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研究现状及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研究现状及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研究现状及思考作者:张学福梁斌王雪梅来源:兰台内外2023年第32期摘要:近年来,城市书房成为图书馆转型和发展的新形态。为了解城市书房研究进展,以CNK1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为依据,从城市书房的涵义、文献年代趋势、期刊分布、主题内容等方面,揭示我国城市书房建设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思考、总结存在的问题,为当前城市书房建设浪潮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思路。关键词:图书馆;城市书房;服务创新近年来,国内图书馆打造城市书房风生水起,作为图书馆转型和发展的新形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被媒体誉为居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9月,全国130多个城市已建立了1700多家城市书房,发展
2、势头迅猛C同时,城市书房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起来。本文旨在厘清城市书房的研究现状,探讨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推动城市书房的可持续发展。一、城市书房的涵义书房,顾名思义是藏书、阅读、写作的房间,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承载着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城市书房这一概念出自温州市图书馆的创意,征集而来,辨识度高,自2014年以来在国内广为人知和接受,而后又经过各地学习效仿、赋予新含义,于是城市书房在不同城市衍变成不同的名称和特色,如扬州“24小时城市书房”、上海嘉定区“我嘉书房二洛阳“河洛书苑”等。吴蛟鹏将城市书房定义为选定布置设计一个场
3、馆,运用新技术实现自助服矜、自习和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实体图书馆。黄安妮、陈雅则高度概括了“城市书房”是利用信息化和RF1D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和读者自我管理服务的全开放、不打饵、高品位的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馆。鹿贺进一步提炼出城市书房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汇集了信息、空间、文化等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间,并通过新技术应用确保图书馆服务的连续性、自助性、多元化,是建设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最经济高效的服务方式,是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延伸和创新。由此可见,对城市书房的定义及理解都大同小异,基本达成共识。其实,从形态上来说,城市书房的建设源于24小时自助图书机,但是
4、城市书房具有阅览座席、借阅区等场馆空间,明显区别于单一的图书ATM机设备C从时间上来说,受台北诚品书店推出的“24小时不打洋”服务启发,城市书房服务时间延长至24小时。从机制上来说,城市书房是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新尝试。在功能上,城市书房具有阅读服务、互动交流、教育服务、城市宣传等功能。二、研究现状1数据来源和年度趋势文献调研以中国知网(CNK1)作为数据库,以“城市书房M图书馆+书房”和“24小时图书馆”等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时间截止到2023年,剔除与图书馆无关、与城市书房概念相关度低的文献后,共检索到有效文献93篇(检索日期2023。2-10)o研究论文最早出现在2014年,这与张家港图书馆
5、2013年推出第一家24小时,图书馆驿站”、温州市图书馆2014年推出24小时“城市书房”项目的建设发展趋势相一致。随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2015)、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017)、公共图书馆法(2018)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施行以及连续多年“全民阅读”写进政府报告,为城市书房提供了法理依据,有力推动了城市书房的建设速度和数量增长。2019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温州市举办全国图书馆总分馆制暨“城市书房”建设研讨班;2023年9月,全国十城携手发起建立了“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围绕着城市书房的创新与研究呈增长态势,从2014年1篇起步,2
6、016年达到9篇,在2023年更是爆发性的达到44篇之多。城市书房在实践上的旺盛需求驱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理论指导,促成城市书房研究的不断升汩zmo2 .期刊分布通过文献统计,发现城市书房研究的93篇期刊论文分布在49种期刊上,其中20种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载文44篇.占研究期刊文献总数的47.31%,这说明由于城市书房兴起时间短,图情期刊收录率低,关注力不够。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期刊新阅读载文最多,达到16篇,主要是该刊在2023年第8期策划了“温州城市书房:引领公共文化服务新创举”专题。在专题中,温州市图书馆的同人分享了温州城市书房实践经验和不足。河南图书馆学刊(8篇)和图书馆
7、研究与工作(7篇)分居二三位,正好与之所在省份城市书房的建设热度密切相关。3 .作者和区域分布首先,收集的93篇论文出自80位作者(仅统计第一作者),从地域上看,来自温州市的作者最多,有15位作者,发文23篇,占文献总数的24.73%,说明来自温州市图书馆的吴蛟鹏、胡海荣、鲁方平等作者是发文主力,成果突出,对推动城市书房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扬州市的作者有6位,发文6篇,占比6.45%;最后,洛阳和郑州各4位作者,发文4篇,占比4.30%。由此也反映出作者来源较为集中,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有待均衡,城市书房实践上也存在客观差距。三、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书房的建设模式建设模式是城
8、市书房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胡海荣介绍了“温州模式”,即温州“城市书房”建设是图书馆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采用连锁运营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在我国图书馆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张洁将扬州市城市书房建设模式概括为分馆改造和多方合作共建模式两种C郭缨、刘汉鑫认为城市书房形成了温州、昆明的“对外传播”、扬州、重庆的“便民服务和洛阳的“书房+大型活动等典型发展模式。研究者都不吝惜笔墨,多赞以Xx模式”“XX经验”和“xx样本”等,体现出创新的自信和底气。一言以蔽之,城市书房的建设模式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既有各县(市)区自主建设,也有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是城
