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三年级科学《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珠从哪里来姓名:刘怡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组别:非骨干学区:上庄西北旺学区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姓名刘怡学校学科科学联系电话及邮箱年级三教科书版本及章节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186119104291enmosara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相关领域物质科学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温度与水的变化1单元内容分析(1)单元在课标中的位置j光能I热能机械能磁能包括力的作用具有能量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隶属于新课标中四大版块中的“物质科学”领域范畴。其中涉及,物质,和“能量”两个学科核心主题,具体包括“物质”中的“物体,”水和空气”两个内容和“能量”中的“热能”。(2
2、)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在物质科学领域中的关系上学期下学期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温度与水的变化水和空气磁铁四年级溶解电声音食物、岩石和矿物五年级光沉和浮运动和力热六年级能量物质的变化在旧版教科三六年级的教材中,涉及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有以上单元,其中有关能量中“热能”的内容,有三下本单元的温度与水的变化和五下热,还有六上的能量,共三个单元,本单元意在让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联系,为五年级下册的热单元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本单元更着重涉及到了物质科学领域中的物质的变化这一内容,在三六年级的教材中,除了本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外,还涉及物质的变化内容的分别有四上溶解、四下食物、六下物质的变化。教
3、材意图让学生从温度与水的变化、溶解、食物三个单元分别认识物质的变化,最后到六年级物质的变化单元进行新的认识与分类,将物质变化分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大类。本单元主要以水的变化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并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观点,同时也为为后续的六年级学习“物质变化”内容做基础。(3)单元知识结构图主题物质循环,能量守恒物质的变化:事物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发现并利用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4、。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2 .学习者分析我校三年级学生经历过两年台湾“力瀚科学”的学习,学习兴趣非常高涨,十分热爱科学,而且视野、思维都很开阔活跃。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尚显得不足。在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单元,试图结合学校引进的数字化实验设备,通过带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结合新课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初步建立温度变化与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联系。3 .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单元目标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获得热量或者失去热量可以改变水的状态。 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
5、变。 能够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单元重点 获得或者失去热量时,水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单元难点 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能够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课题认识对象主要目标1、温度和温度计使用温度计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测量水的温度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3、水结冰了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4、
6、冰融化了5、水珠从哪里来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6、水和水蒸气7、水的三态变化水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由上图单元编写逻辑图可见,本单元的前两课,通过使用温度计和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知道温度是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这一重要概念。将温度变化与热量建立联系。接着,后续课程便以水为例,探究热量、温度与水的状态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第3、4课通过水和冰之间的相互转化,证明温度能够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第5、6课是通过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互转化,证明温度对同一种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第7课是通过探究水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可逆变化,概括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
7、“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进而上升到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意识到水在自然界中是以的不同形态存在的,是一种相互可逆的循环,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观念。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水珠从哪里来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要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据此,本课以水蒸气遇冷变成水这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推理的思维方法。首先,通过让学生以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接着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法,进而寻找证据。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科学解释,得
