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文化在中华武学文化中的地位——卢飞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武文化在中华武学文化中的地位——卢飞宏.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精武文化在中华武学文化中的地位(摘自中国精武文化探索研究之七)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近代历史沧桑巨变的重大转折期,上海更是风云激荡。那时为了抗御外侮、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国人急切地探索着一切可能的救国道路,社会上各式新思潮此起彼伏。“体育”,这一当时国人还十分新鲜的概念也被引入中国。“弱民无强国,强种以强国”是近代体育在中国二十世纪之初所肩负的使命,此时期,“强国强种”、“尚武救国”等一些先进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影响是巨大的。霍元甲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满目疮痍之际,决心练武强身救国,开办“精武体操学校”,并创衍出一套精妙的拳术“迷踪艺”,倡导武林新风,让外国武者闻风丧胆,洗刷列强给中国人
2、强加的“东亚病夫”的耻辱。他以中华武术精神抵御外国势力,捍卫了民族尊严,彰显了凛然正气。精武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凝炼与升华,它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积贫积弱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武术文化,在中华武学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武术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中国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中华民族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思想和文化。中国武术,崇尚武德,对习武之人的自我修养有深刻的要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神内涵。精武武术第一次将武德的第一要素定为爱国,大大拓展了传统武术武德的境界。同时打破了传统武术门派藩篱,综合中国各派武术之精粹,吸取了适合国人健身的西方竞技
3、体育的元素,使中西体育文化相融合,形成一个具有群众性、广泛性、普及性、多元化的武术文化和强身健体格局。霍元甲“张园比武”与创立精武体操学校与同盟会革命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纵然有其幕后操作支持的背景,以华夏人口之广大,南北武术门派之众多,中国竟找不到第二人可以担当角色。纵观清末民初,虽然公开擂台击败国外高手的中国武术名家有很多,但几乎见不到像霍元甲一样中华武士慷慨英勇的形象,霍元甲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强调以武术为载体,以武德为皈依的精武理念,变革了传统武术的旧式传授方法,融入现代教育体育思想和理念。摒弃门户之见,熔各派于一炉,开创各派
4、武术各扬其长,取长补短,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精武文化有利于完善中华武术思想文化理论体系与功夫体系,促进武术理论的纵深发展。精武会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以及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武术体育团体,它的发展在背后得到了国民政府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精武体育会将中国武术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树立了新风向,走出了新路径,开创了新局面,它在我国近代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之后中国武术发展影响深远。爱国主义是精武精神的内核,其文化的特质植根于精武人的血脉,其精神永远激励当代精武人践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精武体育秉承霍元甲的容人间豪气于一体,聚仁人志士于一堂,融武侠精神于一炉,在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拥戴下,逐步升华
5、为捍卫民族尊严的一种精神。在西洋大力士嘲讽中国的时候,霍元甲义愤填膺,坚决迎接挑战擂台比武,不计个人荣辱得失,而是要为中国争一口气。霍元甲用他的实力和精神证明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他的传奇故事,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为国抗争。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各地精武体育会在抵御外来挑衅,抵制日益猖獗的鸦片毒害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精武体育会所追求的目标与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目标相契合,这也是精武体育会立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与群众基础。精武体育会能够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克服重重困难,得到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顺应了时代社会政治和民众的强烈需求,依照“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锻造强毅之国民”的主旨
6、,强调要以“体育、德育、智育”“三育”修身,强国强体,振兴中华。精武体育会担负着强国强种、御侮图存的使命与责任,充分发挥武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国人的热烈响应。上海精武体育会具有“包容和谐”、“海纳百川”的气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武艺与西方体育的概念和内容有机结合、学习、融合,然后不断超越,形成新的体育思想和文化形态。精武体育是中国许多现代体育项目产生发展的重要母体,如游泳、射箭、田径等一大批体育项目均发韧于精武体育,它对于现代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在促进中国武术乃至中国体育与世界体育融合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精武武术,历经百年,走向世界,为弘扬中华武术开启了
7、新篇章,其衍生的精武文化超越种族、地域和国界,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精武体育会无论是对会内成员亦或是会外民众,从精武会创立伊始,便号召人们走体育救国、振兴中华之路。精武精神乃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将武术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联系在一起,将“强国强种”作为追求的目标,所追求的最高道义,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层面。面对精武会创立的历史背景,昭示民族只有自立自强,国家才能有希望。因此,精武体育会倡导,以“爱国”为本,将民族大义置业于首要地位,在这个框架之下,国人通过强健体魄、练武修身,行匡扶正义,报效国家。精者,砥砺也,一者,贯通也。“
8、精武”之名,取自“乃武乃文,惟精惟一”。“惟精惟一”四个字,出自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又如道德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此中无不昭示人们要坚守“惟精唯一”之道,只有明诚至道,方可大成。精武体育既海纳百川,又专注极致。武术只有融汇百家,克服门户、古今中外之见,有实事求是之精神,研精覃思,才能获得高强的本领,才能使武术达到高明的境界。一百多年来,精武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精神和文化。霍元甲生活在一个门户观念极强的年代,传统武术道德观念和民间习俗对他的武术生涯影响很深,但他能够冲破门派
