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工作方案一、成长营的定位及目标定位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本着“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的原则,以“场馆课程”为主要研究项目,着重研究“场馆课程开发与实施一一成事”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一成人”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索场馆课程“新的内涵”,搭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新的脚手架”,使场馆课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充满智慧挑战和生命活力的一段生命历程。“成长营”为热爱综合实践活动、乐于研究的老师提供学习研讨和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它既是智慧的聚集地和催生源,又是名师的工作站和孵化室。目标1进行场馆课程顶层设计和推进运行场馆课程保障机制:(1)明晰场馆课程的内涵以及价值,形成对场馆课程、课程资源、场馆
2、学习的正确认识。(2)形成场馆课程资源库。顶层设计区域内场馆课程,架构以“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社会服务、设计制作”为四大板块的课程框架体系。(3)形成场馆课程框架体系和课程框架实施策略。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的能力,形成指导范式。(4)研发学生玩转场馆的学习手册等(5)从课程、学生、教师、场馆四个板块构建场馆课程评价体系。(6)建立区域内场馆课程的共享共建机制。2 .指导新北区区域内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玩转区域内场馆,在课程的深度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敬畏自然、传承传统、习得技能、对接未来等品质。3 .建立课程专家、成长营成员和一线教师合作研究的工作机制,提升成长营成员场馆课程开发、指导“新的
3、基本功”,以及自身专业发展“新的脚手架”,并通过他们辐射成长营研究成果,引领场馆课程有序推进。二、教师培养成长营成员情况分析:根据新北区教育局的要求和新北区名教师成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申报、学校同意、导师审核、组织批准程序,选拔确定17名教师为研修对象,具体条件如下:(1)有区市级级骨干教师专业称号。(2)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强,具有肯坚持、重实践、善合作的个性品质。(3)热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机智和教学能力,乐于承担和较好地完成成长营分配的各项工作。成长营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1 .发展目标。成长营成员(含领衔人)在场馆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逐步形成“
4、场馆课程”的资源敏感和教学机智,不断提高课程实时指导的能力水平与生命自觉。通过三年研究,成长营成员在市、区优秀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有相应的提升,或在省、市、区教学竞赛、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2 .工作目标。申报省市级项目,创建成长营网站,依托网络推进研究、实施指导、共享资源,放大项目研窕的过程价值。项目完成前系统梳理研窕成果,编写并出版玩转新北一一基于场馆课程建设的实践(书名暂定)。本项目争取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成长营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1确立一个宗旨: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3 .依托两个平台:一
5、是教师日常研究平台;二是成长营研究平台。4 .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研究内容上与成员的兴趣和特长相结合;二是研究方式上与成员所在年段和区域相结合;三是研究思路上与成员所在学校、区域场馆相结合。5 .落实四个措施: 一是形成研究链:通过“自主申报选定单元(整体策划)一一独立研读自主设计(个体行动)一一网上对话完善方案(群体研讨)一一现场研讨重建生成(智慧提升)一一创新移植辐射引领(转化超越)”的研究链展开研究。 二是构建研究群:构建由“导师团前沿引领一顾问团实践引领一项目团日常推进一f合作团相互切磋”的立体多元研究群,确保研究向着目标不断推进。 三是拓展学习维。采用“围绕主题自主学习一一凝练场馆资源
6、一一课程内容开发一一课堂实践指导一一实施策略跟踪一一反思重建深化”的“研读结合”方式推进“读书漂流”活动,通过“每月一主题、每次一交流、每人一主持”的“三个一”活动的推进,提升成长营成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 四是推进新机制。成长营将采用“学习漂流制”、“任务驱动制”、“前移后续制”、“网络交流制”、“异校重建制”等研究机制,营造“博阅雅读分享思辨合作共赢”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成员“在思考中言说、在言说中思考”的现场学习力和反思力。三、项目内容研究(一)背景与价值场馆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保存和传承人类历史文化,普及自然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公共机构,不仅包括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美术馆等在
7、内的具有封闭结构的场所,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历史遗址、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相关的露天开放场所。场馆因其本身丰富的资源,能够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面向实物的学习机会,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珍贵的课程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物质与环境支撑,为沟通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国内外对于场馆课程的研究1在国外,场馆课程早已受到重视,英美国家早在19世纪就兴起了博物馆与学校的互动合作开发课程。到了20世纪由于博物馆专业组织和学术单位的相继成立,又经馆校合作的研究、倡导和推广,使得博物馆为学校提供服务、建立馆内教育部门、发展与学校的伙伴关系、馆校合作计划等都渐
8、渐发展起来。2.在国内,上海己逐步推进场馆的研学,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场馆,利用场馆课程资源的直观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南京拉萨路小学利用学程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场馆课程资源的实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区域内场馆资源的初认识新北区有许多场馆:博物馆、体育馆、大剧院、科技馆、海洋馆、春江镇有新龙生态林、孟河孟河医派四大馆、高铁公园等等;对于区域内各个学校来说,有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场馆,比如说春江小学有非遗馆、新华小学有少年科学院、新桥小学有星星馆,坪塘小学有长江文化馆等。具体来说:1校外场馆区域的具体情况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和前期对场馆的调研,对场馆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历史文物类一一
