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内容组织及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内容组织及教学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换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一“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内容组织及教学建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之后的2023年修订版(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都有“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国家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为何要设置这样一个学习任务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跨文化专题研讨”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实施?随着课程变革的逐步深入和高考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并尝试作出慎重的解答。一阅读高中新课标,会发现其中一个不难理解的课程逻辑链条:国家课程意志必须分解成学科课程使命,学科课程应基于学科性质的课程理念,学科课
2、程理念要转化成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目标由学科课程结构保障,学科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内容充实,课程内容由学校一线实践,一线实践要依据课标要求实现国家学科课程期待。这是一个学理严密的课程逻辑链条,这个链条在课程理念之后、课程目标之前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高中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界定让我们明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语文课程理念的具体化解释,更是国家期待课程育人的学科阐释。正因为如此,高中新课标在随后的“课程目标”表述中开宗明义:“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
3、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个表述有两层意思,其一,课程目标是为了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设置的;其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标志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理念的落实,而且标志着语文课程育人根本任务的完成。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一一语文学科课程目标是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在内的国家学科课程意志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由课程结构保障的,高中新课标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作了具体安排(略)。对此课程结构的解读有不少文献可供参考,这里不再赘述。我
4、们只关注这个框架结构选修部分的“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内容。通过上述逻辑链条可知,设置这一选修内容的依据在“课程目标”第11条: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再溯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课程目标”第11条的源头。如此,我们就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来源线路,即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一“课程目标”第11条一选修“跨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交代“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来路,目的是想说清楚高中语文十八个学习任
5、务群中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学习任务群,这个任务群承载的课程使命是什么,它在整个课程框架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课程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尽管任何一个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实际上都是在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不同学习任务群指向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要求还是有明显差异性的。在教学一线,不少教师仍然不是依据课标教学,而是根据经验教学,如果不清楚“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来源和承担的使命,就容易根据教学既有经验处理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内容放在课程标准的整个结构中作梳理性解释,有实际的课程实践意义。以上只是“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来源之一,我们称其为目标来源。它还
6、有一个隐性的课程内容基础来源。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阶段,“跨文化”的学习其实已经存在,必修课程的七个学习任务群中的每一个,在理论上都有可能是“跨文化”学习,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可能读了一本外国名著,“当代文化参与”可能接触到异域流行的当代文化现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可能涉及世界资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所用语料、材料可能来自译文,“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同样都可能让学生接触学习到外国作品。这种接触与学习都是基础性的,虽然不会让学生系统地去理解思考相关跨文化的内容,但是可以为选修阶段的课程学习作好铺垫。在选择性必修阶段,专设了“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
7、,这不仅是明确、直接的“跨文化”学习,而且是有选择地集中“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虽然没有到“专题研讨”的地步,但学习的方向集中而且明确,比必修阶段零散、偶然的接触进了一步,学生学习异域文化的层级水平上升了一个等级。另外,选择性必修阶段的其他学习任务群也可能有“跨文化”的接触,比如“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等。与课程目标来源相比,这个课程内容来源是阶梯式层级递进的,到选修课程阶段,“跨文化”学习就是“专题”式“研讨”了,不再是零散、偶然的接触,也不再是有选择的集中“研习”。二在理解了“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存在的缘由和设置的路径后,紧接着需要弄清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内涵,
8、这个任务群要具体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因为这关涉到“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组织以及可能的组织形式。高中新课标中,“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总体表述是:“深入研讨外国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若干专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理解力。”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设定中,又作了如下规定:(1)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2)选读一本外国文学理论名著,了解世界文学批评中某一流派的基本主张和文学解读方法;或者选读一本研究中外文学
