT0、IMF等国际组织相关的英文介绍节目,应不断更新的经济热点新闻以及很多海外著名高校的开放性的辅助性有声教学资料。(2)网络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随堂使用的资料、思考题以及每个作业都将及时更新,发布在本课程的公共邮箱或课程主页,向学生24小时免费开放方便同学们下载使用。同时,本课程主讲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列表,通过预留开放性作业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