8、出结论,并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2 .内容分析课时,课题名称主要目标,一掌提了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联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弟一课k测量水的温度1第七课水的三态变化由上图,本课隶属于教科版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第5课时。学生通过前四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联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初步建立了温度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之间的联系。本堂课重在让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分析、检验假设寻求新证据修正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3 .学习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经历了半年科学课的学习。在上学期,学生经过水与空气单元的学习,知道水在自然
9、界有三种存在形式,对物质的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基于此,我进行了以下前测:1空气中有没有水蒸气,你是怎么知道的?1.空气中有没有水蒸气,你是怎么知道的?史支应水第和上加点的,一小坏队哪1.空气中有没有水蕉气,你是怎么知道的?J11A拉Q1.空气中有没有水蒸气,你是怎么知道的?;月弟1隔右秋出的,也动招水*M由第一题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班有80%的学生知道空气中有水蒸气,其中父母讲授的占31%,听老师讲过的占63%,看书知道的占6虬认为空气中没有水蒸气的学生占17.5%,其中3%人说出了理由:认为有热水或高温的地方才有水蒸气。不知道空气中有没有水蒸气的学
10、生占0.02%o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可乐外壁上会有一层水珠,你能解释一下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吗?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可乐外壁上也会有一层水珠,你能解释一下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吗?旦逸座彼木箱里可迷虹媛3厩顿的/飘沫时力耐化工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可乐外壁上也会有一层水珠,你能解释一下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吗?及安松鳄囱为受磴伪外办碗比夕7阳困了水珠从哪里来温度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乐外结冰,冰融化里面的气体跑出由统计可知,有50%的学生答出是由于可乐在冰箱里受冷,拿出来后在空气中受热,一冷一热导致形成的水珠。28%的学生猜测可乐在冰箱里会结一层冰或霜,再拿出来后冰或霜融化形成了水珠。有15%的学生认为是可乐里
11、面的气体跑了出来,在外壁形成的水珠。还有7%的学生答出了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外壁形成的水珠。通过前测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知道空气中是有水蒸气存在的,但是仅停留在初步认知上。由于水蒸气的自身特点,学生对水蒸气的具体认识是不清楚的,对于水蒸气与水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更是十分模糊的。如何证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水珠,将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可视化?本课采用电子天平对冷金属杯进行称重,通过重量的增加验证出确实是外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水珠。除此之外,本课还会通过在热水杯上盖盖儿出水珠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水蒸气与水之间的转化条件一一受冷,进而认识到温度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影响。4.教学目标
12、(含重、难点)科学知识:1 .说出凝结是水蒸气受冷变成水的过程。2 .解释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难点)科学探究:1 .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2 .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重点)科学态度: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1)本课教学流程图(2)教学资源准备:教师:课件、烧杯+冰块、数字电子天平、冷冻过的金属杯学生每组:烧杯+冰块、烧杯+温水、烧杯+开水、抹布、蒸发皿(3)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谈话导入:昨天
13、刘老师下班回到家又热又渴,便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瓶可乐倒在杯子里,又放上了几块冰块,喝起来非常凉爽!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你看出来了么?1在生活中或者课堂上,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2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杯壁外的水珠从哪儿来的?【设计意图】“可乐加冰”是学生夏天最常喝的解渴饮料,从中发现“杯子”出汗更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从生活中的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水珠从哪里来?二、探索调查(一)猜测杯壁外的水珠从哪里来1 .小组讨论,进行交流。2 .学生汇报,提出假设。(二)实验探究水珠的来源与条件1 .实验探究前两种假设(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认为可行的假
14、设进行探究方案的讨论。(2)学生进行探究。(3)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得出结论。假设一:杯壁外结的冰融化产生的水珠。方法:用抹布将冰擦掉,看外壁是否还会产生水珠。结论:杯壁外依旧有水珠,排除假设一假设二:杯内冰融化产生水蒸气,跑到外面形成的水珠。方法:将杯子盖盖儿,看杯壁外是否还会产生水珠。结论:盖盖儿后杯壁外依旧产生水珠,排除假设二。2 .聚焦、实验探究第三种假设(1)如何证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水珠?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方法。教师介绍数字电子天平,演示实验。学生得出结论。【设计意图】杯壁外的水珠从哪里来?学生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了三种假设,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选择,经过探究后排除了前两种假设,将本课的探究重点集中在了第三种假设上。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证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水珠?这是本课的难点。普通的电子秤无法测量精确的数据,所以,课堂采用了数字电子天平进行称重,把不可见的事物通过数据将其可视化,突破本课难点。(2)探究水珠的形成条件提问: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可能是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水珠。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水蒸气能变成水珠呢?学生推理猜测。提问:我这有三种杯子,分别装着冰、常温水、热水,你猜猜哪种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如果冷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说明什么?学生进行探究。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水蒸气受冷才会变成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