9、博物馆、历史遗迹等;现代科技类一一科技馆等;主题文化类一一孟河四大医派等;休闲娱乐类一一新龙生态林、小黄山风景区。我们通过前期考察,梳理出新北区是一个场馆资源的分布表。表一:场馆分类具体所在区域历史文物类常州博物馆市政府旁现代科技类常州规划饰市政府旁名人故居类丁甘仁故居孟河费伯雄故居孟河悻代英故居孟河汤友常纪念馆流河主题文化类农耕馆西夏墅东南村现代农业基地西夏皇齐梁文化万绥春江民俗文化公园百丈斧劈石公园孟河自然风景类新龙生态林春江小黄山风景区孟河高铁生态公园新桥新龙湖音乐公园新桥齐梁生态园孟河田妈妈生态园春江常州恐龙园2.校内特色场馆新北区许多学校注重文化特色的建设,建设了许多特色场馆。表二:
10、场馆名称所在学校非遗馆、地球村春江小学长江馆坪塘小学汽模馆孟河实验小学成语课程基地奔牛高中绿色智慧校园飞龙小学中药馆孟河中心小学悻代英纪念馆小河中学少年科学院新华小学然而在新北区十多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过程中,更多的学校是依托传统节日、学科整合、学校特色项目来整体构建课程体系,而对于身边的许多对场馆课程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这是很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从场馆这个维度出发,存在着有三大问题:有场馆没有适合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课程;有课程但是没有场馆资源来依托实施;无论是校内场馆还是校外场馆,都没有在区域层面实现共建共享,场馆空置、资源浪费。校际间场馆依旧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区域层面的
11、开放、互通。我们的思考不同类型的场馆为学生的“玩”和“学”提供了一个非正式的学习环境,这种非正式环境的场馆学习对激发学生兴趣与学习动机、理解先前知识、触摸自然,体验劳动、在学习过程积极反思学习、参与互动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场馆中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革新。场馆运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为学生的自由探究提供生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在“游”“学”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和丰富体验,巩固和更新学校教育成果,发挥场馆教育作为沟通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二)研究目标1 .总目标进行场馆课程顶层设计和运行场馆课程保障机制。2 .分目标(1)明晰场馆课程的内涵以及价值,形成对场馆课程、课程资源、场馆
12、学习的正确认识。(2)形成场馆课程资源库。顶层设计区域内场馆课程,架构以“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社会服务、设计制作”为四大板块的课程框架体系。(3)形成场馆课程框架体系和课程框架实施策略。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的能力,形成指导范式。(4)研发学生玩转场馆的学习手册等,指导新北区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玩转区域内场馆,在课程的深度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敬畏自然、传承传统、习得技能、对接未来的品质。(5)从课程、学生、教师、场馆四个板块构建场馆课程评价体系。(6)建立区域内场馆课程的共享共建机制。(三)研究内容1 .场馆课程分类规划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框架体系。场馆课程研究流程图分四步推进:成立项
13、目组、设计课程、安排课程内容、设计活动方案的流程,来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第一步:成立项目组,主要是围绕学习理论,场馆踩点,分析特质这三方面对场馆、场馆资源、场馆课程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第二步:对课程进行整体的设计:形成以四大活动方式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梳理组内教师的特点,依据教师的特点合理安排适合的主题来开发、实施课程;制定人员分工表,确保每一类的课程有比较完善的体系。第三步:为让课程内容的落实到位,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安排:专业层面,邀请相关的专家和场馆能源来对学生对老师进行以“场馆”为主题的讲座,让教师和学生对场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实践层面,通过参观场馆、调查采访、操作体验、成果分享等方式,
14、丰富学生的认知与体验;支持层面,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意设计,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其次,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问题解决有方法的支撑。最后对学生出行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安全、确保探究活动有序。第四步,设计活动方案:设计每一次活动的室内指导课教案,课件,让老师指导有参考有抓手;设计学生手册。从活动的准备,学习任务单,评价的方式,三个方面来对学生手册进行设计;设计教师手册,从时间,场馆安排,配班表,注意事项,安全提示来推进每一次场馆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家长手册,从出行、活动路线,问题单,学生研究的方式让家长明白在场馆研究过程中孩子的任务和活动的方式。2 .场馆课程实施推进(1)建立“学情调研
15、机制”助力场馆课程的持续改进。学情调研以改进课程为目的,改进课程以学情调研为基础,两者相互影响,从而使场馆课程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够及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并逐步形成了“调研一改进一反馈(再调研)一再改进”的课程保障机制。(2)增加场馆课程学习内容的丰富度,建立“场馆资源的盘活机制”。借力区局等方面的力量,建立学校与新北区相关场馆(景区)签订合作协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利用各学校的场馆资源,开发或完善课程,开放学校场馆,让更多的学生走进不同的学校,触摸不同的场馆。形成每学期“场馆月”,分年段、分片区走进不同的校园场馆、不同的校外场馆,学习、体验、实践、收获。(3)创新引领教师行为,建立“校本培训机制”。由于学习场景的不断转换,由跨学科团队、跨校区教师共同承担同一个主题的不同分工和组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项目的实践促进课程的研发。(4)课程管理数字化,建立“场馆课程评价机制”。我们将数字化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课程评价作为学校进行课程组织管理的有效手段。在课程评价与管理上,尝试引入数字技术,借助大数据,与第三方共同开发运用APP软件支持课