9、的束缚,敢于向传统陋习挑战,打破“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同时以少有的开放性观念,面对天下各派武术,兼收各家之长,消除门户之见,并以精武体育会为展示平台向外推广,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武术,充分体现出他的先进思想和独到之处。精武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最需要提倡的一种民族精神,也是国家民族和民众的迫切要求。创办精武体操学校之时,时局动荡,朝廷腐烂,民众懦弱,面对缺乏斗志,麻木沉睡的国人,推崇“人人习武,强国强种”的主张,这是霍元甲精武精神的最精华部分。他的这种关于尚武强身、强国强种、抵御外侮的思想,给国人的精神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激励了国民斗志。霍元甲思想开放,胸怀远大,他首先提出向外姓传授霍家武艺,刘
10、振声就是他第一下外姓弟子。他能够超越门户之见,以及家族内外之争,不局限于自家门派,兼收并蓄,综合创新,形成具有很强实战性的“迷踪艺”。他极具民族气节,富有正义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浩然之气与大丈夫气概。一代大侠霍元甲,名气四海,名垂千秋,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和精神的象征。一代代精武人,辛勤耕耘,励精图治,秉承霍公遗志,延续“爱国、尚武、修身、正义、助人”之精神,使精武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武术是中国的精魂,千百年来,被视为强身健体、伸张正义民族文化的象征。崇文尚武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创造力的体现,是国家以及民族兴旺发达强盛的文明标志和精神支柱。精武体
11、育是崇文尚武的典范,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武术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都有着很大的作用。纵观津门大侠霍元甲的一生,出身寒微却怀以武术救国之心,深陷乱世却不忘端身正义,历经磨砺而不坠青云之志。他所创立的精武会,是中国武术历史上影响广泛的民间团体组织,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民族武术事业,传承着中华武术文化遗产,他的精神是中华武术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霍元甲作为清末时期的武术大师,以他的侠肝义胆、浩然正气和高超的功夫,震慑了西洋大力士,真实地击败了日本柔道会高手,给当时国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对民众的思想和精神带来了很大的激励和影响。他亲手创办的精武体操会虽然无法改变国家,也无法做到全民习武,但却实
12、实在在的打破了武术门户之见,让一大批人有机会学习到真正的武术,对促进近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中国先人的一种技击生存之“道”,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的文化内涵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宗教、兵学、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各种领域,蕴含其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是“根”,而武术文化则是其一个分支,是
13、一个“子系统”。武术文化的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其深刻烙印是武术具有生命力的保证和文化源泉。精武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与民族救亡图存运动密切相连,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精神内涵。它融汇了传统武术的精髓与西方体育之长,继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基因,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与和谐性。鉴于传统武术存在派别彼此轻视、好勇斗狠的陋习,精武体育会从一诞生起,就倡导我之拳头不许加在同胞身上之口号,消除门户之见,融合众家之长,为复兴、推广、发展中华武术不遗余力,影响所及,万众风从。现代社会武术的职能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霍元甲武术思想理念进行不断改革创新
14、,使武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并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更好地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精武精神诞生于一个局势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它的出现唤起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与荣誉感,为推动武术发展传播,振兴民族精神作出了巨大贡献。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它源自于古代的武侠文化,是一种充满正义、勇气、信义、担当、重信守礼、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等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我们新时代需要弘扬的精神理念之一。我们不仅仅要有勇气和思想,还需要有诚信,有正义,有担当,有责任,有使命,这也就是侠义的精神之所在。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侠义精神,积极投入社会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1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在二十一世纪,虽说武术已经早已退出战争舞台,但是它所具有的侠义精神不可消退,这对传承中国武术精神有着重要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冷漠无异于自暴自弃。我们要高度警惕,决不让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惨败的历史悲剧重演,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惨痛一页,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激发力量,奋发图强,以待不虞,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文化的兴衰,人类前途命运取决于文化的导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以霍元甲精武精神为代表的中国武术文化,这对于完善国民的道德修养,培养国民优良品质和意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体育强国与武术振兴战略,都有着重要的
16、现实意义。武术文化传承对于国人道德与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精神修养却日益淡化,道德滑坡,很多人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淡薄,精神颓废堕落,汉奸文化抬头,崇洋媚外之风盛。所以,应迫切需要加强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振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武术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易乾卦篆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危害自然与社会的行为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武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扬光大。中华武脉历久弥新,尚武精神绵延不绝。在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振兴”的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弘扬尚武精神,积极探索武术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精武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融合。这对于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地武术文化交流与发展,进而不断扩大精武精神和中华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以及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