9、或文化比较的著作,尝试运用其中的观点研读以前读过的作品。(3)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跨文化专题研究,在中外文化的比较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从以上“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总体表述与具体规定来看,这一任务群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三类:一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二是外国文学理论著作、中外文学或文化比较著作;三是跨文化的专题研究。其中,学习内容(2)是选择性学习;学习内容(3)“选择合适的内容”,意味着可以话题或主题进行跨文化的专题学习。高中新课标对这些学习内容需要实现的目标也作了明确界定。学习内容(1)要实现的目
10、标是增进两个理解,一是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的理解,二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学习内容(2)要实现的两个目标择其一就可以,一是了解世界文学批评中某一流派的基本主张和文学解读方法;二是运用中外文学或文化比较中的观点去研讨以前读过的作品,目标似乎更强调学习行为,但其实是强调观点的运用。学习内容(3)要实现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跨文化专题研讨”设定的这些学习内容和提出的目标要求,需要一线实践者在领会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按照课标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果简单组织,学习内容(1)可由选文组成,内容(2)可选择合适的著作,内容(
11、3)可组织专题(话题、主题)实践研讨。如果结合教学实际仔细思考,三种学习内容也可都由具体的文选作品组成。内容(1)和内容(2)由文选作品组成容易理解,为什么学习内容(3)也用选文组织?因为“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跨文化专题研究”这样的表述中,“已有的阅读经验”既可以是已然的能力,也可以是已然的作品,更可以是用已经形成的能力去研讨已经学习过的作品或者没有学习过的作品,只是研讨的“话题”或“主题”必须是“跨文化”的。出于完整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满足地方高中生学习需求的考虑,江苏的语文教研团队针对学习任务群13至学习任务群18的学习内容与目标要求,研制了相关学习资源,“跨文化专题研讨”
12、是其中之一。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与目标要求用六个单元呈现,具体参阅下表:单元名称类别篇目内容学习目标第一单元觉醒的声音文学1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莎士比亚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塞万提斯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海因里希伯尔*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普希金*啊,法兰西之星!/惠特曼高中新课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目标(1X2X3)第二单元世间棱镜文学3 .项链/莫泊桑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肖洛霍夫4 .苦恼/契诃夫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一碗阳春面/栗良平高中新课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目标(1X2X3)第三单元交叉小径的花园文学5 .墙上的斑点/伍尔夫交叉小径的花园僧尔赫斯*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
13、瑰花/福克纳6 .七湖诗章/庞德波罗的海(节选)/特朗斯特罗姆高中新课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目标(1X2X3)第四单元金刚钻的多个截面文学理论7 .歌德谈话录两则戊克曼8 .轻(节选)/伊塔洛卡尔维诺高中新课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目标(1X2)第五单元思想的苇草思想哲学9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康德10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I1*轴心时代/卡尔雅斯贝斯高中新课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目标(1X2X3)第六单元异域之眼文化科技艺术12 .北欧神话/茅盾*印度神话/杨怡爽13 .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摩约瑟*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乔治萨顿14.
14、不可以有第九交响曲/诺曼莱布雷希特*莱奥纳多达芬奇:人品与学问/傅雷高中新课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目标(1X2X3)上表的六个单元,有三个文学单元,一个文学理论单元,一个思想哲学单元,一个文化科技艺术单元。文学单元、思想哲学单元对应的是“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1),要实现学习目标(I)(2)(3);这部分的选文组织不仅考虑了时代、地域、国家、民族因素,而且考虑了文学自身的类别及流派,所选作品无不由某种文化所造就又成为独特的人类文化结晶,是学生领略异域文化风情的绝佳路径,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大有裨益。文学理论单元对应的是“跨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学习内容(2),要实现学习目标
15、(1)(2);这部分选文虽是对话和演讲,但说的都是艺术创作规律和文学观念,其实就是文学批评。文化科技艺术单元对应的是“跨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学习内容(3),要实现学习目标(1)(2)(3);这部分的内容组织,是用学生“已经形成的能力”去以“专题”的方式关注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在学习内容组织形式上,上述“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设计采取了灵活的方式,对冲了一些可能在实践中产生的困难。例如对学习内容(3)的组织形式,就没有设计成无选文的实践活动单元,还是组织了“选文+专题(主题、话题)”讨论的形式,从神话、科技、艺术三个方面,选编了一组中外文化相互交融的作品供学生阅读研讨,让学生能够明白
16、借鉴与交融不仅不会影响文化的独特性,反而会结出新鲜的文化果实,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开放、包容、自信的文化心态。例如,第二单元课后“思考与探究”中的第3题:“一碗阳春面中的社群文化向我们传递着友好、和善以及向上的力量。请举例说明并分析这种社群文化形成的可能原因。”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研讨”的第3题:“联系读过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理论,以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为题,开一次班级研讨会。”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研讨”的第3题:“帕斯卡尔、康德、罗素、马丁路德金、雅斯贝斯的思考是人类在文艺复兴之后不同时期的文明成果,展现了思想者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持续追问。今天,人类文明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你觉得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你有怎样的思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