9、市书房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参与的主体多元化,包括网咖、民宿、企业、茶馆、银行等,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同时,社会参与的路径也很多,如志愿者服务、业务合作、购买服务等,使城市书房真正成为共建共享空间,改变了图书馆唱“独角戏”的局面。4 .城市书房的管理标准推进城市书房的标准化是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当前文献研究中可以发现,各地均将城市书房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图书资源、人员管理、服务流程、标识系统等进行要求和界定,探索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比如,温州市制定了地方标准城市书房服务规范,建立了“七个统一”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有效支撑了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扬州市实行管理与服务的
10、“六统一”,打造“精神食粮的快餐连锁店”;洛阳构建了三层四级总分馆体系,建设管理“八统一:“总分馆制”建设的经验与理念移植入了城市书房建设,规范了运维程序,提升了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5 .城市书房的服务创新在服务模式上,一般将城市书房的服务模式分析归纳为公益性服务、全天候服务、智能化服务、自助式服务、体验式服务等,呈现出服务程序公共化、主体多元化、范围基层化、定位人性化、维护专业化等特征。其中,自助式服务主要满足读者自助借还、自助办证、数字阅读、计算机检索等,是城市书房服务的显著特征。智能技术在城市书房的管理和服务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书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信息化技术和
11、RF1D技术等,实现智能化管理。在服务内容上,城市书房主要提供借阅服务、空间服务以及阅读推广等,坚持内容为王,实体+虚拟的多元化服务供给C在服务成效上,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书房促进了图书馆各项服务(包括读者服务人次、数字访问下载量、办证人数等)指标大幅提升,实现了公共阅读服务的便利化、均等化,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6 .城市书房的布局设计在布局选点上,胡海荣强调要采用网格化嵌入式方式,科学计算每个城市书房的辐射面,建设装修坚持以“耐用、经济、绿色、美观”为原则。李娜指出城市书房的空间构建是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结合空间共享人群的特性,通过介入城市其他功能分区的互利共生。王逸夫从空间布局角度,总结扬
12、州市城市书房的分布具有均衡性、可辨识性、叠合性等特点。总体而言,各地建设城市书房建设都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布点便利性、服务半径、人文环境、馆舍面积、装修设计等因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二四、城市书房研究的评价及思考1 .评价(1)研究成果从研究数量上来看,当前对城市书房的研究成果明显较少,与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相比,明显处于实践繁荣,理论滞后的境地。城市书房在我国属新生事物,研究时间跨度短,尚处于初始上升期。(2)理论缘起“城市书房”是国内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工程,是国内图书馆公共阅读推广的首创。从理论基础上看,目前很多城市书房采取了总分馆模式,并将城市书房的建设
13、作为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城市书房的研究还往往与“社会参与力量”“公共阅读空间”“自助图书馆”“第三空间”等相关概念主题的研究交织渗透在一起,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研究内容研究多以本馆或某地研究讨论,偏重于现象描述,缺乏对城市书房的整体考察以及宏观视野下的审视和剖析。由于城市书房建设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时期,在建设网点、合作主体以及用户量等日益增加时,必然产生许多问题,但是相关对策建言鲜有新意,内容同质化严重C还有,由于涉及学科交叉,城市书房智能化的研究并不深入,不过这也展示了图书馆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行动力。(4)地域分布从地域上看,研究具有地域不平衡性。目前虽然城市书房在全国各地遍
14、地开花,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仍主要聚焦于温州、扬州、洛阳等东中部的几家“明星”图书馆,更多的中西部城市书房研究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乏人问津。2 .思考(1)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在以后的城市书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可以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城市书房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和全方位的评价。另外,后续研究应该深入城市书房开展用户调研,提升城市书房的使用满意度,构建并完善服务评价体系。(2)研究区域扩大化城市书房热在全国已经掀起,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语境下,城市书房发展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培育与发展的过程,城市书房研究热度将会提升,所以全国范围来看可供研究的空很大,
15、有待继续深耕。(3)研究内容向纵深发展随着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研究内容要从城市书房常规的建设模式、运行监管、参与主体等,由表及里,深入至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应急机制以及治理困境评估等方面,进行更多主题的阐述。(4)不断完善城市书房的服务规范目前国内城市书房缺乏统一的法规政策保障,只有温州、扬州、洛阳、威海等极少数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标准,且政策倾斜、量化考核、配套管理等存在着细则简略以及具体操作问题,亟需发展完善。参考文献:1陆遥,应忠彭,邵晨婵.城市书房为何这样火IN.浙江日报,2023吴蛟鹏.城市书房一“都市15分钟文化圈”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黄安妮,陈雅.我国城市图
16、书馆“城市书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鹿贺.山东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研究以山东“城市书房建设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5胡海荣.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新模式温州“城市书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6张洁.关于扬州市城市书房建设及管理模式的探讨J1图书情报导刊,2018郭缨,刘汉鑫.城市书房的发展现状及模式探析J新阅读,20238章亦倩.以标准化为引领推进城市书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J.新阅读,2023池沁.书香城市建设中的“扬州实践”以扬州24小时城市书房为例川.新世纪图书馆,201810张小雅.公共图书馆与书香城市建设一以洛阳市图书馆为例U1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口1滕伟.城市书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