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赏析以及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赏析以及发展历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但为君故,沈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契阔谈心念旧恩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评:本篇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及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独运匠心,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四句一韵,由八韵组成。前两韵写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以及求贤不得的忧思。第三、四、五韵表现了诗人延揽人才,思慕贤士的迫切心情。第六韵写他亲自到田间慰问将士
2、,表明他对延揽人才的态度。第七韵借景写情,表明诗人的忧思所在。第八韵引用典故,进一步表明他要人才贤士向他归心、助他完成大业的态度。2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评:这首四言诗借诗人曹操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3、。后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诗歌以雄健的比例,生动饱满的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大海那吞吐日月的气魄,也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写照。3 .燕歌行(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悚悚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评: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诗歌
4、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o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3.七哀诗(王粲)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遒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评:王粲的七哀诗今存三首,不是一时之作,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概括在交待当时的局势。“乱无象”正是军阀横暴,民
5、不聊生的概括。这四句,写作者在混乱局势下,无可奈何被迫迁移。接着诗人选择了一个饥妇人由于万般无奈,只好弃子逃难的场面。诗人在这惨绝人寰的饥妇弃子的事实面前竟因毫无解救办法,也只好一去了之。诗最后写作者登上霸陵,回头遥望长安,伤心感叹。本诗运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谴责军阀作舌1,在结尾四句点明了同情人民痛苦,希望国家安定的进步思想。补充赠从弟其二名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5,咏怀诗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评: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首联作者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产生的忧思,他以琴声来
6、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颔联颈联写景,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尾联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6 .赠秀才入军第十四章(嵇康)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稀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评: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
7、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最后诗人用庄子中“匠石斫垩”的典故来表达白己对嵇喜从军远去的惋惜心情。此诗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二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妙句。它以凝练的语言传写出高士飘然出世、心游物外的风神,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哲理境界。7 .咏史其二咏史郁郁涧底松(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评: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
8、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平现象。“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金张藉旧业”四句,使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8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
9、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评:全诗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喻,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对仗亦十分自然,读者不仅能从诗中看到乡村的田园、房舍、榆柳、桃李、闻到狗吠和鸡啼,而且能看到一位洒脱诗人对着这宁静的田园景物,在吟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声。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
10、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9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评:本诗首联,颔联交代了劳作的地点、时间。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尾联点明主旨:劳作的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
11、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10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评: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
12、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11 .西洲曲(出于杂曲歌辞)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I,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评: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
13、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12 .登池上楼(谢灵运南朝宋)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痫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
14、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评: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他出任永嘉大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潜藏的虬那样安然退隐,又不可能像高飞的鸿那样声震四方。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气氛渐渐降到最低点。第二层写他在病中临窗远眺,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情绪渐渐转向开朗欣喜的暖色调。第三层写他的思归之情。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最后两句将诗的情绪便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全诗运用比兴、直抒胸
15、臆、以景写情等方式,以登池上楼为中心,抒发了种种复杂的情绪。13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跳躅不敢言。评:本诗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愈加透露出那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诗的结尾,才吐出真情。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
16、,而又明白晓畅,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使读者心领神会。14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蹬(火言火又)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评:全诗分三层。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刻画愤激的神态,叙说愤激的内容,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中间六句是个转折。抛开志向,归家休息。适当铺写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跟前述官场生活的苦厄与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结末两句又一跃而为牢骚愁怨的迸发。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一一,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现象,而是自古皆然。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